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76例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死亡外,全部并发症治愈,手术优良率97.2%。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手术中的大手术之一,且大多数是老年患者,由于各重要器官机能的衰退,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在术前作好充分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够获得安全、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积极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帮助病人床上及床下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3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做回顾性总结。结论系统有效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积极地预防术后关节脱位、卧床并发症等,对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机体更好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100例不同分型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63例行人工半髋置换,3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4周患者扶拐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患髋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结论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五种不同类型的50例患者,分别对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几率进行评定。结果手术后,陈旧骨折、鲜骨折、股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以及骨肿瘤五组不同类型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另外,并发症发生几率维持在25%~28.6%之间。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但在今后的应用中,应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以及深入研究,逐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雪峰 《现代保健》2011,(27):31-32
目的评价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仔细进行围手术期治疗的基础上,均平稳度过手术关,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术式。  相似文献   

6.
张雅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86-1886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患者43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康复锻炼等.结果 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其中38例患者术后第4天可下地活动,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为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护理措施,不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9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年随访69例,关节功能评分90~100分43例,80~89分23例,70—79分3例,随访表明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达94%,效果满意。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疗效显著,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好适合的假体,则手术是安全的,手术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李玮 《工企医刊》2005,18(4):68-6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5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机械嵌入固定、骨水泥固定、非骨水泥固定三个阶段,它是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人工全髋关节代替自身的病变髋关节,以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该项手术在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1月期间为2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11月至2016年5月共收治21例22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有21髋施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男1例,女20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6岁,平均55.3岁.单侧20例,双侧1例(该患者双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左髋Perner分型Ⅳ度,但无关节炎性反应状,未行手术).其余均采用北京PLUS公司的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行人全髋关节置换.结果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5年,平均38.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随访Harris评分65~96分,平均89分,患者满意度为96%.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将20例20髋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病例的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的差异。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THA组较常规THA组切口小,围手术期出血量少,引流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而中期结果相似。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后外侧小切口THA可选择性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4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8.3%和90.2% 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行之有效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3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变化进行调查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产生以焦虑、恐惧为代表的心理变化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的康复,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髋关节假体取出膈体置入术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在我科住院的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膈体置入术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保持冲洗引流管通畅,对促进患者临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假体取出膈体置人手术治疗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辉  孔天天  陈国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88-5189,519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总结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等参数由手术前的平均48°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60°.其余各项髋关节的活动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0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均由术前的平均30.39分提高到术后的93.75分,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制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及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效果评定及功能评定进行讨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采用人工生物假体材料置换原有病变的髋关节,从而重建髋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6.
陆晓萍 《工企医刊》2010,23(2):37-38
随着人工关节的发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治疗髋关节疾患。人工全髋关节是应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用以替代已损坏的髋关节,以此改善和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病人长期卧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8年1月~2009年7月完成此项手术28例,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曾艳花 《现代医院》2011,11(3):93-95
目的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术前对12例不同病因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评估,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做好各种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术后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生命体征,实施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明确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行置换术后早期无出现并发症,2~4w出院。结论有效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黎健茗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56-455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通过手术利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与重建病损的髋关节,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改善及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种治疗手段[1]。本文介绍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通过我们认真、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从了解到掌握,循序渐进,无-例发生并发症和人工假体断裂或脱位,从而保证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收治的股骨头坏死病例应用经微创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均为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全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比较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换术患者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4.1%;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的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可增强临床效果和手术质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02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适应性训练,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并早期进行渐进式的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均在术后12~15d出院。随防6个月至3年,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