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腺癌中EZH2蛋白的表达,寻找更有效的肺腺癌治疗方法和为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况。比较EZH2蛋白在腺癌、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EZH2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EZH2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84.0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2.00%)和肺良性病变组织(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中EZH2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亚型及T分期有关(P<0.05);与EGFR基因突变无关。结论 EZH2可能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关,有可能成为肺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正目的探讨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肺腺癌经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的胸部CT表现。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免除知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研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组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病人CT影像特征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此回顾性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针对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在改善肺癌病人的疗效及生存预后方面取得明确成效,筛选阳性突变基因的病人对于实施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传统基因检测方式存在局限性,近年来基于肿瘤CT征象预测有效基因突变已成为肺癌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就肺腺癌CT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等常见基因突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亚洲病人队列中手术切除肺腺癌的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状态、主要组织学亚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免除书面同意。回顾性分析385例手术切除肺腺癌病人的术前CT表现。分析30个CT征象。采用扩增耐突变系统评价外显子18-21的EGFR突变。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与EFGR突变状态相关的独立因素。最后纳入模型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探讨双能能谱CT(DESCT)定量特征对判断东亚肺腺癌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接受DESCT胸部检查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的15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应用易瑞沙治疗,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化疗。应用ELISA法检测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GF-1、IGF-2和EGFR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中IGF-1、IGF-2和EGFR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易瑞沙对晚期肺腺癌的治疗作用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IGF-1、IGF-2和EGFR的表达,优化内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比较带有棘皮动物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或ALK及EGFR的野生型基因(WT)的一组肺腺癌病人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CT特征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32例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治疗前的肿瘤标志物、CT特征及组织学EGFR基因检测结果,并根据EGFR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突变组(61例)和未突变组(71例).将肿瘤标志物及肿瘤标志物联合CT特征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风险因素的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202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并经病理证实且有EGFR基因检测结果的肺腺癌患者155例。按照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所有EGFR突变临床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风险因素模型。所有图像经过预处理后,分别在PET、CT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特征降维后,基于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类器(RF)和逻辑回归模型,并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3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然后选取最佳模型结合临床风险因素构建复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应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效用。结果 155例肺腺癌中,EGFR野生型69例,突变型8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为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风险预测因子。影像组学分析,经特征提取、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肺腺癌患者脑转移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并完成肺癌病理及EGFR基因检测的45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EGFR突变型26例,EGFR野生型19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灌注成像,应用颅脑CT灌注图像分割强化肿瘤和瘤周水肿,提取CT灌注参数。应用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灌注参数预测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采用ROC曲线评估脑转移瘤CT灌注成像参数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效能。结果:灌注参数中,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肺腺癌2种EGFR基因突变状态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BF和MTT联合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AUC为0.790。结论:原发性肺腺癌患者脑转移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可用于预测EGFR突变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肺腺癌细胞中筛选出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差异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筛选出枢纽基因,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用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基因表达谱芯片和EMT基因表达谱芯片共同筛选,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MCODE分析蛋白互作网络的功能模块与枢纽基因,Oncomine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结果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肌微管素相关蛋白3(MTMR3)是网络枢纽基因。CDKN1B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苏氨酸激酶、酶复合物、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调控过程; MTMR3参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磷脂醇激酶、肌酸肌醇代谢等调控过程。与正常组织比较,CDKN1B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降低,MTMR3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与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与EMT相关的枢纽基因CDKN1B、MTMR3及其调控通路,这有助于分析肺腺癌EGFR-TKI耐药机制,寻找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CT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就诊于本院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77例患者。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EGFR突变状态检测,并在接受治疗前均行胸部CT检查,由两名医师评价肺部CT特征,使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肺部CT特征、临床特征与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预测EGFR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7例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型39例,野生型38例,EGFR突变在女性、无吸烟史、较少淋巴结转移、少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患者中更常见,并且胸部CT常表现为有空气支气管征和小血管穿行的实性密度病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空气支气管征和无胸腔/心包积液与EGFR突变相关。结论 在肺腺癌患者中,恶性胸腔/心包积液较少和CT有空气支气管征的女性患者更可能提示存在EGFR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肺部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31例无远端转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分别取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EGF.结果:术前血浆中EGF水平,小细胞未分化癌比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增高显著;手术后,鳞状细胞癌、腺癌患者血浆EGF水平显著下降,小细胞未分化癌则无明显影响.结论:EGF对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局部作用较外周作用显著,手术是阻断这一作用的重要手段,EGF对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生长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510510广州解放军第157医院王春连,李建国,肖阳娥,徐华,彭舜田关键词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4.2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生长因子等的自分泌刺激参与肺癌的生长调控(1)。本实验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组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入组40例晚期或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NSCLC患者,采用18 G自动活检枪,经CT引导行肺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行EGFR基因检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40例病例均经穿刺活检获得足够的病变组织进行组织学诊断和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突变率为37.5%(15/40),其中腺癌患者突变率为50.0%(12/24),非腺癌患者突变率为18.8%(3/1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穿刺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出现咯血;无血胸、纵隔气肿、感染及针道种植等并发症;EGFR基因突变患者使用吉非替尼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CT引导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简便、安全,是晚期NSCLC获得肿瘤组织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方法,能够用于预测晚期NSCLC的靶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肺癌细胞系表皮生长因子的自分泌调节作用①710033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任新玲沈丽英金伯泉②马进③关键词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自分泌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4.2细胞信号传导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细胞...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MSCT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GGN 患者的MSCT资料和病理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进行EGFR基因测定。病例分为两组:突变型组(25例)和野生型组(7例)。分析每个病例的MSCT征象,包括大小、形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G/T值(磨玻璃成分与GGN的最大径之比)、二维比例、三维比例等,研究上述征象在两组病例中是否存在差异。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32例肺腺癌患者中,29例为浸润性腺癌,3例为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以附壁生长方式为主,占55.2%。突变型组25例(78.1%),野生型组7例(21.9%),其中突变型组以21号染色体和19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多见。突变型组中G/T值>50%的概率(80.0%)高于野生型组(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突变组的三维比例(1.34±0.47)高于野生型组(0.9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P2〗结论:肺GGN的EGFR基因突变概率较高,当GGN的G/T值>50%,且三维比例大于1时,提示GGN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孤立性浸润性肺腺癌CT影像学表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且均进行了EGFR基因测定。将75例分为两组:基因突变型组(52例)和基因野生型组(23例)。分析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征象,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抽烟史,结节大小、结节边界、结节的形态及内部特征,如空泡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聚集征、胸膜牵拉、凹陷征、 G/T值(磨玻璃成分与GGN的最大径之比)等,观察比较上述征象在两组病例中是否具有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价值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再通过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孤立性浸润性肺腺癌发生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ROC曲线,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从而进一步对此类浸润性肺腺癌结节是否存在基因突变进行提示预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临床症状、结节边界,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结节最大径,胸膜凹陷,G/T比单因素分析具有意义的变量,纳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腺癌MRI动态增强参数与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37例周围型肺腺癌患者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MRI动态增强参数强化峰值(PH)、最大线性强化斜率(SS)、最大强化率(Emax)、增强后1~6min时的信号强化率(E1~6)与肺腺癌MVD的相关性,并比较VEGF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病例其MRI动态增强参数的差异。结果37例肺腺癌的MVD为68.31±19.84。MRI动态增强参数PH、SS、Emax、E1~6与肺腺癌的MVD呈正相关(P<0.001),其中以SS与MVD相关性最强(r=0.827,P<0.001)。26例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MVD为79.47±21.35,11例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其MVD为43.16±17.85,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其MRI动态增强所有参数均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P<0.001)。结论肺腺癌MR动态增强参数与MVD呈正相关,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其MR动态增强参数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