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9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前Ⅲ型胶原肽水平均降低,CD3+、CD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改善机体肝纤维化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肝颗粒、恩替卡韦联合疗法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软肝颗粒+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乙肝病毒学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是引起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病情进入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大大降低,预后普遍较差,故而尽早控制病情尤为重要,联合软肝颗粒与恩替卡韦开展对症用药可有效抑制病毒繁殖,抗肝纤维化,提升肝功能水平,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疗效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07-4609
选取收治的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HBV-DNA转阴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两组治疗前肝功能、HBV-DNA、肝纤维化程度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HBV-DNA阴转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硬度值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恩替卡韦胶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较单用恩替卡韦胶囊能更好地抗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进程,疗效确切,是早期乙肝肝硬化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介质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和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89.13%(41/46),与对照组的86.96%(4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在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观察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配合复方鳖甲软肝片,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统计分析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的变化,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91.49%(43/47)、70.21%(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ALT、AST与对照组比较均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Bi L值与对照组比较也有变化(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在治疗乙肝肝硬化方面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延缓肝硬化进程,是值得应用的口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柴保山 《临床医学》2021,41(11):116-118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43/47),对照组为72.34%(34/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阳性率为25.53%(12/47),低于对照组[55.32%(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N、H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HBeAg阳性率,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中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恩替卡韦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68例CHB患者(2021.8-2023.8),随机数字表下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34)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n=34)复方甘草酸苷+恩替卡韦治疗;比较疗效、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率、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免疫指标、不良反应。结果:疗效(94.12%vs73.53%):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率(HBV-DNA、HBeAb、HBeAg、HBsAg):均观察组(70.59%、50.00%、26.47%、55.88%)较对照组(44.12%、23.53%、5.88%、29.41%)高(P<0.05)。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AST、ALT、TBiL、LN、HA):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较对照组,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免疫指标(CD4+、CD8+、CD4+/CD8+):两组治疗6个月后CD8+均较治疗前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CD8+较对照组低,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11.76%vs8.82%):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CHB治疗中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恩替卡韦效果显著,可改善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指标,促进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可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IBS-D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IFN-γ、TNF-α、IL-10水平及各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IFN-γ、TNF-α水平及各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血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IFN-γ、TNF-α水平及各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IBS-D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减轻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恩替卡韦)与观察组(60例,恩替卡韦+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腹部彩超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02-2403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参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T淋巴细胞活性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CD3~+、CD4~+/CD8~+水平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清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侯琴  杜杰 《医学临床研究》2013,(9):1852-185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给予I:7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B组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层黏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脾脏厚度及门静脉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与LN、HA、Ⅳ-C水平均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能够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影响血清PDGF_BB水平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60例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累计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下降,用药3个月、6个月及1年时两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下降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2年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及HBe Ag阳性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2年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乙肝肝硬化的疗效相当,这两个方案均适用于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但联合用药远期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价格相对合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联合华蟾素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81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掷硬币方式分成观察组 41 例与对照组 40 例。 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 华蟾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 质酸酶、层粘连蛋白、 Ⅳ 型胶原及 Ⅲ 型前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采取恩替卡韦联合华蟾 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诊的150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A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B组采用匹维溴铵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比较三...  相似文献   

19.
朱红辉  杨广辉 《临床医学》2014,(11):121-12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使用恩替卡韦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42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压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转氨酶明显降低。结论恩替卡韦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奥氮平治疗化疗致恶心呕吐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化疗方案后恶心呕吐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托烷司琼+地塞米松的止吐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止吐方案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止吐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罗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