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1例.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回顾性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未发生子宫切除、输血以及死亡等情况.结论:加强产妇宫缩发理性产后出血,高度重视高危因素,并予以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有效保证产妇安全,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2.
胡敏  陈琳 《现代保健》2009,(24):68-6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愿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阴道分娩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38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总结对于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子宫按摩、缩宫素治疗与失血性休克等护理方式,本次38例患者产后出血症状均消除,患者顺利出院。结论:对阴道分娩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改善患者产后出血症状,降低缺血性休克、缺血死亡等事件的发生,保障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的护理措施,给予产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宫腔纱条填塞法等治疗和护理.结果 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患者,患者子宫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产后2 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护理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恢复情况,发生产后出血应首先确定病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早期对产妇进行按摩子宫等方法促进子宫恢复,避免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见原因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针对性预防相关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2011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5例因宫缩乏力(141例)和胎盘因素(64例)致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种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出血特征、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量多,药物治疗疗效差,输血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率高,子宫切除率高、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大、临床处理复杂;产前、术前重视需相关原因的预防,疤痕子宫者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多次刮宫史预防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9--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32例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使用欣母沛,观察疗效。结果欣母沛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较其他药物显著有效。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性乏力.产后出血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出血情况、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出血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改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9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的平均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宫缩乏力、盆腔粘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软产道裂伤发生率、胎盘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盆腔粘连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宫缩乏力、盆腔粘连,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康庆莉 《药物与人》2014,(8):176-176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6年9月-2014年4月产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组,采用改良子宫缝合术治疗;以2006年9月-2014年4月同科室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给予缩宫素、止血敏、出血部位"8"字缝合及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迟发型出血量、切除子宫及术后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子宫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且可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群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53-205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根据相关文献制定的可能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自编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32例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和同期在该院产科分娩的无产后出血的2 078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结果:母婴早接触吸吮是自然分娩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而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良产程干预和妊娠并发症是自然分娩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