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目的探究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抑制效果。 方法通过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定空白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不同浓度片仔癀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干预24 h、48 h、72 h,并通过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法(MTT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抑制效果。采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把造模成功的1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和片仔癀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分别以不同剂量药物外敷3 d,通过抑瘤率和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解释抑制效果。 结果1 mg/mL、2 mg/mL、3 mg/mL浓度片仔癀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抑制率最高,为70.05%、71.39%、70.12%,与5-FU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97,4.52;均P<0.05)。4 mg/mL片仔癀抑制率为67.39%,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5-FU组与片仔癀各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数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减少、体积变小、折光性差、细胞悬浮及脱落死亡。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51%、39%、23%,其中高、中剂量组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49;均P>0.05),低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荧光显微镜显示片仔癀各剂量组和5-FU组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反应。 结论片仔癀外用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中剂量体内抑制作用与5-Fu相近,优于低剂量,临床可考虑采用高剂量可能取得更佳效果,体外抑制作用上显示则优于5-Fu,但剂量差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RhoGTP酶解离抑制因子2(RhoGTPase dissociation inhibitor 2,RhoGDI2)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RhoGDI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采取手术切除的153例结直肠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3例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标本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RhoGDI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主要在胞浆中表达;但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57.5% vs 0.00%)。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在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χ2=2.090,P<0.05)。RhoGDI2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肿瘤越大阳性表达率越高(χ2=4.293,P<0.05),并随着肿瘤浸润深度阳性表达率增加(χ2=1.711,P<0.05),其在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5.925,P<0.05)、有远处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χ2=5.519,P<0.05),并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较晚的显著高于分期较早的(χ2=5.683,P<0.05)。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年龄(<60 years vs ≥60 years)(χ2=0.054,P>0.05),性别(χ2=0.037,P>0.05)无相关性。 结论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RhoGDI2可能在结直肠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223-3p在老年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8例初诊为老年结肠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标本,癌旁组织标本(距结肠癌组织边缘至少5 cm)作为对照标本。购置人结肠癌细胞(SW480)和人结肠癌细胞(SW62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W480及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通过敲低或增加SW480及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观察miR-223-3p对细胞增殖、运动、侵袭、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SW620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W480细胞(P<0.05);SW480细胞中,转染组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01);SW620细胞中,转染组miR-223-3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染组(P<0.001);转染24、48、72 h后SW480细胞转染组细胞计数显著多于未转染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hBmal1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湖北省肿瘤医院30例人结肠癌患者中hBmal1的表达,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测定,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及病理常用指标的关系。 结果人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hBmal1表达阳性率为76.67%(23/30) vs 26.67%(8/30)(χ2=15.016,P<0.01);hBmal1在人结肠癌Dukes分期B、C期中强阳性表达率为46.15%(6/13) vs 88.24%(15/17)(χ2=6.212,P=0.013)。 结论hBmal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有高表达,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miR-381的临床意义及对结肠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iR-381的表达量;通过人工合成的miR-381模拟物在SW480细胞中构建miR-381过表达细胞株;通过划痕愈合试验、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miR-381潜在靶点组蛋白赖氨酸N端甲基转移酶SET结构域分支型(SETDB)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ETD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miR-381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miR-38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10.080,P0.001);过表达miR-381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迁移(t=4.223,P=0.027)及侵袭能力(t=3.651,P=0.033);提高SW480细胞内miR-381的表达后显著下调了SETDB1 mRNA(t=10.521,P=0.008)及蛋白(t=4.811,P=0.027)在SW480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并抑制了MMP-2的表达水平(t=3.472,P=0.036)。结肠癌组织内SETDB1表达升高(t=4.811,P=0.027),且与miR-38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25,P=0.021)。结论 miR-381在结肠癌中表达降低,miR-381能够通过抑制结肠癌中SETDB1而发挥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高葡萄糖环境下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W480细胞在高葡萄糖及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后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应用CCK-8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高葡萄糖作用不同时间后均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二甲双胍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0 mmol/L浓度二甲双胍干预48 h后,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穿膜数为(40.18±2.22)%,明显低于高糖组和对照组(F=49.403,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强,Vimentin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高葡萄糖环境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生长,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有或无高葡萄糖环境下结肠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 mRNA表达及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为中药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MTT法得到姜黄素对SW480细胞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确定药物作用浓度。SW480细胞分别经姜黄素不同浓度(0.5 IC50、IC50)作用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姜黄素作用前后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 mRNA的变化;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检测姜黄素对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处理后SW480细胞FasL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FasL mRNA表达水平随姜黄素作用浓度增加显著上调,姜黄素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姜黄素作用浓度升高,SW480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姜黄素在一定时间内均可上调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 mRNA的表达,而且这种上调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可使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四肽重复结构域(TTC)12,也被称为TPARM,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分为3组:NC组、TPARM-siRNA组和Scr-siRNA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TPARM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平板克隆法测定各组TPARM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TPARM表达对各组周期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PARM表达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观察TPARM表达对SW480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NC组、Scr-siRNA组比较,转染TPARM-siRNA后,SW480细胞中TPARM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与NC组和Scr-siRNA组比较,TPARM-siRNA转染组SW480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CDK4、CDK6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 2,sFRP2)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首先对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sFRP2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其次通过质粒转染,使得sFRP2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上调,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然后行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析sFRP2表达上调后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中sFR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直肠癌组(χ2=35.902,P=0.000)。相反,结直肠癌组中β-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和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χ2=23.149,P=0.000;χ2=27.002,P=0.000)。sFRP2阳性表达、β-catenin膜表达缺失、异位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明显相关(χ2=5.420,P=0.020;χ2=6.472,P=0.011;χ2=7.158,P=0.007),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FRP2的阳性率与β-catenin的膜表达缺失率及异位表达率呈负相关,β-catenin的膜表达缺失率和异位表达率呈正相关。转染后sFRP2及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25.430,P=0.001;t=15.000, P=0.001)。sFRP2转染组与对照组及空载质粒组相比,细胞增殖速度及迁移速度明显减慢(t=16.890, P=0.001;t=7.206,P=0.002)。与对照组相比,sFRP2转染组透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25.459, P=0.001),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结论sFRP2与Wnt/β-catenin通路相互作用,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sFRP2的上调明显抑制了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发病及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关系。 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5例Mtb潜伏感染者、45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强度。结果以x±s表示,所有数据均使用Prism 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IL-17表达为(3.25±1.6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62±1.46)%](F=6.633,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IL-17表达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4.17±2.27)%]、治疗6个月[(5.58±1.66)%]时的检测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时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44,P=0.057);而治疗6个月时明显高于治疗前(F=12.244,P<0.0001)和治疗3个月时(F=12.244,P=0.004)。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为(4.97±1.60)%,与Mtb潜伏感染组[(5.00±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6,P=0.93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表达为(6.59±1.7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Mtb潜伏感染组(F=11.986,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8.28±2.04)%]、治疗6个月[(7.46±1.87)%]时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现治疗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F=6.458,P=0.001);治疗6个月时的表达低于治疗3个月时(F=6.458, P=0.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58,P=0.068);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6.255,P<0.0001)。 结论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减少,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Th17细胞逐渐增加,表明Th17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经抗结核治疗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逐渐减少,进一步说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7年5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首次进行外科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47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与本中心的254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EGIST与GIST患者在年龄(χ2=6.394,P<0.011),肿瘤大小(χ2=60.941,P<0.001),组织学类型(χ2=30.081,P<0.001),CD117表达(χ2=52.99,P<0.001),CD34表达(χ2=37.21,P<0.001)、Dog-1表达(χ2=24.57,P<0.001),是否坏死(χ2=10.38,P=0.006)、改良NIH危险度分级(χ2=56.12,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IST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8.3%、63.4%;接受R0切除的EGIST患者25例(53.2%)。R0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R0切除患者(χ2=5.104,P=0.024)。其中,25例R0切除的患者中显示不同核分裂像、不同肿瘤直径大小、是否伴坏死与EGIST患者的预后未体现统计学意义(χ2=2.067,P=0.151;χ2=1.355,P=0.244;χ2=0.912,P=0.34)。 结论EGIST患者症状隐匿,不易早诊断,首次就诊时肿瘤体积往往较大。是否R0切除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12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00例,女性480例;中位年龄为63岁;右半结肠癌337例,左半结肠癌398例,直肠癌545例。PCR方法检测肿瘤标本的微卫星状态。依据MSI状态,将患者分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组和微卫星稳定性(MSS)/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L)组。观察人口学特征,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微卫星状态等指标。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在1280例患者中,112例(8.7%)为MSI-H,79例(6.2%)为MSI-L,1089例(85.1%)为MSS。MSI-H组与MSS/MSI-L组患者在术前血清CEA(χ2=6.943,P<0.05)、肿瘤部位(Z=-9.451,P<0.001)、肿瘤TNM分期(Z=-2.108,P<0.05)、肿瘤T分期(Z=-2.397,P<0.05)、肿瘤N分期(Z=-3.892,P<0.001)、肿瘤分化(χ2=6.663,P<0.05)、肿瘤黏液成分(χ2=78.833,P<0.001)、肿瘤最大直径(χ2=39.656,P<0.001)、癌结节(χ2=8.759,P<0.05)、神经侵犯(χ2=10.238,P<0.05)、淋巴结转移率(LNR)(χ2=5.880,P<0.05)、淋巴结检出数(Z=-5.019,P<0.001)、阳性淋巴结检出数(Z=-3.667,P<0.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MSI-H组患者CEA<4.7 ng/mL、右半结肠癌、低TNM分期、高T分期、低N分期、低分化、黏液成分、肿瘤直径≥4 cm、无癌结节、无神经侵犯、低LNR所占比例显著高于MSS/MSI-L组患者。MSI-H组淋巴结检出数显著多于MSS/MSI-L组,而阳性淋巴结检出数显著较少。结论MSI-H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较为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既有预后良好的,亦有预后不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将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多项临床因素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为进一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方向。 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病理证明的结直肠癌患者892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乙肝表面抗原、年龄、术前相关实验室检查、术后病理结果等),研究是否会影响肝转移的发生。 结果结直肠癌是否发生肝转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大小、病理组织类型、是否造口、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59,Z=-1.631,χ2=0.003,χ2=1.223,χ2=0.619,χ2=0.516,Z=-3.235,Z=-0.106,Z=-0.328;均P>0.05)。HBsAg阳性较阴性患者发生肝转移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9,P<0.05)。另外,肝转移与分化水平(χ2=14.165,P<0.01)、浸润程度(χ2=17.808,P<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数目(χ2=41.798,P<0.01)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乙肝病毒表面阳性患者肝转移发生低,而低分化、浸润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多者肝转移率高。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会降低肝转移的发生几率。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高、淋巴结转移数多,越容易发生肝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ATB1在直肠癌新辅助放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14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接受术前短程放疗,74例未接受术前放疗。采用组织芯片方法检测直肠癌组织(n=142)和正常黏膜组织(n=107)、术前活检癌组织(n=84)以及转移淋巴结(n=43)中SATB1表达情况,探讨SATB1表达对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ATB1表达与多个放疗相关因子的关系。 结果在未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中,SATB1在正需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肿瘤组织(χ2=5.396,P=0.032)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织(χ2=6.405,P=0.002)。在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中,SATB1表达与不良的OS(HR,0.516;P=0.039;95% CI:0.274~0.969)和DFS(HR,0.558;P=0.025;95% CI:0.335~0.930)相关。放疗可以降低直肠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在放疗的直肠癌肿瘤组织中SATB1表达与ATM和pRb2/p130表达负相关(χ2=5.427,P=0.032;χ2=4.610, P=0.047),而与Ki-67和TEM1表达正相关(χ2=4.339,P=0.037;χ2=7.376,P=0.014)。网络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证实了SATB1与这些蛋白的相互联系。 结论放疗能降低SATB1表达,后者可通过参与一些放疗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赋予接受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术(TST)对直肠内套叠造成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直肠内套叠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术(TST)组(n=100)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同时对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TST组与PPH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1%和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TST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PPH组(χ2=35.24,P<0.01);除术后6小时以外,TST组术后疼痛(χ224 h=5.71,χ248 h=5.38,χ272 h=7.73;P<0.05)、尿潴留(χ2=9.28,P<0.05)、出血(χ2=7.04,P<0.01)、肛门坠胀(χ2=23.86,P<0.01)、吻合口狭窄(χ2=23.46,P<0.01)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P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TST治疗直肠内套叠临床疗效显著,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艾瑞卡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并免疫细胞表面分子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巢式对照研究法,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起点,将接受放化疗+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病例作为阿帕替尼组35例,将与阿帕替尼组基线资料相匹配的接受放化疗+阿帕替尼+艾瑞卡的病例作为阿帕艾瑞组30例。观察阿帕替尼组和阿帕艾瑞组临床预后情况(总生存月数)及血清免疫指标(CD4+ T细胞、Treg细胞及表面分子CD39+、PD-1+)表达情况,并采用生存时间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39、PD-1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结果阿帕艾瑞组平均总生存时间(8.57±1.34)个月长于阿帕替尼组(6.70±0.54)个月,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阿帕艾瑞组的CD4+ CD39+、CD4+ PD-1+表达水平均下降,但阿帕艾瑞组的CD4+ CD39+、CD4+ PD-1+表达水平下降幅度高于阿帕替尼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阿帕艾瑞组的Treg+CD39+、Treg+PD-1+表达水平均下降,但阿帕艾瑞组的Treg+CD39+、Treg+PD-1+表达水平下降幅度高于阿帕替尼组(P<0.05)。CD39阳性表达病例的平均总生存时间(5.48±0.34)个月短于CD39阴性表达病例(9.61±1.28)个月(P<0.05)。PD-1阳性表达病例的平均总生存时间(5.44±0.28)个月短于PD-1阴性表达病例(9.89±1.19)个月(P<0.05)。 结论与阿帕替尼辅助放化疗方案比较,阿帕替尼联合艾瑞卡辅助放化疗可获取到更佳总生存时间收益,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相关细胞CD39、PD-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艾瑞卡的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 Treg)增殖的影响。 方法纳入60例NSCLC患者及20名健康人群,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核内CD4+CD25+FOXP3+Treg细胞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C细胞上清液中HIF-1α、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eg细胞上清液中VEGFR2、Nrp-1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VEGF对Treg细胞的趋化作用。 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对照相比,NSCLC组患者HIF-1α、VEGF、IL-10、TGF-β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e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NSCLC患者PBMC中Treg含量与PBMC细胞上清液中HIF-1α、IL-10、TGF-β、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r=0.74;r=0.73;r=0.68;r=0.58,P均<0.01),与IL-2表达呈负相关(r=-0.59,P<0.01)。NSCLC患者Treg细胞表面VEGFR2、Nrp-1受体表达增加(P<0.01);VEGF对Treg细胞有趋化作用,缺氧状态下趋化作用更为强(P<0.01)。 结论NSCLC微环境缺氧,HIF-1α表达上调,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VEGF增多,可通过招募和细胞转化促进Treg增多,其表面受体VEGFR2/Nrp-1表达上升,从而Treg细胞积聚活化,促进IL-2、IL-10、TGF-β细胞因子分泌,进而抑制效应细胞功能,肺癌细胞免疫逃逸,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诊断为结肠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共选取84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71.38岁,与同期75例中青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相关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计算。 结果8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患者临床表现以血便为主。直肠是最常见出血部位。病理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6.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是影响预后重要的独立因素。与中青年结肠癌患者(年龄<65岁)相比,肿瘤大体分型(χ2=10.652,P=0.005)、组织学类型(χ2=29.466,P<0.001)、分化程度(χ2=26.806,P=0.033)、淋巴结转移(χ2=6.963,P=0.031)、肿瘤浸润深度(χ2=7.983,P=0.018)、TNM分期(χ2=9.720,P=0.021)及远处转移方面(χ2=5.16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病程发展缓慢、肿瘤分化程度较高,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化疗是保护性因素,早期诊疗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