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12—2016-12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6例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86例采用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肝功能、血脂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体重指数降低(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其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和血清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和GG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改善ALT、AST、GG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郁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71 例肝气郁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5 例和观察组 36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 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 ( 34/36 ),高于对照组的 74.29% ( 26/35 ),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高( P <0.05 )。 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郁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效 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10月收治的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双环醇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的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氨酰转移酶(GGT)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调节血脂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调脂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6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疏肝调脂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肽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调脂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的常用诱导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建立高质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目的:拟利用复合高脂饮食和低浓度四氯化碳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模型+四氯化碳组。观察饲养第2,4,6和8周末肝脏形态和病理变化,测定第8周末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以及肝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与结论:复合高脂饮食+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的方式造模,第2周末开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第4周末出现少量脂滴,第6周末出现脂肪病变,第8周末在脂肪病变的基础上,部分小鼠出现了肝纤维化,8周末小鼠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肝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通过8周复合高脂饮食和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成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61-3563
目的探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如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ST、ALT、TG和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上述血清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血脂,保护肝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瘀降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氧化应激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7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瘀降脂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脂水平(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两组丙二醛、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化瘀降脂汤可改善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25-3727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扶正化瘀胶囊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滴治疗4w,后调整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经过12W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TBIL、ALP、GGT、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能够明显增加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许俊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32-2033,2037
【目的】应用CT肝/脾比值技术定量评价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依中华医学会NAFLD诊断标准入选135例患者,进行常规体检、肝/脾CT扫描,服用吡格列酮3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CT肝/脾比值及BMI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T肝/脾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治疗NAFLD,肝CT平扫可准确定量肝内脂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疗效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脾CT值分析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以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5-2013.5期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将肝脾CT值比值作为A组;肝脾CT值差值作为组B。观察两组CT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应用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使用CT检测后获得CT值,使用CT值比值法与CT值差值法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脂肪肝严重程度成正比,P<0.05。结论肝脏CT值的比值法和差值法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也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阳消饮汤在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消饮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5.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降低,白蛋白均升高,但观察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消饮汤用于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祛瘀化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祛瘀化浊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祛瘀化浊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治疗组),并与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患者40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脾CT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祛瘀化浊颗粒治疗脂肪肝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往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的常用诱导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建立高质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目的:拟利用复合高脂饮食和低浓度四氯化碳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模型+四氯化碳组。观察饲养第2,4,6和8周末肝脏形态和病理变化,测定第8周末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以及肝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与结论:复合高脂饮食+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的方式造模,第2周末开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第4周末出现少量脂滴,第6周末出现脂肪病变,第8周末在脂肪病变的基础上,部分小鼠出现了肝纤维化,8周末小鼠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肝脏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通过8周复合高脂饮食和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成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对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例组)与60例无脂肪肝肥胖者(对照组)测定血清胰岛素等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2组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结果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各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复合辅酶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治疗,不加用复合辅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谷氧酰转肽酶较对照组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脂肪肝声像图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磷脂转运蛋白(PLTP)、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16-4118
目的探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肝酶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酶水平、瘙痒程度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可调节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肝酶水平,减轻患者瘙痒症状,从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