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化疗期间饮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手术方式,术后化疗可以控制可能存在的残存病灶,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全胃切除术后的"无胃"状态,将会导致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与营养代谢紊乱[1].使用化疗药物患者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2.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加之化疗可能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消化道肿瘤患者因疾病本身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这些可能会导致患者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化疗患者成为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此外,医院属于人群相对聚集的区域,人群流动性较大,又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第一位,在我国仍呈现上升趋势。肺癌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和消瘦,化疗时细胞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而降低抗肿瘤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癌症姑息治疗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更高要求,营养支持治疗将成为在化疗过程中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及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在提高肺癌患者化疗耐受性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就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铂类药物抵抗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ei J  Liu BR  Wang YP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161-163
目前,肿瘤的标准化疗仍然是以解剖部位为基础选择化疗药物,但由于肿瘤本身以及患者个体之间异质性的存在,同一部位的肿瘤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及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差异很大。以肿瘤自身药物敏感性为指导开展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成为多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恶性肿瘤的分子亚分类成为可能,以药物敏感相关基因为检测目标的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获得快速发展,使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第42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对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新临床热点和争议问题进行了讨论。大会充分展现了乳腺外科未来的"减法"趋势: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腋窝放疗可能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新的治疗手段;残余肿瘤负荷作为新辅助化疗后的新的疗效评估指标;新辅助化疗患者后续是否可以豁免手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部分乳腺加速放疗替代全乳放疗等。作者对SABCS大会中外科治疗部分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如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往往更容易死亡和复发.化疗能够挽救和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而化疗药物、化疗辅助药物、化疗副反应等却可能引起肿瘤患者血糖的波动,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死亡.因而,化疗应在血糖有效控制下进行.化疗引起血糖异常主要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化疗辅助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等有关.依据美国2003年新版的化疗毒副作用评价体系CTCAE V3.0.严格监测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血糖水平,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高血糖、防护低血糖,使肿瘤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肿瘤化疗.目前,血糖控制理想的肿瘤有乳腺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肺癌、食管癌等,血糖控制较差的肿瘤有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等.本文拟就化疗引起血糖异常的有关因素、可能机制及英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天然抗药性以及化疗药物的严重细胞毒性等原因使肺癌的治疗陷入"瓶颈期",而基于"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理念产生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已引起肿瘤界浓厚的兴趣.2006年7月全面上市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恩度)将可能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一轮热点.现将我科一例恩度联合GC方案化疗治疗肺癌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因其起效快、便于控制血药浓度而成为肿瘤患者化疗的主要给药途径。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静脉输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稍有疏忽即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含吡柔比星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策略的重大进展之一,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新辅助化疗既能使肿瘤缩小,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还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减少远处播散的可能.绝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了降期目的.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对67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是指对非转移性肿瘤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的、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目前已成为乳腺癌治疗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文献报道中对新辅助化疗的描述的角度不同,这种肿瘤治疗的方式又曾分别被称为术前化疗、首次化疗和诱导化疗。在乳腺癌中,其主要目的在于:①对不适用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降低分期,使手术成为可能;②对部分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提高保乳手术的可能性和成功率;③获得早期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整体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辅助化疗可以使部分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降期保腋成为可能。但目前对于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转阴的患者能否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仍然存在争议。新辅助化疗患者如何更加合理的选择腋窝处理方式是临床医师常面对的难题。本文通过梳理相应的临床研究,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局部处理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定量分析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初诊及化疗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淋巴增强因子1(LEF-1)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LEF-1基因在中危AML患者初诊及化疗后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治疗反应及生存等的关系.结果 中危AML患者初诊时LEF-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0.00519(0.00015~0.09207)比0.00101(0.00009~0.0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4.50,P<0.01),化疗后LEF-1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化疗前下降[0.00107(0.00008~0.00744)比0.00519(0.00015~0.09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7.00,P<0.01);完全缓解(CR)患者化疗前LEF-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非CR患者化疗前[0.01108(0.00164~0.09207)比0.00110(0.00015~0.00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00,P<0.01).LEF-1 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AML患者总生存期更长(χ2=4.549,P=0.033).结论 LEF-1可能与中危AML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其肿瘤负荷量及疗效密切相关.LEF-1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评估中危AML患者预后的指标,且可能成为有效治疗AML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局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云生  胡超苏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4):2044-2046
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化综合治疗为主, 方案有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及其不同的组合。同期放化疗(或加辅助化疗)是NCCN指南推荐的治疗方式。鼻咽癌的新辅助化疗虽然对提高总生存作用尚不肯定, 但是其高缓解率及减少远处转移的潜能, 可能使部分患者受益。含有紫杉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靶向药物联合同期化疗亦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化疗不仅限于细胞毒性作用,也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抗原、调节T细胞功能、重构免疫微环境和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等机制激活免疫反应,临床研究支持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系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可能成为二代肿瘤化疗的标准模式。本文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模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鼻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其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 Entrez PubMed和CNKI数据库2001-2007有关鼻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文章,检索词为"鼻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放疗和化疗",排除个案报道、重复研究类文章。共收集分析文献28篇。结果:NK/T细胞淋巴瘤在WHO新分类中被命名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和鼻型",亚洲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单纯化疗特别是含蒽环类的常规化疗方案疗效较差,非蒽环类化疗方案的结果具有显著优势。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优于单纯化疗。结论:ⅠE/ⅡE期患者应首选放疗,化疗可能更适合那些超腔组、非鼻侵袭型或晚期患者。最佳化疗方案可能不是含蒽环类方案,建议考虑非蒽环类方案。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结果要好于单纯化疗,但与单纯放疗相比有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层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已然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主要原因,化疗是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化疗药物的使用,肿瘤细胞会产生耐药性,成为影响化疗效果的主要原因。耐药的产生可能涉及众多机制,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凋亡信号通路受阻、耐药基因的异常表达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存活信号通路在肿瘤化疗耐药中有着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是恶性肿瘤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NF-κB信号通路也可能成为克服恶性肿瘤耐药的有效靶点。本综述简要归纳NF-κB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铂类药物和氟尿嘧啶是食管癌的常用化疗药。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作为肿瘤患者新的治疗平台受到广泛关注并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化疗成为可能。本文阐述了食管癌铂类药物和氟尿嘧啶相关基因在指导个体化化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化疗仍然是许多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P糖蛋白(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对化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纳米载体的运用使抑制或绕过P-gp成为可能。叶酸受体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且叶酸具有稳定性好、无毒性及免疫原性等优势,使得叶酸在纳米载体的修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就叶酸修饰的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在抑制P-gp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肺癌的发病率在常见肿瘤中占首位,非小细胞肺癌已占到肺癌80%左右,且发病率仍在增长。绝大部分患者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经验性化疗方案或不规范的化疗易导致患者耐药性的产生,以至化疗客观有效率低。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问世及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已发现β-tubulinⅢ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预后密切相关,将可能成为指导个体化治疗、预测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根据β-tubulinⅢ基因表达水平、药物敏感情况及以β-tubulinⅢ为介导调控其上下游基因等针对个体化的基因治疗、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将是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肿瘤药物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患者的治疗提供实证帮助。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辅助化疗的16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及可能影响患者化疗依从性的主客观因素,对所得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整体化疗依从性较好,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化疗耐受性、家庭关系、术后康复训练患者的化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婚姻状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付费方式、文化程度、年龄、化疗耐受性、家庭关系、术后康复训练等影响化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对患者依从性贡献程度依次减低。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资料,分析并制定化疗方案,做到精准化及规范化治疗,以提高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