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对急性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抢救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2~74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无外伤史8例,重度颅脑损伤20例,经头颅CT检查,一侧额颞叶脑挫伤硬膜下血肿7例,额颞部硬膜下血肿伴硬膜外血肿5例,额颞叶硬膜外血肿伴脑内血肿8例,双侧额颞叶血肿8例,合并颅内骨折6例,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1月~1997年1月,我们对38例保守治疗的急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了动态头颅CT扫描,目的了解颅内血肿的自发吸收过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现就颅内血肿自发吸收的规律进行探讨,明确急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的适应证。三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72岁,平均25.33岁。住院时间最短14天,最长42天,平均2555天。外伤性颅内血肿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6例。1.2入院时头颅CT扫描: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内血肿15例(其中6例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多发血肿3例,血肿量wt3oml28例,30~4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颅内损伤的CT表现及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变化。方法分析 15 2例急性颅内损伤的CT影像。结果本组颅内血肿 10 0例 ,外伤后 5 -72h内复查CT发现血肿明显增大者 2 5例 ,外伤 72h— 7dCT示血肿明显增大者 3例。脑挫裂伤 76例 (包括脑内血肿 30例 ) ,其中对冲伤 17例。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6 1例 ,其中脑沟内高密度影 49例。本组合并颅骨骨折75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于外伤后 7d内有逐渐增大可能 ,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部分为对冲伤所致。脑沟内高密度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CT征象。大脑中线旁脑沟内高密度 ,是鉴别该处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硬膜外血肿常合并相邻部位的颅骨骨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18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颅内血肿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因外伤致颅内血肿118例患者,男76例,女42例,年龄3个月~81岁。外伤距CT检查时间30分钟~7个月,硬膜下血肿47例,硬膜外血肿25例,脑内血肿42例,单纯性脑室内出血4例。本组病例采用2060Q型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查。矩阵512×512。扫描方法10mm层厚、层距自0M线依次向上扫描9~10层。强化扫描用60%泛影葡胺100ml.静脉推注后即行CT检查。结果硬膜下血肿多位于额损区。硬膜外血肿多位于额额顶区。常多累及2个相邻区。脑室内出血均位于侧脑室。…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通过对12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8例中,男98例,女3O例;年龄4~26岁,平均37.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6例,打击伤14例,摔伤10例,其它伤18例。血肿类型:单纯硬膜外血肿24例(18.8%),硬膜外血肿加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11例(86%),单纯硬膜下血肿14例(10.9%),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58例(45.3%),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7例(13.3%),脑内血肿伴脑室内出血4例(3.l%)。GCS计分:3~5分78例,死亡64例;6~8分50例,死亡19例。瞳孔改变:本组病人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者52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0年7月~1995年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193例,其中发并发ARDS23例,发生率11.9%,现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7~72岁,平均36.5岁。经手术或CT检查,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4例,混合性血肿7例,广泛脑挫伤4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各4例。创伤至入院时间l~42h,平均6h。全部病例均予入院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BGM1312型血气分析仪测定)及动态血氧监测,并诊断为ARDS。重型颅脑损伤人院时GCS<8分;ARDS诊断标准符合1988年广州座谈会修订标准。本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4—02/2007—02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中采用自体颞肌筋膜或骨膜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11例,年龄19~64(39.4±12.4)岁。其中车祸致伤56例,殴斗致伤3例,坠落致伤3例。术前意识状态(按GCS评分):3~4分3例,5~6分2例,7~8分57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8例,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8例,弥漫性脑组织挫裂伤合并脑肿胀6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10例。损伤及病变部位:额颞23例,额部15例,颢部14例,顶部8例,枕部2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气脑CT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外伤性气脑又称外伤性气颅,是由于颅骨骨折伴硬膜撕裂所致的颅内积气,临床上较少见。现从所见21例,报告其不同类型的CT 改变如下:一、临床资料分析(一)、硬膜外血肿内伴积气本组5例。其中左颞枕部硬膜外血肿伴积气1例,左枕顶部1例,右顶部2例,左额部1例。此种积气量甚微,多在高密度的硬膜外血肿较高层面,靠颅骨内板缘漂浮着1~3个圆形的直径为0.1~0.3cm 的低密度影,如油花状。CT 值在(?)90Hu~(?)200Hu(图1)。  相似文献   

9.
我院颅脑外科1993年1月~1997年9月共行急诊开颅手术抢救外伤性及自发性颅内血肿伴急性脑疝病人42例。本文回顾手术时间、抢救措施对病人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提高抢救效果,降低残死率的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2~76岁,平均39.9岁,其中20~50岁27例,占64%。病因;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自发性脑内血肿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5例,脑血管畸形出血2例)。血肿类型:硬膜外9例,硬膜下20例,脑内8例(其中4例破入脑室),多发性血肿5例(包括幕上伴幕下血肿2例)。术前瞳孔改变:一侧瞳孔散大26例,双侧…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5-06/2007-06对82例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共82例,其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12~78岁,平均41岁。入选条件:(1)有明确颅脑外伤史。(2)入院时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显示颅内血肿量,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不考虑手术者。(3)格托斯哥评分(GCSS)≥6分。车祸伤47例,高处坠落12例,暴力击伤23例。脑挫伤20例,颅骨骨折1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16例,脑内血肿1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颅内穿刺行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总结了67例颅内血肿(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行CT引导下穿刺清除术。结果本组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抽吸术后,病死率明显降低(8.9%),生存率(9I.1%)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其疗效高于其他疗法。结论(1)CT不仅在颅内血肿的诊断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颅内血肿穿刺定位定向上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2)尿激酶对清除颅内残存血肿,解除梗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4年8月~1997年8月我院收治52例经CT和手术证实有脑肿胀的脑外伤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2例,女10例。年龄5~60岁,平均32.8岁。1.2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3例,砸击伤8例,坠落伤7例,锐器伤3例,枪伤1例。1.3CT所见47例术前CT检查,均有较大范围的脑水肿。其中8例可见双侧大脑半球呈弥漫性脑肿胀;23例见单侧脑水肿并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其中4例可见有脑室出血;6例有脑内血肿并脑挫裂伤;3例为单纯硬膜外血肿;2例开放性并碎骨片嵌入伴局部颅内血肿;5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4临床表现1.4.1意识变化52例入院时…  相似文献   

13.
微创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伯安  宋华兴 《临床荟萃》2002,17(5):307-308
颅内血肿传统的外科治疗是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微创手术是指最小程度的手术副损伤 ,最大程度地解除患者的病变 ,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微创手术”将是 2 1世纪的中国神经外科学发展的方向 [1 ]。我科自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采用 CT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各种颅内血肿 14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本组 14例颅内血肿均经头颅 CT确诊 ,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85岁 ,平均 5 7.5岁。出血量 30~110 ml,急性硬膜外血肿 3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2例 ,外伤…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共127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0例,女37例,年龄60~81(平均70.05)岁。车祸保守38例,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休克的表现。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程度≤9分,中心静脉压低于正常水平。其中单侧瞳孔散大45例,双侧瞳孔散大12例,瞳孔正常38例,低血压休克32例。颅脑CT检查:其中硬膜下血肿51例,硬膜外血肿58例,颅内血肿18例。  相似文献   

15.
小脑幕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幕、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幕、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特征。结果:12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7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下血肿5例,CT表现为小脑幕区的片状或扇形影2例、新月状高密度影1例;对称或不对称的U或Y形高密度灶2例,本组中误诊5例,其中3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误诊为正常大脑镰钙化。结论:小脑幕、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多平面重建及复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50%~80%。Chokroverty于1968年报道了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退;国内2000年娄晓辉等报报道了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退。近年来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退的病例报道明显增多,这主要与CT的普及以及对伤者的早期动态CT检查和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严密监护下非手术治疗取得成功有关。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7年8月共发现急性硬膜下血肿自然快速消退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5例急性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的CT、MRI资料。结果血肿分布在颈1~5段、颈2~4段、颈2~5段、颈4~7段、颈4~胸1段各1例,CT表现为矢状面呈长梭形,上下端逐渐变尖,横断面上呈新月形或半月形。上颈段部分病灶呈明显均匀高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改变,2例增强扫描病例中l例病变内见多发斑片状轻-中度强化。1例边缘环状轻度强化。中度受压1例,重度受压4例。MRI信号:5例均呈长T1短T2信号,均未见流空血管影。结论 MRI对本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应成该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8.
20 0 0~ 2 0 0 2年 ,我院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病人 4 5例 ,死残率显著降低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 4 5例 ,男 31例 ,女 14例 ,年龄 7~ 81岁。脑外伤 18例 ,脑血管意外 2 7例。其中急性硬膜外、下血肿、脑实质出血 5例 ,出血量 (35± 10 )ml,慢性硬膜下血肿 13例 ,出血量 (48±14)ml,高血压脑出血 2 4例 ,出血量 (5 6± 2 2 )ml,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3例 ,出血量(2 9± 19)ml。1.2 手术方法。本文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1] ,以及CT引导…  相似文献   

19.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较为常见,约占成人脑外伤的12.41%。1990~1995年,我院共收治12岁以下重型脑外伤30例,诊治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3例,女7例;年龄1-12岁。跌伤18例,车祸7例,坠落伤3例,砍伤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7例(90%),开放性颅脑损伤3例(10%);并发颅内血肿27例,其中硬膜外肿10例,硬膜下血肿9例,复合性血肿3例;血肿量20~80ml;脑挫裂伤5例,血肿发生在外力作用部位28例,仅有2例为枕部或颞部着力导致对冲性额颞硬膜下血肿或颅内血肿。按Glasgow昏迷分级标准,对30例脑外伤在1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的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往往伤情比较严重,死亡率较高。本文对88例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现就其特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8例,其中男66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6.5岁,占同期收治的全部颅脑损伤患者的8.8%。全部患者均经CT扫描检查确诊。其中颅内血肿68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0例,原发性脑干伤8例,硬膜下积液2例。合并伤36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6例,跌伤29例,打击伤13例。1.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86例(97.7%),瞳孔变化66例(75.0%),呕吐87例(98.9%),偏瘫44例(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