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153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3.5年,肩关节功能优66例,良84例,差3例。提出术前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以及手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体位的护理、患肢的观察与护理及功能锻炼,对肩袖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31例肩袖损伤患者于关节镜下行单排铆钉固定修复术,术后均实施系统化无缝隙优质护理,护理重点为分阶段实施康复训炼,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避免关节粘连。结果 31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康复锻炼,术后3个月,患肩主动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体侧内旋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由术前(59.83±4.61)分提高到(90.03±3.17)分。随访6个月,28例患者无疼痛残留,3例残留轻度的疼痛。结论对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行系统的个体化、阶段性康复护理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肩袖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术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住院期间并发症。出院时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时到位、病房休养体验、康复指导准确有效、沟通交流以及管理规范性5个方面总评分为(94.4±4.0)分。随时间推移,103例患者VAS、ASES评分和肩关节前屈上举ROM、外展上举ROM及后伸ROM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功能康复与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肩袖损伤的诊断要点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治疗效果,验证MRI表现与术中所见的差异。方法102例肩袖损伤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采用肩关节外侧微创切口,切除喙肩韧带,肩峰成形,探查修整肩袖,褥式缝合冈上肌、冈下肌及肩胛下肌,术后外展石膏固定。结果102例均得到半年以上随访,采用UCLA评分系统评价,优44例,良56例,差2例,术后疼痛改善率98·04%,几乎所有患者对疼痛改善满意。结论手术微创切口治疗肩袖损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视野良好,术后功能好,疼痛消除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周萍  沈晓岚 《浙江创伤外科》2024,(1):196-197+200
目的 研究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快速功能康复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分析观察两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缓解用时、住院时长、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UCLA评分,观察组在术后6周(27.12±2.74 vs. 23.59±2.27)、术后6月(31.59±4.88 vs. 28.85±3.5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观察组在术后6周(3.47±0.83 vs. 3.89±1.02)、术后6月(1.09±0.92 vs. 1.35±0.63)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UCLA评分、VAS评分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在疼痛缓解用时(24.26±8.58 v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肩袖损伤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各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的基本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  相似文献   

7.
牛茹  那键 《护理学杂志》2016,(18):89-91
目的探究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干预8周及干预16周测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干预效应及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关节镜手术的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分阶段康复锻练,有助于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且能减轻患者的躯体痛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本组病人的观察,探讨对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部分肩袖断裂者采用保守疗法;完全断裂者采用手术或关节镜治疗。结果:肩袖损伤经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15%。结论:肩袖损伤应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肩袖损伤术后采用本体感觉训练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6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本体感觉训练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多巴胺(DA)、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肩袖损伤术后采用本体感觉训练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调节疼痛介质水平,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肩峰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12采用关节镜肩峰下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的28例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3例出现关节僵硬,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ASES评分、Constant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镜下肩峰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简单有效,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