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44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2例。心理护理组在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及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儿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的依从性和对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态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顺利的完成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减少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危重期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何丽华,王桂娟部分白血病患儿虽经系统联合化疗,但由于种种原因缓解一段后最终进人危重期,重症室,此时绝大多数患儿和家长都处于绝望的心理状态,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均带来困难,如何对这种心...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白血病与输血白血病是一类起源干细胞(或淋巴组织)的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克隆恶性增殖,并浸润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并且随着白血病患儿大剂量的化疗和干细胞移植,经常需要输血。因此,对白血病患儿的成分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输血与肿瘤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输血技术在小儿白血病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5年无病存活率显著提高,化疗强度越来越大,骨髓抑制也加重,对支持治疗的依赖性增加。尤其是输血支持,是患儿获得缓解或延长生命的重要保证。因此,应正确掌握输血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罗伊适应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大剂量化疗期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白血病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实施整体护理。寻找大剂量化疗期间的常见刺激源,并采取护理措施,以控制刺激强度,增强患儿适应性。结果观察组焦虑分值为32.02±4.58,对照组焦虑分值为46.02±11.28,对照组焦虑分值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患儿在大剂量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出血症状、感染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能使患儿维持更好的状态并减轻大剂量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护理工作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白血病患者护理主要强调预防感染、口腔清洁、出血、输血、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护理的目标应在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6例急性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出现卷发,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初步分析其原因。方法2001年4月~2004年4月,对6例急性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出现卷发患儿进行家族调查及家谱分析,对患儿白血病类型、化疗药种类、接受化疗的时间进行总结。结果6例急性血液病肿瘤患儿均无家族遗传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共同接受的化疗药物为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剂量为800mg/m^2。结论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可以引起卷发,可能与大剂量CTX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前,化疗对恶性肿瘤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是给药的主要途径。化疗药物毒性一般都很强。在化疗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局部皮肤反应,化疗药物外渗,如处理不当,将导致局部皮肤受损,不但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痛苦,也给治疗和护理工作造成很多不便,因此,护士对患儿行化疗时,从各个方面如何防止药物外渗是很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艳  杨尧 《中国小儿血液》2004,9(5):230-230,238
目前由于强有力的联合化疗应用于临床,以及综合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白血病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已得到大大提高。为确保化疗能顺利进行,积极防治其合并症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白血病众多的并发症中静脉栓塞所见报道不多,我院近期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联合化疗的进展,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人数增多,化疗的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生长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联合化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激素的影响如何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急性白血病患儿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卞~13岁,中位数6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联合化疗根据细胞类型决定联合化疗方案(急淋应用DOAP方案,急非淋用HOAP方案)。对照组15例,为非颅内疾病患儿,年龄2~12岁,中位数712岁,其中男性9例,女6…  相似文献   

11.
改良四唑盐法快速检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白血病患儿实施个体化治疗,用四唑盐法测定了2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确定了不同化疗药物药敏阈值,计算了联合化疗方案综合杀伤率,并确定了联合化疗时体内外疗效评定标准。23例白血病患儿药敏评定结果:药敏总符合率为91.3%,阳性符合率为94.7%,阴性符合率为75.0%,体内、外疗效有较好的一致性(r=0.7,P<0.05)。结果表明,改良四唑盐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长期静脉穿刺输药给患儿带来了不便和痛苦。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在国外已经普遍运用于肿瘤患儿的化疗[1] ,但在国内肿瘤患儿中未见报道。我院近1年来为 16例肿瘤患儿采用经颈内、颈外静脉置管 ,皮下埋入化疗泵 ,术后进行灌注化疗药物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共为 16例恶性肿瘤患儿安置化疗泵。其中女 12例 ,男 4例。年龄 1~12岁。病种 :神经母细胞瘤 6例 ,卵黄囊瘤 4例 ,白血病 3例 ,肾母细胞瘤 2例 ,淋巴瘤 1例。经颈内或颈外静脉置管于上腔静脉 ,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让护士增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知识,能敏锐观察到患儿的病情变化环节,及时救治,安全护理,预防差错,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健康。方法描述患儿的病临床症状、体征,介绍一般护理与特殊治疗过程的护理,用一些关键性化验指标提示、提醒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预防措施,强调个人卫生及心理护理和亲属的陪护,注意营养及无菌概念,预防院内感染。结果患儿在住院期间身心快乐,得到优质护理,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有效地配合医生治疗,促使疾病好转。结论护士通过有计划,系统地配合医生治疗,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了医疗护理的安全,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中生长激素的活动值刘霞,许启芹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17例配对初治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中生长激素活动值水平。全部病例均按1987年全国小儿白血病会议所制定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7例为急淋,10例急非淋。于治疗前及第1次达完全...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和淋巴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肿瘤,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逐步完善和普遍应用,缓解率和长期存活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上抗肿瘤化疗药物、激素广泛应用,继发院内感染成为血液肿瘤常见和严重并发症之一。探讨儿童血液肿瘤院内感染的病原体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对指导用药,控制感染,挽救患儿生命,提高长期存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肿瘤患儿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八一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护理的10例肿瘤患儿应用TIVAP的使用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中,10例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应用TIVAP无外渗、外漏现象,无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肿瘤患儿化疗过程中应用TIVAP解决了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减轻了化疗对肿瘤患儿外周血管的损害,同时导管相关感染机率降低,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肿瘤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 ia,ALL)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ia,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结果VEGR、Fl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AML组中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同时VEGF、KDR在儿童ALL中化疗后有明显的降低,但Flt-1无明显改变;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①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表达比ALL高。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同时说明ALL与AML可能具有不同的血管新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是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外白血病和全身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也引起了较多严重的并发症。HD—MTX化疗后除骨髓抑制外,最大的副作用是黏膜损伤,出现口腔黏膜感染,影响进食和服药,进而影响肿瘤治疗效果。通过对23例应用HD—MTX化疗患儿采用不同口腔护理液,观察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效化疗使急性白血病患儿生存率明显改善,但化疗或缓解期内并发感染已渐突出,直接影响病程进展和预后,为此,本文总结了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以提高对感染的认识和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恩丹西酮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67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化疗剂量的提高,其缓解率及治愈率越来越高,但化疗引起不良反应也非常严重。2000年1月~2002年5月我院应用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宁波市天衡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990512)治疗67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