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22例儿童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我院22例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临床诊断为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15例经病理证实,予手术刮除病灶或病灶加植骨治疗;7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3年,其中2例合并韩-薛-柯病的患儿检查化疗,2例手术病人于2年后复发,予再次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复查X光片病灶愈合良好。结论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片是主要诊断方法,CT和MRI对其诊断帮助不大,治疗上应依据病灶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儿童纵隔肿瘤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纵隔肿瘤的发病特点、病理类型与发生部位及发病年龄的关系,并评价其诊治手段及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1991年1月-2006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并确诊的儿童及青少年纵隔肿瘤85例,并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变量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计算用寿命表法.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纵隔肿瘤与发病部位有一定关系(P=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纵隔肿瘤与发病年龄也有一定关系(P=0.010).85例纵隔肿瘤中,良性肿瘤37例均生存,48例恶性肿瘤患儿总的5 a生存率为52%(25/48例).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影响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不同辅助治疗方式(P=0.061,0.001)、肿瘤部位(P=0.046).Cox回归分析显示,辅助治疗方式为独立预后因素(P=0.010).结论 X线及CT是纵隔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不同病理类型的纵隔肿瘤与发病部位及发病年龄均有一定关系.辅助治疗方式、肿瘤部位均影响患儿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骼生长发育和骨质矿化的关键阶段。儿童青少年骨病可导致骨骼畸形,影响成人期峰值骨量及身高。因此,早期识别并治疗儿童青少年骨病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儿童青少年骨病可分为钙磷代谢障碍相关性骨病和遗传性骨病。该文对常见的钙磷代谢障碍相关性骨病和遗传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影像学特征、检测及治疗进行了总结及评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的病例资料。结果并发肠管坏死16例,睾丸坏死11例。62例治愈,随访2个月,生长发育正常,饮食及大小便正常。3例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发病时间难以确定,早期诊断困难,并发症多,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鼻内镜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治愈18例,好转 5例,无效2例,有效率92%,且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骨髓坏死1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19例小儿骨髓坏死(BMN)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1月住院治疗19例BMN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随访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引起骨髓坏死的原发病15例为恶性疾病,4例为感染所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实验室检查特点,骨髓涂片可见到典型坏死改变。结论恶性肿瘤是骨髓坏死主要原因,对于疑诊患者应及时行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乙脑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丰富乙脑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康复科住院的22例乙脑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特征、临床体征、影像学特征。对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结果临床特征方面:22例乙脑患者除均表现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肢体瘫痪外,其中4例还表现出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方面:22例中21例表现出双侧丘脑受损,具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的4例除双侧丘脑受累外,还有中脑大脑脚受损的影像学证据。结论乙脑除病毒性脑炎常见临床表现外,部分病例表现出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及体征,丘脑及中脑受累是乙脑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Brodie骨脓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年,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发病时症状、体征不典型,炎症指标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因此诊断较困难。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纯药物或者药物-手术联合治疗,大部分患者效果较好。本文从Brodie骨脓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小儿骨科医师在临床中诊治该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卵巢肿瘤的发病特点、病理类型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并评价其诊治手段及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1980年1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并确诊的儿童及青少年卵巢肿瘤患儿187例,并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定性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计算用寿命表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87例卵巢肿瘤中良性56例,恶性119例,交界性12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与患儿发病年龄有一定关系(χ2=12.396,P=0.015).187例卵巢肿瘤中,56例良性肿瘤5 a总生存率为98%,119例恶性肿瘤5 a总生存率为76%,12例交界性肿瘤5 a生存率为8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影响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为肿瘤分期、是否行规范化疗和化疗方案.结论 超声及CT是卵巢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卵巢肿瘤与发病年龄有一定关系.肿瘤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均影响患儿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至2007年住院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儿伴有基础疾病,并且都有发热.肺部感染4例,CT扫描出现新月征或气环征2例.肺外感染2例.半乳甘露聚糖试验1/5患儿阳性.4/6患儿为曲霉菌感染.主要以二性霉素B或二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4/6患儿治愈,1例死亡.结论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免疫抑制是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的重要因素.患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全面考虑进行诊断,曲霉菌感染常见.二性霉素B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