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与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舒芬太尼+丙泊酚+0.5MAC七氟烷组(B组),;舒芬太尼+丙泊酚+1.0MAC七氟烷组(C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不同时间点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素,血糖变化及HR、 MAP、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ICU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 结果 3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与B、C组比较A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MAP在手术结束时明显升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B组苏醒时间,ICU时间最短(P<0.05)。A组恶心呕吐率高,术后躁动A最少。 结论 七氟烷麻醉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且0.5MAC七氟烷血流动力学更稳定,ICU滞留时间短,但七氟烷麻醉苏醒躁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呼吸及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部手术患者65例,按照手术前个人意愿调查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并采取不同麻醉诱导及维持方式。A组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B组则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麻醉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4 h(T2)、24 h(T3)疼痛情况,比较上述时间点两组呼吸指数等肺功能指标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分别比较T0、T3时患者精神状态。 结果静息状态下A组T1~T3时V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活动后T1、T2时VAS评分均A组更高(P<0.05);两组T1、T2、T3时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T0时(P<0.05),A组T1、T2、T3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高于B组,T1、T2时呼吸指数高于B组(P<0.05);两组T3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均低于T0时(P<0.05),A组评分低于B组(P<0.05)。 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对患者呼吸功能、认知功能影响甚微,值得临床尝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短小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手术开始前3 min,E1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1 mg/kg,E2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B组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然后各组再静注丙泊酚1~2 mg/kg,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h)维持,如患者术中有体动,则单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比较各组入室后(T1)、麻醉诱导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术毕即刻(T4)、苏醒时(T5)呼吸循环指标(MAP、HR、SPO2、R)及麻醉指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10 min NRS评分、丙泊酚总量、追加丙泊酚例数、辅助呼吸例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E2组T2、T3时点MAP升高,E1组和E2组T2、T3时点HR、SPO2升高,T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4组(等容积但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分别为:A组(空白剂量组,生理盐水)、B组(低剂量组,利多卡因0.5 mg/kg)、C组(中剂量组,利多卡因1 mg/kg)及D组(高剂量组,利多卡因1.5 mg/kg),每组20例,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药给予2 min后(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3 min(T3)及气管插管后6 min(T4),5个时刻的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心电图(ECG)的QTc。 结果 D组气管插管后SBP、DBP、MAP和HR未见明显波动,组内差异性小;麻醉诱导后各组QTc值均有延长,但D组在气管插管后的T2和T3时刻QTc值短于其他三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QTc的延长。 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后高剂量组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抑制麻醉诱导期间的QTc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横肌平面阻滞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78例。B组为全麻组,行全身麻醉;A组为阻滞全麻组,即先行胸横肌平面阻滞,后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12与24)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比较两组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6 h(T3)及术后24 h(T4)血清TNF-α、IL-6、NSE与S-100β;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3与7) 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3与7)d PND发生率。 结果 A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术后(6 、12、与24)h,A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低于B组(P<0.05);在T2、T3与T4时,A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低于B组(P<0.05);A组血清NSE与S-100β低于B组(P<0.05);术后(1、3和7)d, B组MMSE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1、3与7)d, A组PND发生率低于B组(P<0.05)。 结论 胸横肌平面阻滞用于CPB下瓣膜置换患者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术后认知功能,从而减少PND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喉罩复合超快通道麻醉技术(UFTA)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86例CHD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接受气管插管复合UFTA,B组接受喉罩复合UFT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MAP和HR水平,躁动、咽痛、喉痉挛发生率。 结果B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均P<0.05);B组患者T1、T2、T3、T4时的MAP和HR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患儿术后躁动、咽痛、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A组(均P<0.05)。 结论CHD患儿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喉罩复合UFTA麻醉效果较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患儿术后清醒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围术期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其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95例,分别于入院后清晨查体时(T1)、气管插管成功且手术开始之前(T2)、完全关闭手术切口(T3)、气管插管拔管20 min(T4)、术后次日清晨(T5),检测血浆BDNF;于入院时、术后次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同时,分析血浆BDNF水平与焦虑的关系。结果 T2时血浆BDNF水平低于T1时(P<0.05);T3、T4时血浆BDNF水平明显高于T2时(P均<0.05),但与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5时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T1时(P<0.05)。入院时患者均无严重焦虑,肯定有明显焦虑10例、可能有焦虑37例、无焦虑55例,术后次日分别为0、18、55、19例,患者术后焦虑症状明显加重(P<0.05)。相关分析发现,术后焦虑程度与血浆BDNF水平呈负相关(r=-0.573,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血浆BDNF水平降低;其水平变化可能与术后焦虑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喉罩复合超快通道麻醉技术(UFTA)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尉氏县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6例CHD患儿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接受气管插管复合UFTA,B组接受喉罩复合UFTA。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MAP和HR水平;统计两组患儿躁动、咽痛、喉痉挛发生率。 结果B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2、T3、T4时的MAP和HR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术后躁动、咽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HD患儿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喉罩复合UFTA麻醉临床效果较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清醒较早,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癌微波消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组(A组)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B组),各20例。A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0.1~0.15μg/kg+异丙酚1~2mg/kg顺序缓慢静脉注射诱导;B组患者给予芬太尼1~2μg/kg+异丙酚1~2mg/kg顺序缓慢静脉注射诱导,两组均以异丙酚3~6 mg.kg-1.h-1微量泵注射维持麻醉。全程观察并纪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异丙酚的总用量、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并行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MAP、HR在T1、T2、T3时与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各时点MAP、HR、SpO2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意识恢复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癌微波消融术麻醉镇痛效果好、呼吸抑制轻、术后意识恢复快,且能减轻术后疼痛、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择期行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76例,盲法平分为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1)、术后4h(T2)的血糖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 T0时刻,两组血糖水平对比,(P>0.05);T0、T1、T2时刻,两组血糖变化均存在差异,且T1、T2时刻,观察组血糖水平相较对照组低,(P<0.05);与T0比,在T1及T2 SBP、DBP及HR均较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及全麻各有优缺点,前者利于稳定血糖,后者可较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行消化内镜麻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鼻导管吸氧+PETCO2监测,n=100)和对照组(仅鼻导管吸氧,n=100)。置镜前2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1~3 mg,丙泊酚1.5~3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置镜,置镜成功后予丙泊酚3~5 mg/kg-1·h-1持续泵注输入直至检查结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ASA分级、麻醉诱导时间、内镜检查时间均无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面罩加压给氧率、恶心呕吐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暂停发现次数、托下颌率、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鼻导管旁流式PETCO2监测有利于及时观察肺通气状态,指导临床干预,降低并发症,缩短苏醒时间,提高消化内镜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异丙芬复合芬太尼或米唑安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需要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60例.A组单独静脉注射异丙芬1.5mg/kg,B组先注射芬太尼0.5mg后再注射异丙芬1.5mg/kg,C组先注射米唑安定0.02~0.03 mg/kg后再注射异丙芬1.5 mg/kg.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插镜检查,如有呛咳、体动等表现时追加异丙芬30~40 mg.记录患者用药前、插镜前、检查结束后各时间点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C组的异丙芬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B组苏醒最快,没有注射部位疼痛,呛咳、体动等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异丙芬联合芬太尼组具有麻醉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苏醒快等优点,更适合于无痛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重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EP组)。P组在胃镜检查前首次给予1%丙泊酚(1 mg/kg),EP组给予1%丙泊酚(0.5 mg/kg)加依托咪酯(0.1 mg/kg)。后重复给予P组10~20 mg丙泊酚或EP组5~10 mg丙泊酚加1~2 mg依托咪酯,以维持足够的镇静水平。[结果]与T0比较,T1及T2时刻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降低,且与EP组相比,P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麻醉后循环波动较小。与P组相比,EP组患者从静脉注入麻醉药物到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更长(P<0.05)。EP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以及注射痛的发生例数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超重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呼吸和循环影响不大,患者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比单用丙泊酚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麻醉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胶州市人民医院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16例,均行二尖瓣置换术,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七氟醚组(58例)与丙泊酚组(58例)。丙泊酚组接受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麻醉,七氟醚组接受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拔管时间及不同时点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 结果麻醉后七氟醚组意识消失及拔管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T1~T3七氟醚组血清cTnⅠ水平低于丙泊酚组(P<0.05);T3七氟醚组血清CK-MB水平低于丙泊酚组(P<0.05)。 结论与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麻醉相比,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可有效缩短意识消失及拔管时间,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食管裂孔疝患者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丙泊酚的用量。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食管裂孔疝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民族特征分为维吾尔族组(n=22)与汉族组(n=21)。两组诱导和术中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血浆靶控给药,术中通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5.00±5.00,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基础值±20%的范围内。记录麻醉诱导时(T0)、气腹即刻时(T1)、气腹后1~20 min(T2)、气腹后21~40 min(T3)、气腹后41~60 min(T4)、气腹后61~80 min(T5)、气腹后81~100 min(T6)、气腹后101~120 min(T7)、气腹后121~140 min(T8)、气腹后141 min~气腹停止(T9)各时段丙泊酚用量、CSI、MAP、HR。 结果维吾尔族组与汉族组T0丙泊酚用量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维吾尔族组T1~T9各时段丙泊酚用量以及总用量高于汉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组与汉族组T1~T9时段CSI、MAP以及HR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吾尔族患者丙泊酚的用量明显高于汉族患者,其机制考虑与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接受活体肝移植术小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活体肝移植患儿54例,其中20例接受七氟醚复合麻醉(A组)、18例接受异氟醚复合麻醉(B组),16例接受丙泊酚复合麻醉(C组).记录术前1 d(T1)、术后1 d(T2)、术后3 d(T3)和术后5 d(T4)时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