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由于椎管内麻醉具有对产妇和胎儿所表现出的安全特征,椎管内麻醉在剖宫产分娩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而腰硬联合麻醉作为椎管内麻醉的一种,因其方便、快捷,也备受推崇。但这也引发了腰硬联合麻醉出现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即产妇低血压。严重而持续的低血压会影响子宫和绒毛间的血流,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胎儿甚至新生儿窒息[1]。现有预防措施包括:降低局麻药剂量,向左推移子宫,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提前预注一定量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减少剖宫产妊娠中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白玲  段红莉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2):950-950
低血压是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预防低血压发生 ,曾推荐应用扩容治疗的方法。但近期的研究却对晶体扩容预防椎管内麻醉下低血压的作用提出了疑问。与晶体液相比 ,10 %羟乙基淀粉 (HES)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本文比较了 10 % HES50 0 m L与复方氯化钠 10 0 0 m L扩容治疗对椎管内麻醉下低血压的预防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接受择期下肢手术患者 (均为胫骨骨折患者 ) ,年龄 2 0岁~ 45岁 ,男 3 1例 ,女 9例。1.2 研究方法  40例接受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麻醉前 10 min输注 10 0…  相似文献   

3.
杨峰  李云霞 《云南医药》2012,(2):217-218
产妇于临产期取平卧位时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约占50%,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时发生率更高,低血压时产妇可能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丧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骨科手术行椎管内麻醉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预防低血压效果的讨论研究。方法:实验共选取骨科手术需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35)。将参附注射液和常规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相关指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改善均更好(P0.05),该组患者效果更好。结论:行椎管内麻醉操作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要应用参附注射液,其能够在不影响麻醉效果的同时控制患者低血压情况发生,同时还能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因其麻醉效果确切,对胎儿影响小,一直是国内较为推崇的麻醉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剖宫产产妇采用全身麻醉后易发生胎儿呼吸抑制,因此限制了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使得一些不适宜采用椎管内阻滞麻醉的剖宫产术,只能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由于局部浸润麻醉镇痛的不完善性,从而增加了产妇的风险和手术操作的难度。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或椎管内麻醉失败的产妇,应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安全、无痛,顺利完成手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麻醉是患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具有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安全等特点。但是患儿对麻醉穿刺过程常有恐惧心理,不能配合,如穿刺过程中肢体乱动可以穿破硬脊膜甚至造成神经损伤,增加麻醉的风险。以往在患儿椎管内阻滞时有人应用氯胺酮进行镇痛,但应用氯胺酮镇痛有作用时间长且在清醒时常有精神症状等缺点,而异丙酚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适合象椎管内阻滞这样短时间的操作。但因其缺乏镇痛效果,不能防止椎管内阻滞时的体动。  相似文献   

7.
<正>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主要是指经椎管内某一间隙注入麻醉药物以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来满足镇痛镇静的效果。但椎管内麻醉属于局部麻醉,在手术期间患者意识部分清醒,整个手术过程均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影响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甚至残存不良的手术记忆。因此在椎管内麻醉时选择有效的药物来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提高镇静清醒效果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是椎管内麻醉常用的给药方案,但麻醉风险较高。有研究表明,依托咪酯麻醉效能强,起效快,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阻滞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硬膜外阻滞,是目前临床腹部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而椎管内阻滞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高达60%。笔者应用曲马朵注射液治疗椎管内阻滞麻醉后寒战136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000例,分析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治疗。结果1000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患者13例,发生率为1.3%,发生原因有很多,有麻醉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经过治疗,9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椎管内麻醉很少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但是偶尔会发生,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椎管麻醉的临床应用,并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之间的不同。方法老年骨科患者150例,按麻醉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71例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79例。对两组患者低温寒战的发生率及低血压的发生率相比较,总结出椎管麻醉的优越性。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快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且麻醉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温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椎管麻醉更具有安全性,并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寒战是椎管内麻醉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椎管内麻醉中寒战的方法很多,应用曲马多为常用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2007年6月以来我院应用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氟哌啶)用于预防硬膜外麻醉中寒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42例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同时和患者展开及时交流与沟通,消除、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对照组仅给予安抚,不加以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易引发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应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寒颤是椎管内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寒颤使机体氧耗增加,心肺负担加重并影响手术操作,积极有效地控制寒颤十分重要。笔者观察哌甲酯(methylphenidate)对椎管内麻醉寒颤的治疗,并与哌替啶作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到椎管内腔隙,可逆性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者是使其兴奋性得以减弱的一种麻醉方法。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近年来有研究证实椎管内麻醉会导致诸多的生理反应和毒性作用的发生,并且技术操作也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从局麻药对脊髓神经的毒性作用、麻醉技术操作引起的脊髓神经损伤、硬膜外腔出血与血肿等方面对椎管内麻醉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新杰 《安徽医药》2007,11(8):745-745
目的通过观察二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2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100例,硬膜外麻醉组(B组)100例,A组经L3,4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布比卡因7.5 mg(重比重液1.5 ml),B组经L2,3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总量12~15 ml,观察二组麻醉效果、麻醉完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结果A组麻醉效果、麻醉完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优于B组,A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经分析此为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完善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所致,经左推子宫后血压恢复正常所证实。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用药量少,麻醉起效快,较硬膜外麻醉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84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椎管内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其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可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椎管内麻醉起效稳定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后1~2 m in起效。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结论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可以消除患者在麻醉与手术的不良记忆,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椎管内麻醉期间心脏骤停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国内有关椎管内麻醉期间引起心跳骤停的文献的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要占到所有案例中的34%,共计发生207例.其中硬膜外麻醉心跳骤停的发生率在8/10000左右,而腰麻中心跳骤停的发生率约为6/10000左右.结论 引起椎管内麻醉期间心脏骤停的原因十分复杂,要严格掌握椎管内麻醉的各种适应证,高度重视椎管内麻醉的预防和处理,以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提高和改善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6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与普通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舒适度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剖宫术的麻醉方法众多,但椎管内麻醉是我国剖宫产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可以提供较好的镇痛和肌肉松弛,特别近年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运用,使椎管内麻醉更驱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