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泪小管修复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创伤所致泪小管断裂,我们采用直接寻找泪小管断端后吻合泪小管[1],或采用“Z”字形皮瓣法修复泪小管离断[2],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87年至1994年共收治50例(50眼)泪小管断裂,右眼22例,左眼28例,其中上泪小管断裂9例,下泪小管断裂41例,8例为陈旧性损伤,男38例,女12例,年龄2至48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铁丝划伤19例,刀割伤5例,石头击伤6例,拳击伤18例,牛角顶伤2例。手术方法:1.2%利多卡因行筛前神经及眼下神经阻滞麻醉,以棉签沾1%地卡因置于泪小点处,并用1%麻黄素及0.5%地卡因棉片真塞…  相似文献   

2.
泪囊瘘摘除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泪囊瘘摘除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瘘的效果。方法:24例(25眼)确诊为先天性泪囊瘘的儿童进行泪囊瘘摘除术,术后随访6-39月。结果:24例术后无一例出现泪溢症状,治愈率为100%。结论:先天性泪囊瘘可通过单纯泪囊瘘摘除术而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断裂泪小管内侧断端的位置规律,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以直径1mm硬麻外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结果118例中117例吻合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9.15%。结论伤后就诊时间长短及掌握泪小管内侧断端的位置规律,是影响泪小管吻合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成功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较为可靠的方法。但因术中术野小、出血较多,常影响手术的进行和疗效,因此力争一次手术成功至关重要。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就术中关键步骤的实施及术前术后的处理提出肤浅体会。一般资料:自1985-lopl年6年间我科共收治住院病人1876例,其中慢性泪囊炎110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ito例lpe眼。随访cd例,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其中好转1例,失败1例,治愈M例。体会:l、术前泪道探通问题:在诊治102例慢性泪囊炎时,发现同时存在下泪小管、泪总管部分阻塞3例,其中有1例合并泪囊疾管。问其病史均系经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吸收泪栓联合KTP激光治疗难治性泪小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采用KTP激光击通阻塞的泪小管后,植入可吸收泪栓于原阻塞部位。治疗13例(13眼),随访6月。结果 泪小管阻塞经过KTP激光联合可吸收泪栓治疗后均无溢泪症状,无泪溢,泪道冲洗通畅。13例(13眼)均治愈。结论 可吸收泪栓联合KTP激光是治疗泪小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显微泪小管插管吻合术治疗泪小管断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1995年10年间采用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离45例,经随访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5例均为外伤性下泪小管断离,其中男31例,女14例,右眼25例,左眼20例,年龄9~45岁,平均34岁。手术器械:(1)苏州产Yz~20型手术显微镜。(2)眼科显微手术器械。(3)硬膜外导管(粗0.7mm)及金属钢丝(直径0.2mm)。手术方法:冲洗泪道,确认下泪小管断离、消毒及麻醉同一般眼睑外伤,在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的2个断端,硬膜外导管内放金属钢丝支撑,由下泪小点…  相似文献   

7.
泪小管炎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小管炎在临床上较少见、较易误诊。自2003年5月至2006年9月,我院门诊诊治的5例泪小管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52岁。病史为2个月到1.5年。4例有在外院多次诊治的经历,其中2例被误诊为结膜炎(长期点眼药未愈)、1例被误诊为慢性泪囊炎,有1例曾在外院行泪小管切开术。5例均有结膜充血、以内眦为重,泪小点红肿(下4例、上1例),泪小管红肿明显3例,挤压泪小管处均有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管溢出。下泪小管炎4例,上泪小管炎1例。  相似文献   

8.
慢性泪囊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反复泪道冲洗或探通,常并发泪小管特别是下泪小管的狭窄或阻塞,对于这类患者单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常不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自1996年3月~2003年6月对11例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狭窄或阻塞的患者施行了泪鼻囊腔吻合联合上、下泪小管环管支撑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泪囊鼻腔吻合术120例临床分析和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泪囊炎,或合并泪小管阻塞及反复急性发作者120例,按本手术方案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结果慢性泪囊炎或合并泪小管阻塞的患者,如无泪囊萎缩和鼻粘膜萎缩,在急性炎症控制后,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82%的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结论本手术方案,可以解除绝大多数慢性泪囊炎或合并泪小管阻塞的溢泪症状和反复急性发作的痛苦,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泪小管断裂修复2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总结236例泪小管裂伤吻合手术的经验并探讨了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泪小管义管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236例泪小管裂伤行吻合术,总结了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的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泪小管义管的优缺点。结果 本组病例236例,吻合成功234例,成功率为99.15%。结论 按照正确的途径与方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是吻合成功的关键,选择恰当的支撑物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经泪囊切开逆行探通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评价泪小管断裂时经泪囊切开,逆行探查泪小管鼻侧断端吻合手术的疗效。方法 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93例(93眼),上下泪小管均断裂11例(11眼),先采用注气或注液法、直视法、试探法、探通法等均不奏效时,即改为泪囊切开法,经泪囊切开逆行探查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进而行泪小管吻合术。结果 104例均经3月至5年以上的随访,自觉不流泪,冲洗泪道通畅者96例(92.30%);自觉轻微流泪,冲洗泪道通而不畅者6例(5.77%);流泪,冲洗泪道不通者2例(1.93%)。结论 泪囊切开法找到泪小管断端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2.
泪湖泪囊处大隐静脉移植再造下泪小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5例眼外伤或其他病因所致陈旧性下泪小管阻塞,采用泪湖泪囊处移植大隐静脉再造下泪小管术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15例病人中有12例泪道通畅不流泪(占80%),2例流泪症状减轻(占13%),1例流泪症状仍明显(占7%)。结论:泪湖泪囊处移植大隐静脉再造下泪小管术适合治疗下泪小管陈旧性阻塞患者,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适合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86例105眼术中证实为小泪囊,常规作泪囊鼻腔吻合术,针对小泪囊的特点,手术技巧上围绕如何扩大吻合口为中心。结果 86例105眼100%近期手术成功。随访3—12月,2例2眼于术后4月泪道不通,远期成功率为98.10%。结论 小泪囊慢性泪囊炎及部分合并鼻腔疾病患者,并非完全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禁忌症。只要手术得当,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泪小管穿线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囊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泪囊囊肿是由于泪囊上下通道阻塞,泪囊内分泌物积聚而致。我们对12例施行了泪小管穿线与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泪囊囊肿,男3例,女9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5岁。发病时间最长13年,最短15天。12例均诉溢泪。在内眦泪囊部皮下均可触及具有弹性的囊样肿块,指压时泪小点无分泌物溢出。泪道探通,探针均在泪小管内受阻,不能进入泪囊触及骨壁。泪道冲洗不通,其中下冲下出,上冲上出8例,示上下泪小管阻塞;下冲上出4例,回流液无泪囊分泌物,示泪总小管阻塞。3例泪囊部皮肢接管,加压时有分泌物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泪囊鼻腔吻合术可行性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86例老年人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随访三个月。结果80例流脓溢泪症状消除,泪道冲洗通畅;6例有轻度溢泪,泪道冲洗通畅。结论老年人泪囊炎在控制全身疾病的前提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经泪囊逆行探通吻合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评价下泪小管断裂时经泪囊切开,逆行探查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吻合手术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105例(105眼),先采用直视法、试探法、注液法和上泪小管环钩法等均不奏效时,即改为泪囊切开,经泪囊逆行探查寻找鼻侧断端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后随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均经半年至5年以上的随访观察,获得解剖复位,自觉不流泪,冲洗通畅者102例(97.14%);冲洗不通者3例(2.86%)。结论:泪囊切开法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把握性大,继而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是疗效肯定可供选择或必须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泪囊鼻腔吻合术40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目前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恢复泪液导流功能的最有效的手段,现将1984~1997年收治的408例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984年1月~1997年10月,共行泪囊鼻腔吻合术408例,424眼。男148例,女260例,年龄14-82岁,平均45岁。慢性泪囊炎408眼,泪囊囊肿10眼,外伤性泪道阻塞6眼。手术方法:常规步骤略。造骨孔显露泪囊窝后,用弯蚊式钳在泪囊窝下方内侧骨壁薄弱处压一小孔,然后用咬骨错插入此小孔,咬切骨壁,造成一约15×15mm2骨孔。1987年以来,我们将泪囊鼻粘膜吻合口内登碘纺纱条,改为置明胶海棉1块,这种海根在鼻腔内…  相似文献   

18.
两种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组病例人25例25眼,其中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15例15眼,泪囊鼻腔吻合术10例10眼,随访6-20个月,并就手术创伤,术后导泪功能恢复情况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在恢复排泪功能方面效果相当,但要获得病人在心理,功能多方位的愈合,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较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损伤少,出血少,愈合快等优点,但能否完全取代泪囊鼻腔吻合术尚不能确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下泪小管堵塞的处理天津市塘沽医院眼科赵世来1978年以来笔者根据下泪小管阻塞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获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下泪小管堵塞病人(30只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57岁。病因:下泪小管外伤断裂或下...  相似文献   

20.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由于有某种因素,仍有失败病例。我院自1990年到今,采用环管支撑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56例病人,效果良好,现色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共56例,男14例,女4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4岁;发病时间最短12天,最长13年。术后随访32例,随访时间最短半年,最长4年。(二)手术方法1.术前准备和麻醉均同泪囊鼻腔吻合术。2.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眦韧带、泪前呢,分离泪囊南,造骨孔,制作粘膜辩,均同常规泪羹鼻腔吻合术。3.在上述手术基础上,用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