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首次自行排尿患者发生晕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4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产妇离床护理及排尿护理等综合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晕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晕厥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首次自行排尿发生晕厥的危险,同时减少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013年剖宫产产妇各100例,将2012年剖宫产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剖宫产产妇设为观察组,围术期内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产妇平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术后初次排气、下床活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围术期内给予剖宫产产妇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促进早期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快速恢复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产科的96例剖宫产产妇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卧床休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予以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术后切口撕裂疼痛,同时加快产后恢复,并减少睡眠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剖宫产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导尿情况.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导尿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产妇痛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240例剖宫产产妇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术后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焦虑情绪及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及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剖宫产产妇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痔疮患者术后康复阶段采用中医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再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术后便秘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患者,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疼痛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随机选择2013年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各100例,将2012年接受常规护理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产妇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自评量表指数(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尿潴留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产妇VAS评分、住院时间、尿潴留及二次导尿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剖宫产产妇焦虑状态,减轻疼痛,促进康复,降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1 h内尿潴留改善情况、导尿率、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 h内尿潴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产妇尿潴留症状,减少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12月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2~12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水、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个案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个案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手术后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排尿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个案化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3月采用常规护理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选取同期采用前瞻性护理预防尿潴留的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膀胱功能、尿潴留的情况、切口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切口疼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妇产科手术患者3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8例)和干预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母乳喂养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DS、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 BESE 评分、泌乳始动时间及48 h 内泌乳量充足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后的初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母乳喂养,提高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将2016年6月至12月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5月接受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估情况、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评进行功能活动时的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能有效提高产妇剖宫术后疼痛管理质量,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2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由75.94%上升到96.20%。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负性情绪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下降(P<0.01),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接诊的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6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和研究组1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SAS,SDS)及泌乳素变化,并观察产后初乳平均时间、开奶平均时间、乳汁充盈度及泌乳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素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平均初乳时间和开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产妇乳汁充盈度及产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改善患者产乳量,同时降低产妇负性情绪,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肛门排气、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产科分娩的10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产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泌乳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有效缩短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排气时间,促进其产后恢复进程加快,并且对泌乳也有一定积极影响,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焦虑状态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的11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围术期焦虑状态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焦虑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2h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耻骨联合上缘至子宫底距离、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焦虑状态,促进产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