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全部P-QRS-T电交替及单纯性P波电交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电交替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图表现,其中单纯性 P 波电交替更属罕见。我们曾发现一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阵发室上速)伴有全部 P—QRS—T 电交替,转复后又出现单纯性 P 波电交替,报告如下。张×,女,52岁。有发作性心动过速史3  相似文献   

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阵发的快速而整齐的心律,简称“室上速”,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笔者近年来针刺内关穴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多年来我院收治的室上速患者147例的相关资料。结果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心律平、异搏定转复率较高,且副作用低。结论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平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缓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是一种至少连续3次心搏以上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其频率在60~150次/min之间,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此种心律失常并不少见,我院1983年引进美国zmc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仪以来,在监测的1536例病人中,其中283例出现缓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占5.4%,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7岁。因“前列腺肥大伴急性尿潴留”入院行手术治疗。既往无室上性心动过速(下称室上速)发作病史。入院后检查心电图发现为“预激综合征(A型)”。手术后第五天,患者室上速发作,心率达240次,立即刺激迷走神经无效而给予药物治疗。在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6.
杨志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91-2892
1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药物较多,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药物。依据室上速不同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检查,分为下列7种类型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近十余年来很多学者指出给予血管加压药物可以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医师已经观察到快速的心动过速和频繁的期前收缩时常发生心绞痛,尤其是患者已存有冠状动脉狭窄者,常发生心电图及心肌病理上典型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改变。在动物试验上(狗),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45%,在室性可减少  相似文献   

8.
程军  刘少忠  徐晓东  朱永新  方洁  魏婕  王丽华  张芸 《安徽医药》2010,14(10):1203-120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dal supraventricu lar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心电图大多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室上速多由折返引起,折返可发生于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等处[1,2]。大多数患者能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即利用隐匿性房室旁道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3,4]。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1994年3月~1999年5月我院住院及急诊患者,根据病史、体检及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上速,经机械性刺激迷走神经无效者为入选对象。凡有下列情况者剔除:未控制的心  相似文献   

10.
刘万合 《河北医药》2002,24(6):470-471
目的:提高食管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方法:对主为一过性心悸的病人,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记录到适于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的病征(室上性心动过速、间发预激综合征、长短P-R间期交替出现)时,根据诱发室上速的易难程度,分别给予常规食管心房调搏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84例因心悸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人,检出适于食管心房调搏术的心律失常36例行食管心房调搏术,其中短阵室上速29例,间发预激综合征4例,长短P-R间期交替出现3例。常规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室上速25例;另11例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有7例室上速诱发成功,余4例给予心内电生理检查室上速诱发成功。结论:(1)采取症状(心悸)→动态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方法,能提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此法优于我们以往采取的症状→食管心房调搏术的简单步骤。(2)异丙肾上腺素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室上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出现巨大T波深倒,临床上并不常见,易误诊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梗塞。最近认识到这种心电图改变并非心肌缺血造成,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现报道1例。患者,另,48岁,5年前查体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相似文献   

12.
原红 《江苏医药》2006,32(9):835-835
经导管射频?肖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为当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新的方法,近几年被临床推广应用。200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经静脉注射腺苷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且体表心电图提示室上速的病人2 2例 ,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 ,依次予腺苷 3,6 ,12 ,18mg ,直至室上速终止。所有病例在完成研究后 1wk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排除 2例非阵发性室上速的病人。结果 :腺苷递增给药 3,6 ,12 ,18mg中 ,累积成功率分别达 2 5 % ,6 5 % ,85 % ,95 %。副作用发生率累计达 30 % ,多不严重 ,为一过性 ,在停止给药后 2min内消失。结论 :腺苷经静脉序贯冲击给药可快速有效地终止阵发性室上速。该药重复性好。副作用常见 ,但多为一过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治疗方法较多。我们自1995年以来使用三磷酸腺苷(ATP)转复室上速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例1男,51岁。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年,于1984年12月7日住院。发作间歇期心率70次/分左右,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常规心电图无异常。食道调搏能诱发和终止室上速,终止发作后SART1.16秒。室上速发作时R-P′140ms,提示有隐匿性旁路参于折返回路。为防止室上速发作于1984年12月12日开始乙胺碘呋酮治疗,0.2gl 日3次,2天后患者突感胸闷、心悸,当时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节律P 波频率  相似文献   

16.
异搏定致心原性休克1例报告三明钢铁厂医院张善明异搏定致窦房结功能抑制,临床上曾见报告。本院近期发生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9岁。因预激综合征(A型)、阵发性室上速多次住院治疗。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予以心得安10mg,每日3次,当晚加用心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总结我科1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①新生儿由于心脏发育不成熟,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发生心律失常。②新生儿室上速发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原发病掩盖。③新生儿室上速确诊后必须紧急处理,如未能及时纠正可发生心力衰竭及死亡,多数室上速随着生后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断成熟,以及原发病的治愈而自动好转至消失,但也有一些病例反复发作。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为心动过速突发突止。新生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确诊后必须紧急处理,如未能及时纠正可发生心力衰竭及死亡。本病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对10例心电图拟诊为左侧隐匿性预激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并给予射频电流消融治疗,经1.5个月~6个月随访,室上速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东柏 《河北医药》2007,29(3):255-25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科常见的心律失常,简称室上速,是指室上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上部位的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Valsava法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7例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实施Valsava法并观察记录.结果 97例中有15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显效率15.4%.结论 Valsava法在终止阵发性室上速时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方法,尤其适合在院外自救中最先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