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邢台地区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1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女性,按照1:1匹配选入对照组210例,调查2组人群的一般情况、月经和生育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及饮食情况,分析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因素.结果 影响乳腺癌...  相似文献   

2.
近十余年来,由于放射性体外测定方法的开展,甲状腺功能检查的进展较快,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文结合我们所观察的病例,对血清总甲状腺素(TT_4)测定在甲亢的诊断治疗观察中的价值及意义作初步探讨。病例资料及方法我们对398例作了TT_4测定,其分组及研究方法如下: 分组:(一)正常人组120例:男性44例,女性76例,经询问病史(包括无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史)及体检甲状腺正常,并排除了肝肾疾病。(二)甲亢组130例:本组又分为甲亢未治组91例及甲亢已治组39例,后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时间为1月至2年。(三)非甲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一级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某院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另外选取116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析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且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总结。结果:研究显示,引起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性生活不和谐、乳腺增生史、流产次数过多、卵巢囊肿史等。其中多因素分析可见,卵巢囊肿史(OR=13.349)、流产次数多(OR=2.074)、肝炎病史(OR=13.145)、口服避孕药(OR=9.360)等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年限长、睡眠时间长等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流产次数较多、卵巢囊肿疾病史、肝炎病史、吸烟史及长期胸罩不合适等,因此,需有效地控制乳腺癌,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节育术后引起出血的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计划生育节育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有无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分组:出血组和未出血组,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给予术后阴道出血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出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中有35例术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不良分娩史、感染、多次人工流产史、宫内残留物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是造成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发现,不良分娩史、多次人工流产史以及宫内残留物是造成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的高危因素。通过给予术后阴道出血患者口服避孕药治疗,服用1周后均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结论:需要加强不良分娩史、感染、多次人工流产史、宫内残留物以及内分泌紊乱患者的术后观察,并指导具有上述影响因素患者在术后口服避孕药,从而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5.
郝志梅  田炜  马宇杰 《天津医药》2012,40(10):987-989
目的:了解唐山市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煤炭行业从业人员946例,询问一般情况、个人生活习惯、家族疾病史等,测定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UA检出率为10.7%,HUA组的体质量指数、TG、TC、SBP、DBP高于非HUA组(P<0.05).HUA组中男性、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者所占比例大于非HUA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HUA检出率较高,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唐山市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共946人,询问一般情况、个人生活习惯、家族疾病史等,测定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UA检出率10.7%,HUA组的体质指数、TG、TC、SBP、DBP高于非HUA组(P<0.05)。HUA组中男性、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者所占比例大于非HUA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HUA检出率较高,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性手术方案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82例,根据病史记录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7例,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客观的肿瘤分期评价及位置定位后选择针对性手术并加以新辅助化疗;对照组85例,只依照肿瘤分期及定位给予针对性手术,不给予新辅助化疗。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后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3、5年生存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甲类愈合优于对照组,随访表明试验组1、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案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顾润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231-232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0例,进行产后68周葡萄糖耐量测试,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IGT(糖耐量受损)组和2TDM(2型糖尿病)组在不良生育史、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确诊孕周、胰岛素治疗情况、孕期OGTT检测空腹及1 h血糖水平与NG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在年龄、身高、体质量、孕次、孕期体质量增加、孕期OGTT检测2 h及3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前BMI、胰岛素治疗情况、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生育史、确诊孕周、孕期OGTT检测空腹及1 h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的GDM孕妇应建立档案,定期随诊,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城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月经初潮的提前,生育、哺乳的减少,其发病率仍会继续增长。而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护理措施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及年轻人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住院的男性病人,经过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测定,血压测量、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和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冠心病。无论青年还是老年人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9例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预后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高、低PLR组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2%(77/94)、94.9%(185/195),高、低RDW组乳腺癌患者DFS分别为85.3%(139/163)、97.6%(123/126)。单因素分析显示,生育史、腋窝淋巴结、病理分期、脉管癌栓、PLR、RDW、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是影响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生育史、RDW、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是影响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uminal B型乳腺癌术前RDW测定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DW升高可提示预后不良;无生育史或首次生育年龄≥35岁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兵  包书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51-25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50例健康查体人员资料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生活习惯、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结果中年男性是早发冠心病的易感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基础疾病是其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对高危患者要进行积极干预,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Gail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珠三角广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风险的适用性及其临床效能。方 法 回顾性分析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70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5年前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绝经年龄、足月产次数、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雌激素替代治疗、乳房周期性疼痛、 乳腺癌家族病史、被动吸烟史、乳腺活检情况、种族等资料的差异。应用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测评工具评估5年 乳腺癌发病风险。结果 与乳腺良性增生组相比,乳腺癌组患者年龄偏大,BMI较高,月经初潮年龄延迟、初产年龄 和绝经年龄提前,绝经患者和乳房周期性疼痛患者的比例较高(均P<0.05)。586例患者经Gail模型评估高风险为 247例(42.2%),平均风险值(2.17±0.63)%;低风险者339例(57.8%),平均风险值(1.25±0.36)%。Gail模型预测乳腺 癌患癌风险的敏感度45.4%,特异度65.8%,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33.9%,约登指数0.112。结论 Gail风险 评估模型对珠三角广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评估尚不充分,大范围推广应用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收住的行手术治疗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112例,非三阴型乳腺癌5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相比,三阴型乳腺癌组患者发病年龄小,有家族史比例高,淋巴结检查阳性率离,肿瘤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型乳腺癌组行保乳手术治疗患者转移率显著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患者,而复发翠接近。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轻,有家族史比例高,肿瘤更大;保乳手术治疗后总体预后略差。在其他保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也可选择保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卫娟  刘嘉茵 《江苏医药》2007,33(4):333-335
目的 寻找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有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05年2月~200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不孕症门诊患者105例及同期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就诊患者210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家族遗传史、初潮月经紊乱、失眠、打鼾、职业、室内装潢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家族遗传史、初潮月经紊乱、失眠、打鼾、职业、室内装潢史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57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和三阴性乳腺癌组,回顾性研究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79例乳腺癌患者中91例(15.72%)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三阴乳腺癌组和非三阴乳腺癌组相比较,平均年龄较小,分别为(48.63±10.81)岁和(51.32±11.47)岁;平均肿块较大,分别为(27.86±11.32)mm和(24.434±13.24)mm,两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相比较,三阴乳腺癌组绝经前比例较高(P=0.011),有乳腺肿瘤家族史比例亦高(P=0.020)。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66.28%),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80.85%,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3.26%)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4.04%,P〈0.05)。而两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三受体阴性是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发病年龄较轻、肿块较大、绝经前比例高,预后差、缺乏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放  刘东  张从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53-3454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三阴乳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特点。方法157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其受体表达情况分为非三阴乳腺癌组(非三阴组,n=76)和三阴乳腺癌组(三阴组,n=81),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5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三阴组年龄<35岁患者占17.3%,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7.9%(χ^2=5.331,P<0.05);三阴组肿瘤大小≥5 cm患者占79.0%,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59.2%(χ^2=7.022,P<0.05);三阴组有家族史和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占9.9%和28.4%,均显著高于非三阴组的2.6%和17.1%(χ^2=6.283、4.865,均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59、2.829、2.361,均P>0.05);三阴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80.2%,显著低于非三阴组的94.7%(χ^2=6.572,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轻、肿瘤体积大、家族史比例高,行保乳手术后患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总生存率与非三阴组相当,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之间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为2型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就诊的乳腺癌非糖尿病患者106例为对照组,其中2型糖尿病组按治疗方案中是否使用二甲双胍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进行亚组分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更大,绝经后患者比例更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体质量、家族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分期更晚、组织学分级更高,分子分型Basal-like分型者更常见,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局部复发、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比例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与非二甲双胍组比较一般情况、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较非二甲双胍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总生存率及去除其他死亡原因生存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绝经后妇女中尤为显著,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4年在该院就诊的100例新女性乳腺癌患者归入观察组,另选10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归入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乳腺癌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乳腺癌家族史、内分泌激素、避孕药、高脂饮食、精神压抑),并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在乳腺癌家族史、内分泌激素、避孕药、高脂饮食、精神压抑方面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绝经年龄、肿瘤家族史、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乳腺癌发病机制进行学习分析,尽量减少危险因素是临床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的止血效果。方法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的60例行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妇女,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60例节育手术妇女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口服抗感染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避孕药,比较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同时分析口服避孕药止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小于月经量者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而出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口服避孕药止血效果影响因素中感染、人工流产史、内分泌失调、宫内残留及不良分娩史是独立高危因素(P <0.05)。结论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能显著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口服避孕药止血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为此应尽量避免不利因素对止血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