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瘦素与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肥胖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物瘦素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脑卒中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与脑卒中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类绝大多数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是否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但结果不一致,国内亦有相关报道,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震颤麻痹,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PD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死亡缺失,从而导致基底节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在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  相似文献   

3.
背景:Hedgehog蛋白为成形素蛋白,其相关信号通道参与胚胎发育和成体组织再生。 目的:对Hedgehog信号通道相关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0-12关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hedgehog信号通道,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信号调控”或“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cell proliferation,cell differentiation,signal pathway controll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关于Hedgehog信号通道对各种干细胞及成体器官作用内容的文章,初检到169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7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发育成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组织细胞是受到干细胞自身或外在的、近程或远程的信号调控的,其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信息传递在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edgehog 信号通路起到维持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之间的平衡,其能够调节相邻细胞之间的分子差异,对细胞分化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饮酒往往被认为排忧解悉的手段,酒精会造成人体许多脏器的功能失常,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然而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们表现多样化,我们近几年收治12例因长期饮酒或偶尔饮酒所致的短暂性或持续性的局灶性脑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行为导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10例,年龄础至68岁,平均50.2岁,饮酒时间10年一20年,平均14.5年,每口饮高度酒400g以上。一男孩12岁,一女孩14岁,均因参加喜庆宴席时饮高度酒约2()后发病。临床表现10例成人均为渐进性发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志缺失,情感淡漠,忽视必要的日…  相似文献   

5.
Caveolin是caveolae结构的重要组成蛋白,1953年Palada首先在电镜下发现了caveolae结构,并将之命名为Plasmalemmal vesicle。1955年,Yamada报道了相似的结果,并将之命名为caveolae。caveolae是细胞膜上特定的结构约50~100nm的微区域,呈烧瓶或希腊字母Ω状,主要由胆固醇、鞘磷脂、鞘糖脂、酰基鞘氨醇、糖基磷脂酰基醇(GPI)锚着蛋白和caveolin组成,可单独或成串出现,形成一个不被去垢剂溶解的区域。传统认为caveolae的主要作用介导细胞的内化和胞吞转化。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可参与酶促反应、激素及维生素的合成与转化,构成体内重要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发挥广泛的生理效应。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与微量元素不平衡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本文着重介绍微量元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仅70%,起效存在延迟效应,这些都是单胺假说无法解释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情感障碍及应激模型中存在神经可塑性改变,慢性应激可诱发或加重抑郁,损伤神经可塑性,而抗抑郁药物可产生相反的效应,增强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8.
基因系指携带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人类基因分布于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由1条双螺旋DNA分子构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四种核苷酸,并按照碱基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结合形成碱基对。人类共有约30亿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排列形成的基因数目为10万左右。  相似文献   

9.
癫痫与自杀     
癫痫人群自杀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认为许多因素可使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增加,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发病严重程度、发作类型和癫痫类型、抗癫痫药物、合并精神障碍、外科手术治疗、家族史等。目前在I临床上对于癫痫患者自杀行为及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及时发现患者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癫痫患者自杀率。  相似文献   

10.
与胚胎干细胞一样,成体干细胞也具有强大的分化可塑性,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或组织的潜能,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干细胞研究着手,重点讲述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兴起,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的根源;并分析胃部组织干细胞,试图寻找胃癌与胃部组织干细胞有着某种联系,分析胃癌可能也是一种干细胞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易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相混淆。遗传病系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发病,也可后天发病;而先天发病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遗传病常为1个家系中多人发病,呈家族性,但也可能1个家系中仅有1例患者,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其作用机制除调节血脂之外,更重要的是多重血管保护作用。在严格掌握剂量、适应证、禁忌证,并且在必要时定期随访和监测的情况下,他汀类药物的长期应用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应当在更大范围的人群中发挥其卒中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高。大多数研究资料均支持高血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卒中发病,加重卒中患者的病情,影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有关高血糖的危害,已有较多基础研究,但临床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就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胞内信号转导与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一个全球性的临床和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致残原因。目前,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其应用主要以单胺递质和受体假说为基础,这种机制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以脑的广泛神经细胞脱落、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gue,SP)沉积和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退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精神状态衰变,包括记忆、智力、定向、判断能力、情感障碍和行为失常甚至发生意识模糊等。AD严重地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老龄化社会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6.
bFGF与脑缺血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脑缺血损伤中,可营养神经元、胶质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抑制NMDA的信号传导,从而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谊  盛净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2):6357-6360
平滑肌祖细胞是一类能够表达平滑肌球蛋白重链的平滑肌样细胞,骨髓、外周血以及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胚胎干细胞都有可能分化成平滑肌祖细胞。在一般情况下,平滑肌祖细胞均处于静息状态,直到机体对损伤或疾病产生应答时才被动员。当血管损伤时,在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以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平滑肌祖细胞被动员并归巢于局部的损伤部位进而参与血管的重塑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来源不同的平滑肌祖细胞参与了血管重塑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一般认为平滑肌祖细胞参与新生内膜的形成因而加重了动脉的粥样硬化及在狭窄。但也有研究发现注射血管平滑肌祖细胞治疗后,损伤局部胶原及平滑肌细胞的含量增加,并且巨噬细胞的数量降低,同时平滑肌祖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均导致斑块的稳定性提高。与内皮祖细胞相比,平滑肌祖细胞的研究相对较少,平滑肌祖细胞是否能成为一种运用于血管性疾病的基因及细胞治疗的有效手段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8.
脑干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科自2002年以来对入院的31例脑干出血的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2002-01~2005—08共收治脑干出血病人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35~72岁,平均52岁,出血量3~15ml,平均8ml;桥脑出血28例,中脑出血3例,入院后按意识状态分级,浅昏迷4例,中度昏迷23例,重度昏迷4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通过搜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大量资料,进行调查了解,并对其诱发因素及行为特征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分析,提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家庭完整,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钠肽与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是近20 年间发现的一类多肽,目前发现的利钠肽有5 种类型,分别是ANP、BNP、CNP、DNP 和VNP,它们具有遗传上的同源性和相同的受体系统。利钠肽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利钠肽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利钠肽的抗炎和抗应激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