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采取对手术室护士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职业危害与防护的调查。结果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都会对手术室护士造成职业危害,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做好保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很多,应正确认识其职业危害性,通过总结和分析,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维护自身安全,使其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2.
谈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淑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5-125,128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现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危害,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减轻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自身防护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科技能和心理素质,大大保证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向红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35-337
目的提高县级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提出防护措施,保证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和总结,认识到手术室内存在多种理化因素的危害,也存在工作人员身心因素的危害。结果针对手术室各类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结论县级基层医院手术室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方法充分认识手术室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危害。结果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从而维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室护士工作节奏快、无规律,每天接触大量感染因素及不良环境因素,职业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士职业防护问题,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减少各种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影响,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及防护措施。方法统计手术室内多种理化因素出现的危害性及工作人员身心因素产生的危害性,并制定相应防护措施。结果根据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实施相关防护措施,有效提高职业安全性。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提高防护水平,使得护士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提高护士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秀云  李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99+102-99,102
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在工作中找出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为工作压力、生理危害、有害气体、病毒感染的危害,笔者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保证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目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医院手术室护士是一类处于多种有害因子的环境与各种手术患者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的特殊工作群体,另外还存在着血源性疾病的危害,各种化学剂及医疗仪器的应用给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导致身心疲惫等多种潜在职业危害因素,从而严重地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现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入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护士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威胁着其身心健康。这些职业危害主要来自于心理因素的危害、X射线的危害、化学性因素的危害和生物性因素的危害四个方面。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并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伤害。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调查分析我院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职业危害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结果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使护士身心伤害大大降低。结论应从思想上提高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的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胜任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莉 《淮海医药》2012,(4):366-36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际情况和查阅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诸多因素的危害。结果对手术室常见的几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年资较低的年轻护士,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具,使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最终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对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的学习,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意识,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从而保障了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的安全。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要做到对生物因素、化学因素、X线照射、激光辐射、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的防范,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注意自我身心调节,以健康的身体适应手术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常见危害因素,应强化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提高防护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及自身的心理调节,减轻职业压力,提高工作适应能力,避免或减少各种危害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正>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现在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增高,工作量增大,而且还是高危区,空气污染、生物污染、电离辐射、心理因素等危害手术室护理的因素大量存在,我们通过对手术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防护和改善职业环境,把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护理人员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红平 《北方药学》2011,8(2):114-1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中职业危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对病人及医护人员健康的危害,加强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各种污染和各类放射物质危害下,因此,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水平,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结论:减少或者消除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现代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了高科技技术和新的化学物质,普遍开展的各种手术,给临床实践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此而出现的工作节奏加快,加之明显增加的工作量,致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职业危害因素之中,环境受到化学物质、生物和电离辐射污染,加重了心理负担。为了保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本文提出了该群体的职业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维护广大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少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风险,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方法找出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相关不良因素,严格制定管理制度并督导执行,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防范培训,做好职业安全教育。结果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发生职业暴露率降低,工作主动、乐观、积极向上。结论领导针对职业相关危害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护士自身防范意识,增强护士的机体免疫力,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辛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607-608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之一。手术室护士长期在空气污染、生物污染、电离辐射的环境之中工作,有时会产生负性心理变化,可能危害其身心健康。本文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84-28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观察和资料查阅针对手术室常见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损伤。结论增强手术室护士防范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力求将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