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其作为晚期NSCLC靶向治疗药物已进入美国NCCN和中国版指南.IPASS[1]研究是肺癌靶向治疗的里程碑,其研究结果显示,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吉非替尼优于化疗,对于优势人群(女性亚裔非吸烟患者),吉非替尼一线治疗优于紫杉醇/卡铂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RCA1表达与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50例,口服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收集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吉非替尼对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BRCA1高表达率为36.00%(18/50),BRCA1高表达组吉非替尼有效率为33.33%(6/18),BRCA1低表达组吉非替尼有效率为68.75%(22/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低表达患者受益比高表达患者明显,BRCA1可以作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表达与吉非替尼治疗表达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关系。方法:纳入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口服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T-PCR检测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的表达情况并收集5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不同预后的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阳性细胞表达及BRCA1mRNA表达水平随着预后的不良而增加;BRCA1高表达率为36.00%,BRCA1高表达组吉非替尼有效率低于BRCA1低表达组(33.33%vs 68.75%,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低表达患者受益比高表达患者明显,BRCA1可以作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燕  ;章明放 《山东医药》2014,(29):101-103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晚期肺癌中缓解率为30%~40%,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针对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陆续上市,这些药物具有针对性强、能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的特点。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阻滞剂吉非替尼,用于治疗化疗失败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但几乎所有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会产生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EGFR的二次突变有关。故EG-FR基因突变对肺癌吉非替尼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成为目前肺癌治疗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肺癌吉非替尼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ⅢA-N2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72例经PET-CT或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证实ⅢA-N2期肺癌患者中筛选出具有EGFR敏感位点突变的可手术患者共6例,接受吉非替尼(250 mg/d)新辅助治疗1月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口服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耐药,坚持长期随访。结果 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月,中位生存期24月。6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亦未给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带来不利。6例患者中5例纵隔转移性淋巴结获得了客观缓解,3例患者原发灶获得客观缓解。术后病理分期证实其中4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获得了TNM降期。结论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未发现围手术期严重不良事件,可降低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值得进一步在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ⅢA-N2肺癌人群中开展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内含子区CA-SSR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的方法对60例接受过吉非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进行分析,确定CA-SSR多态的基因型,统计分析CA-SSR多态性与吉非替尼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患者中短CA重复序列的患者(至少一条等位基因CA重复数≤16)吉非替尼治疗后的临床获益率为85.7%,而长CA重复序列的患者(两条等位基因CA重复数均〉16)治疗后的临床获益率为48.7%,CA-SSR多态性与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均未显示出著性差异。结论外周血DNA EGFR基因第1内含子中CA-SSR多态性可以用于临床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吉非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莉 《山东医药》2009,49(5):25-27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晚期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观察靶向性药物吉非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54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DNA,用PCR—SSCP技术检测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对EGFR基因突变患者进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结果肺癌组织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28例,突变率为51.9%;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和肺腺癌患者。28例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行吉非替尼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为53.6%,病情控制率为92.9%;其生存率1a以上57.1%,2a以上28.6%,3a以上14.3%。结论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具有高度敏感性,以其EGFR基因突变结果为依据对晚期肺癌患者选用靶向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邵强  吴斌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02-1703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例NSCLC患者应用吉非替尼250mg/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将患者分为吉非替尼治疗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治疗控制组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未控制组为疾病进展(PD),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结果 23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2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7例,疾病控制率为70%。生存期Kaplan-Meier曲线示:吉非替尼控制组较未控制组有明显的生存优势。COX回归分析示吉非替尼治疗后病情控制状况是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而非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史。皮疹、腹泻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NSCLC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吉非替尼(gefitinib)自2003年开始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来,已成为肺癌靶向治疗的一种重要药物。国内,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肺癌诊疗指南中,吉非替尼也被列为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可选药物。但间质性肺炎是吉非替尼罕见且可以致命的不良反应,现报道1例肺癌病人口服吉非替尼后致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的分布特征。 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557例肺癌患者,145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随访进展后,采集其外周血10 ml,利用Super-ARMS法检测T790M突变。通过χ2检验,Kaplan-Meier分析,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后T790M突变患者的分布特征。 结果回顾性分析的145例患者,56例一线接受吉非替尼治疗,16例接受厄洛替尼治疗,73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Super-ARMS检测结果显示,一代EGFR-TKIs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的总体发生率为40% (58/145),其中吉非替尼组41.07% (23/56)、厄洛替尼组31.25%(5/16)、埃克替尼组41.10% (30/73)。三组患者之间T790M突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肺腺癌(P=0.0001)及初始EGFR突变为19del(P=0.0014)的患者更易发生T790M突变。T790M阳性患者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的中位PFS(mPFS)分别为:11个月、18个月和12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KI治疗1年、2年后T790M突变率及T790M阳性人群的中位PFS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真实世界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耐药进展后,其血检标本T790M的突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初始突变为19del的患者相较于L858R突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T790M突变。这也进一步预示着NSCLC患者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陈琳  从伟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60-4261
老年人是我国肺癌高发人群,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癌(NSCL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而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风险大,病死率高[1].吉非替尼为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非细胞毒性和特异靶向性作用[2].为降低老年NSCLC患者手术风险,本文就我院老年NSCLC局限性肺切除术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术前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吉非替尼)高度敏感,但对其与标准化疗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吉非替尼)高度敏感,但对其与标准化疗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EGFR基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顺铂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顺铂和吉非替尼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的癌胚抗原(CE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观察组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皮疹、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26例观察组患者中,9例存在EGFR基因TK区突变,出现突变患者的疗效优于无突变患者(P0.05)。结论顺铂和吉非替尼的联合用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出现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吉非替尼可有效治疗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的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18-21号外显子,而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型突变是最常见的两种突变类型,这也是与吉非替尼的疗效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突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极高的肿瘤,吉非替尼(gefitinib)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本文旨在系统评价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2011.06)、万方数据库(2000-2011.06)、CNKI(2000-2011.06)、OVID(2000-2011.06)、Karger Online Jounals(2000-2011.06)。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rn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9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者相比较于非突变者而言,疾病总有效率明显增加(RR=4.42,95%CI:3.49-5.60),疾病控制率明显增加(RR=1.79,95%CI:1.23-2.61),疾病进展率明显降低(RR=0.24,95%CI:0.18-0.32)。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应常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对EGFR突变者推荐一线使用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肿瘤部位的新鲜组织、活检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和细胞学标本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因细胞学标本中肿瘤细胞数量一般较少,需应用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并限于在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血液标本的检测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8.
魏丽娟  王虹  庄蝶微 《山东医药》2010,50(18):50-5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22例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1次/d,直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结果本组中位生存期(MST)为2.5个月,客观缓解率(RR)为5%、疾病控制率(DCR)为50%。其中腺癌患者的DCR为53.8%,非腺癌患者为28.6%,两者比较,P〈0.05;PS评分≤3分者DCR为100.0%,PS评分4分者为9.0%,两者比较,P〈0.05。不良发应为皮疹14例,口腔溃疡10例,稀便9例,肝功能损害2例,经对症处理可耐受。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高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吉非替尼可通过竞争性结合ATP抑制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自身磷酸化,从而阻断下游信号的传递,是针对EGFR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 EGFR-TKI)的代表。但早期实验结果显示,对吉非替尼的内在性耐药在乳腺癌中可能普遍存在。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机制不同,乳腺癌中并未发现EGFR外显子突变。目前认为,乳腺癌耐药机制主要与信号通路间复杂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有关,核EGFR ( nEGFR )可能是乳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的机制之一。现将乳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对既往化学治疗有效的晚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1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经4~6个周期含铂类方案化疗后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中,随机选取2例Ⅳ期肺腺癌患者予以吉非替尼维持治疗,250 mg/次,1次/d,口服.结果 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肿瘤进一步缩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消失.病例1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示转移病灶放射性浓聚程度明显降低.病例2 MRI显示颅内多发转移病灶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KPS评分提高30,症状改善率达100%.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Ⅰ级),不需处理.结论 吉非替尼用于既往化疗显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