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WHO的标准,男女双方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由于男方的原因造成女方不孕称为男性不育,这是男科学中最为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尽管Saidi等总结了来自美国的29篇相关研究报告后认为,美国近60年来的育龄男子精子计数没有显变化,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世界范围的人类精液质量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精子顶体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对精液溶脲脲原体培养阳性的不育男性和其它不明原因不育男性及正常生育男性分别进行了精子明胶膜顶体反应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在精液溶脲脲原体培养阳性的不育男性组中,严重感染者精子顶体反应率比其它不明原因不育组和正常生育男性组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1<0.01,P2<0.01)。电镜观察显示:溶脲脲原体感染者精子膜上有溶脲脲原体颗粒附着,出现精子膜和顶体膜缺损及破坏现象。本实验证实:溶脲脲原体感染可引起精子膜包括顶体膜的破损,精子顶体反应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3.
溶脲脲原体感染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71例不育男性进行了精液UU培养及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的检测(ELISA法)。结果可见,精液培养UU阳性者38人,其中血清AsAb亦阳性者10人,占26.32%;精液培养UU阴性者33人,其中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者2人,占6.06%;两者相比,差别显著(P<0.05)。对不孕女性45例也进行了同样试验,阴道分泌物UU培养阳性者22人,其中血清AsAb阳性者9人,占40.91%;阴道分泌物UU培养阴性者23人,其中血清中AsAb阳性者2人,占8.70%,差别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男女不育者UU感染与血清中AsAb的增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精子核DNA完整性及精液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95例不育症患者的精液用Uu培养液进行解脲脲原体的培养,按WHO的标准,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进行精液各参数的分析,然后通过精子低渗肿胀实验,吖啶橙(AO)荧光染色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和精子核DNA的完整性。结果:Uu阳性40例,Uu阴性55例,Uu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精子核DNA完整性与精子的密度、a+b级精子百分率以及精子的肿胀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同时Uu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精子核DNA完整性与精子的肿胀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438,P=0.014;r=0.438,P=0.01)。结论:Uu感染能够降低精子膜的完整性以及精子核DNA的完整性,这可能是Uu致男性不育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溶脲脲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 91 5位孕妇 ,进行宫颈粘液 UU的液体培养基分离培养检测 ;对其中所产的 6 31例新生儿咽分泌物做 UU分离培养 ,并按婴儿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与未对照组。结果 :感染组 (2 93例 )较对照组 (338例 )的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多。新生儿并发症包括新生儿咽疱疹、新生儿发热、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结膜炎等。结论 :UU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加强孕妇的卫生保健对于降低感染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鼠溶脲脲原体感染与曲细精管微结石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例SD雄性大鼠膀胱内接种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105CCU/ml)。从25例接种动物的睾丸组织中培养出U.U。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得到U.U.特异性DNA片段(460bP)。40例接种动物中,有16例检出膀胱结石,化学分析表明,结石成份为磷酸镁铵(MgNH4PO4·6H2O),矿物学名称为鸟粪石(Struvite)。光镜与电镜观察发现,其中有4例动物的睾丸多数曲细精管管腔内有微结石存在。有微结石处呈现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脱落或消失,有的曲细精管仅剩下界膜。睾丸间质中未发现结石形成。30例对照组大鼠睾丸内未检出U.U,也未发现膀胱、睾丸内结石形成。提示U.U.可导致曲细精管微结石形成并干扰精子发生,因而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四种溶脲脲原体对精子穿卵试验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别用血清型4、9、10、12四种溶脲脲原体按20 ̄40颜色变化单位(CCU)/精子的浓度与正常生育男性精子一同孵育。结果发现,部分感染的精子尾部有绒毛状附着物;血清型4、12溶脲脲原体与精子共同孵育后,精子活率及活力明显下降,血清型9、10溶脲脲原体对精子活率及活力无明显影响。血清型4、9、10、12溶脲脲原体均使精子穿卵值(SPA)明显降低(分别为6.50%、10.45%、9.60%和6.40%),对照组为49.33%。提示溶脲脲原体不仅可能影响精子的活率与活力,而且可影响精卵相互作用乃至融合过程,溶脲脲原体的致病作用与其血清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孕妇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16例妊娠12-37周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和其中109例有孕妇分娩时的羊水进行解脲脲原体DNA检测,同时临床观察216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UU DNA阳性率为43.06%,宫颈阴道UU DNA阳性组对应的羊水UU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平均Apgar评分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低Apgar评分和瘭生儿畸形的发五 相似文献
10.
人脐带血溶脲脲原体培养及其与新生儿体重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女性妊娠过程中泌尿生殖道常见寄生病原体之一.有报道15~33%的新生儿出生时检出U.U.一般认为,U.U.在成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行为,而U.U.由母体传播感染胎儿的途径则比较复杂.而且有关U.U.感染与胎儿体重关系的报道尚不一致.本研究旨在观察U.U经济静脉血传播情况以及U.U.感染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为探索U.U.感染与胎儿发育的关系提供临床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对象选取自1996年9月10日至1997年9月17日在法国巴黎Notre-Dame de Bon Secours医院妇产科正 相似文献
11.
80对不孕症夫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女方输卵管阻塞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80例不孕妇女(不孕组)和63例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对照组)进行UU检测.不孕患者施行同月经周期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结果按输卵管通畅和输卵管阻塞分组.不孕患者丈夫精液同步进行UU培养及检测,精液常规分析并计数白细胞.结果:不孕组UU感染率(42.5%)明显高于对照组(17.4%).不孕组中夫妇双方UU检测均阳性16例,输卵管通畅4例,输卵管阻塞12例;仅男方阳性11例,输卵管通畅为4例,输卵管阻塞7例;仅女方阳性18例,输卵管通畅为7例,输卵管阻塞为11例;夫妇双方均阴性35例,输卵管通畅27例,输卵管阻塞8例.夫妇任何一方UU检测阳性与输卵管通畅度成负相关.丈夫精液UU检测阳性与妻子输卵管通畅度成负相关.精液UU阳性组白细胞计数升高率显著高于UU阴性组;精液检测UU阳性组精液常规异常检出率(51.9%)明显高于阴性组(28.3%).结论:UU可能是引起输卵管阻塞的病原体之一,不孕症男方精液中UU感染能够导致精液常规异常,并与女方输卵管阻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率,分析UU的易感因素。方法:对161例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宫颈管分泌物UU、CT,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UU的易感因素。结果:161例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UU、CT阳性率分别为73.9%、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U的易感因素为:CT阳性(OR=6.393,95%CI2.052~19.916);无避孕或非屏障避孕(OR=5.091,95%CI1.863~15.071);重复流产(OR=3.768,95%CI1.544~14.720)。结论: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UU、CT检出率较以往报道正常体检人群检出率偏高,UU感染与CT阳性、无避孕或非屏障避孕及重复流产有关,有必要在人工流产前进行常规检查,以进行相应诊治。 相似文献
14.
自然流产与巨细胞病毒及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巨细胞病毒(HCMV)、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73例自然流产者(观察组)和69例无自然流产史者(对照组)外周血HCMV-DNA,免疫层析法和分离培养分别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CT和UU。结果:①两组比较,HCMV、CT、UU单独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CMV与CT或(和)UU复合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自然流产次数≥2次者HCMV、CT、UU检出率与只有1次自然流产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HCMV、CT、UU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CMV、CT、UU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有关,尤其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密切。3种病原体感染引起自然流产的风险相似,应同样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溶脲脲原体与人精子膜蛋白交叉反应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研究溶脲脲原体 (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人精子膜之间的交叉反应抗原。方法 :将从不育患者精液中分离、纯化等获取的 UU蛋白质与人精子膜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 ,再将电泳条带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 ,用兔抗人精子膜抗血清及羊抗兔 Ig G- HRP进行 Western blot反应。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 UU中 61 k D、5 0 k D和 2 7k D蛋白质组份与精子膜蛋白具有相似抗原性。结论 :UU与人精子膜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抗原 ,这可能与临床上 UU感染不育患者血清和 /或精液中抗精子抗体 ( As Ab)阳性率明显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父母支原体感染与新生儿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新生儿UU感染的关系,以及新生儿UU感染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于1995年7~12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57例孕妇宫颈管分泌物拭子标本作UU检测,凡阳性者分别取其丈夫尿道分泌物和新生儿鼻咽部分泌物拭子作UU检测。结果:孕妇UU阳性率17.2%;UU阳性孕妇之丈夫及其新生儿UU阳性率分别为66.7%及55.6%;其中仅母亲阳性的新生儿UU阳性2例(2/9),父母UU均阳性者新生儿UU阳性率为72.2%(13/18)(P<0.05)。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UU阳性率分别为70.0%及47.1%,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父母均存在UU感染时,其新生儿UU感染的机会增加;感染途径主要为宫内而不是产道。 相似文献
17.
溶脲脲原体在抗生素临界浓度下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研究溶脲脲原体 (UU)在抗生素临界浓度下的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在 UU最小抑菌浓度 (MIC)的质控范围内 ,选择临床上常用抗生素的高度敏感临界值作为 UU培养基的最终浓度 ,通过代谢抑制法 ,观察 6株临床耐药菌株在这些抗生素临界浓度下生长的情况。结果 :在 4.0μg/ m L的四环素族浓度、0 .5μg/ m L的大环内酯类浓度、2 .0μg/ m L氧氟沙星浓度和 1 .0μg/ m L环丙沙星浓度下 ,这些菌株所显示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与临床实际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 :确立 UU的抗生素高度敏感临界值将有助于简化临床上 UU药敏测试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 和沙眼衣原体(CT) 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30 例早产胎膜早破(PPROM) 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UU 和CT检测,并对分娩后的胎盘和胎膜分别进行UU 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分别选择30 例足月胎膜早破(PROM)和40 例正常孕妇作对照。 结果 PPROM 孕妇宫颈分泌物UU 阳性率(77 %) 明显高于PROM(43 %)(P< 0.05) 和正常组(30 %)( P< 0.01) ;CT 阳性率(53 %) 高于PROM(23 % )( P<0.05)和正常组(10 %)( P<0 .01);UU 和CT 同时感染的阳性率(43 % )高于PROM(13 % )(P< 0.05)及正常组(0 %)(P<0 .01)。胎盘UU 检出率在中、重度绒毛膜羊膜炎中明显增高(71 %)(P<0 .01) 。结论 PPROM 的发生与UU 和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和女性不孕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UU、CT检查的158例不孕妇女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有无感染情况设置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间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UU、CT感染率分别为45.6%、7.6%,病例组上生殖道炎症及输卵管病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U、CT感染与女性不孕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