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60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6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王会彦 《临床医学》2013,33(9):39-4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开腹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失血量、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腹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大,残留结石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特别是对伴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患的老年患者存在一定风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 copic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首选术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 atography,ERCP)是胰胆管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EST)技术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技术,包括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网篮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LC联合内镜治疗5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析手术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48例内镜成功插管,44例行EST及网篮取石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116±30)min。44例内镜术后2~7 d行LC,手术时间(45±20)min,出血量10~50 ml,术后住院(3.5±1.3)d。LC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胆总管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结论:LC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治疗,观察组行LC+ERCP+EST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总用时、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联合使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ERCP。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术中行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对降低治疗费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内镜下网篮取石(ESR)+球囊取石术联合LC方式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及获得的经验.结果 手术成功率97.5%(39/40),胆总管结石残留率5.1%(2/39).乳头出血10%.EKCP术后胰腺炎5%(2/40).LC术后无相关并发症.手术总时间(60±4s)min,平均住院日(10±3)d.结论 ERCP+EST+ESK+球囊取石术联合LC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越性已为广大外科医生认同,作为单纯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已无可争议,但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患者选择何种微创术式,仍有不同认识.2001年起,本院利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128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choledocholithotomy,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L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ERCP+LC术,观察组给予LC+LCBDE,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住院费用、术后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耗费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CRP及WBC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和胆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道感染发生率和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ERCP+LC术相比对于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治疗,LC+LCBDE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风险较低,术后康复速度较快,住院费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分ERCP+EST联合LC。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残余结石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禁食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52例患者中,1例因胆总管狭窄球囊网篮无法通过取石失败,后改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例患者在LC术时因胆囊与大网膜横结肠广泛粘练而分离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3.8%,手术成功率96.2%。术中均未出现意外事件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时间为(53.96±17.21)min,术中出血量为(17.93±5.72)mL,术后复查无残余结石。术后有4例并发轻度胰腺炎,给予非手术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7%。术后禁食时间(2.31±0.94)d、排便时间(1.79±0.73)d、住院时间(3.74±1.52)d。结论ER 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术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B组采用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结石取净率及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2.38%,低于B组的1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近期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行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联合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对照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拟行LC及ERCP+ES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治疗方案为LC术前行ERCP+EST,对照组治疗方案为LC术后行ERCP+EST,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取石成功率及住院、排气、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浆清蛋白水平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结论 LC术前行ERCP+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的完善、心理护理、ERCP术中配合、ERCP术后护理、LC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ERCP术后联合LC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之一,护理人员的标准化宣教和术后专科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Oddi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本组成功率81.8%(20/22),结石取净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5-19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囊结石切除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经ERCP证实为胆囊结石切除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13例患者,其中单发结石6例,多发结石7例,均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加网篮或球囊取石。部分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结果 13例完整随访者胆囊结石切除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的时间10-35min,平均15.3min。结论 胆囊结石切除术后容易再发胆总管结石,经内镜胆总管取石是胆囊结石切除术后胆总管再发结石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施行的LC+LCBDE病例117例和ERCP+LC病例17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疗效、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但在住院费用上,ERCP+LC组较LCBDE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在符合ERCP适应证的前提下,ERCP+LC是同样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18~],其中ERCP+LC组60例,开腹组共58例.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的应用、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ERCP+LC组较开腹组,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疼痛程度轻.而住院费用及平均手术时间两者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联合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患者术后康复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奥林巴斯胆道镜CHF-V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治疗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ERCP联合奥林巴斯胆道镜CHF-V治疗)和对照组52例(给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LT)、IgA、IgM、IgG、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