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原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经采用调低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 ,适当加大超滤量 ,合理使用降压药来控制透析相关性高血压和采用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量 ,调整“干体重”,改变透析模式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来预防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结果发现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经合理、准确地处理可以得到控制 ,甚至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及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对我院肾内科行血液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初始和进行综合个体化治疗6个月后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特点及控制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初始较6月后在血白蛋白、透前肌酐、磷、体重增长率、降压药剂量、收缩压、舒张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钠潴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透析不充分也是透析前影响收缩压的危险因素,合理调整透析方案,合理使用降压药,有效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们近年来主张,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 1、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不同程度高血压应分别对待。中度以上高血压应尽早开始治疗,轻度患者可先用非药物治疗,无效后才用降压药。 2、非药物治疗措施。常用的有减肥、控制体重、低钠饮食、戒烟酒、适当体育锻炼,如气功、打太极拳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经一段时间治疗无效,应采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马慧 《大众医学》2020,(3):78-78
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大多数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用药并非随意将两种降压药一起服用,因为不少降压药存在配伍禁忌。联合应用降压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同类的降压药,如果同时吃多种,不但没有降压效果,反而会导致血压不稳。"有关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组合降压药时一定要包含不同的种类。"有一名老先生来找我,他同时吃了5种降压药,但血压就是降不下来,而且  相似文献   

6.
患有高血压病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初次就诊时医生往往只给您吃一种降压药,并请您在1~2周后复诊。复诊时如血压仍较高,医生常再加一种降压药,两药合用,并继续观察。如此往复,用药种类逐渐增加。为将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有的病人甚至要合用3~4种降压药。这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的治疗方法称为降压药的联合使用,有的患者称其为降压药的搭配使用。联合用药是当前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7.
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听医生说过这样的话:“这个降压药是由两种降压药合成的,看着是一片,其实相当于两片。”医生介绍的其实就是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研究表明,单片复方制剂,不但患者服用更方便,而且降压效果更好。什么是单片复方制剂?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降压药合成一片降压药。比如,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如果高血压患者采用这两种药物降压。  相似文献   

8.
王雪 《医药与保健》2007,15(10):22-22
对于降压药什么时间服用效果比较好,一直是高血压患者的困惑,各类报刊对此也是说法不一。其实,服用降压药的时间应该根据药物种类来定,但有一个总的原则是,早晨服降压药疗效比较好。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一般分为三类,一类  相似文献   

9.
老年补液疗法(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为血清钠〈135mmol/L,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国外资料统计,住院病人发生率为1%~1.5%,老年科发生率高达10%~20%。机体主要通过肾脏对水、钠的清除和重吸收来调节血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时低钠血症的形成原因以及低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1例,检测其血钠浓度,对60例正常血钠浓度患者中30例进行限钠不限水以及30例不限钠水治疗,进行治疗2周后观察其血钠浓度,对21例血钠浓度不正常的患者7例进行补钠,7例进行限钠不限水,7例进行限水治疗,2周后观察其血钠浓度;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无低血钠症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钠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相同治疗,21d后观察病况。结果 30例血钠正常患者中进行限钠不限水治疗的有15例出现低钠血症,占50%,30例血钠正常的患者进行不限钠水治疗,3例出现低血钠症,占10%;21例血钠浓度不正常的患者7例进行补钠治疗,6例血钠恢复治疗,占85.71%,7例进行限钠不限水治疗,血钠均未恢复正常,7例进行限水治疗,3例恢复正常血钠,占42.86%。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的形成与限制钠盐摄入、不限制水摄入以及排钠利尿药物的运用有关,且低钠血症可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产生影响,无低钠血症患者经治疗后缓解速度以及情况都比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张美娴 《家庭医生》2021,(10):44-45
降三高 一种降压药吃着吃着,效果渐渐没有那么好了,血压又不迭标了. 这种情况,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经历过.怎么办呢? 去看医生,医生往往会在处方上再加一个药,也就是吃两种降压药.甚至有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才发现高血压,医生就给开了两种降压药. “是药三分毒”,患者嘴上不说,内心却是无尽失落:多一个药,就多一份副作用啊! 不过,心内科张建华医生让大家放宽心,她说,两种降压药一起吃,不仅有1+1>2的效果,还能减轻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今年才38岁,刚被诊断为高血压,医生让我吃氯沙坦氢氯噻嗪片.请问我现在就吃这么好的降压药,以后会不会无药可用呢? 因为担心现在吃“好的”降压药,将来无药可用,所以就希望改为“差一点”的降压药来吃,这是很多患者对降压药理解的常见误区.其实,降压药没有好药和差药的分别.不是越贵、越新的降压药就越好,关键要看患者的高血压适合用哪种降压药.  相似文献   

13.
《健康世界》2008,(4):92-93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只能控制血压,但不能根治。只有少数的1级高血压患者,可以仅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限盐、控制体重、增加活动、限酒、戒烟等)来控制高血压。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之内。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养生》2014,(21):20-22
高血压药物治疗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维持降压时间长、服用方便、价格合理的药物是理想的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应按医嘱有规律地用药,长期有效平稳降压,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建议城市患者每月1次,农村患者每3个月至少1次,全面评估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有较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使得医生在手术前经常面临一个问题,患者手术前是否需要停用降压药?何时停用降压药?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脑出血后出现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原发病症状外,30例患者新出现精神症状和意识改变.36例患者血钠均≤135mmol/L,尿钠均>260mmol/d.9例行中心静脉压(CVP)检测,6例CVP<6mm H2O(1 mm H2O=0.0098 kPa).20例诊断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8例诊断为脑性盐耗损综合征(CSWS),另8例初诊断为SIADH,但经利尿、限水等治疗症状不好转,最终修正诊断为CSWS.20例SIADH患者给予限水、利尿等治疗,16例CSWS患者予水化、补钠治疗,血钠、尿钠均基本恢复正常,除4例仍昏迷外,32例病情均有好转.结论 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特征为低血钠、高尿钠及意识改变.SIADH以限水、利尿治疗为原则,CSWS则以水化、补钠治疗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正刚退休不久的王阿姨患高血压5年余,一直按医嘱规律口服两种降压药。由于她的血压在傍晚至睡前这段时间容易偏高,按照高血压专科医生的建议,她早晨服用一种降压药,晚饭后服用另一种降压药。多年来,王阿姨的病情稳定,收缩压控制在120~130毫米汞柱。可近2周来,王阿姨在夜间21时左右经常出现头晕、心悸,收缩压升高达150毫米汞柱;但持续时间不长,一般1小时后可自行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饮食两高一低降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及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发病因素。很多患者只知服用降压药。其实,除服用药物之外,饮食“两高一低”(即高钙、高钾、低钠)不失为降低血压的治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寿》1998,(6)
中风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预防中风的关键是控制血压。高血压病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压、利尿、镇静等,但若用药不当,治疗操之过急,会引起药源性中风,因此,高血压病患者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1.降压不宜过快。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压来维持,若使用作用较强的降压药或服用降压药量过大,会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脑血管出现供血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淤积形成脑血栓(中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较为平和的降压药,使血压逐渐趋于正常,尤应避免  相似文献   

20.
降压药有利尿剂、扩脉剂、抑制剂和阻滞剂等几种类型,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高血压不向恶性发展,保护患者的心、脑、肾等耙器官,延长了人的工作年限和寿命.降压药功不可没.但作为高血压患者应当知道,药物只是抑制或控制了患者的交感神经或中枢神经,通过利尿、扩脉来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维持血压比较正常,这些药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其"本"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当患者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之后,别以为已经治好病,因为病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在于动脉周围即血管内外的阻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