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标志,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分期和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且存在取样变异性。因此,临床仍需无创检查技术来评估肝纤维化。DWI及其衍生序列近年来已用于定量评估肝纤维化,通过无创测量受胶原纤维限制水分子的运动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就肝纤维化的DWI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杨卫  金红花 《西南军医》2016,(2):139-14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2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根据肝脏穿刺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S1期(n=15例)、S2期(n=16例)、S3期(n=16例)、S4期(n=15例),同期选择23例未发生肝纤维化的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平扫及DWI检查,比较各组不同b值时ADC值,分析ADC值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b值为100s/mm2、200s/mm2、400s/mm2时各组ADC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值为600s/mm2、800s/mm2时,肝纤维化组S3及S4期ADC值明显低于S0、S1及S2期(P<0.05);b值为100s/mm2、200s/mm2、400s/mm2时,不同分期ADC值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值为600s/mm2、800s/mm2时,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有负相关性(P<0.05),b值为800s/mm2时,相关性最明显。结论 DWI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当b值为800s/mm2时,各肝纤维化分期的ADC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和分解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各类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渐进发展的必经的特征性病理过程。因肝纤维化是唯一可逆的过程,如何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效地阻断或干预肝纤维化的进程,正是当今研究的难点。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是能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技术,应用DWI对肝脏病变分析也是目前影像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氢质子波谱分析(1 H-MRS)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腹腔注射CCl4溶液法诱导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DWI和1 H-MRS检查。DWI使用SE-EPI序列(b1=0s/mm2,b2=600s/mm2),1 H-MRS使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PRESS)序列(TR 1500ms,TE 35ms),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胆碱(Cho)和脂质(lipid)波峰下面积的比值(Cho/lipid)。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兔划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轻度-中度纤维化组(S1-S2)和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组(S3-S4),比较不同组间ADC值和Cho/lipid变化规律。结果: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降低(P<0.01),Cho/lipid依次升高(P<0.05);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组与另两组ADC值及Cho/lipi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WI和1 H-MRS具备一定的定量肝纤维化及检测重度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是逐渐发展的病理过程,其中肝纤维化是唯一可逆性阶段。有关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当今临床及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近年开发并趋向成熟的功能成像技术,尤其对肝纤维化有望成为其早期诊断无创而有效的手段。现就DWI的成像方法及其对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分期等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是逐渐发展的病理过程,其中肝纤维化是唯一可逆性阶段。有关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当今临床及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近年开发并趋向成熟的功能成像技术,尤其对肝纤维化有望成为其早期诊断无创而有效的手段。现就DWI的成像方法及其对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分期等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肝纤四项对肝纤维化评价的准确性.方法 将弥漫性肝病行腹部MRI检查(包括DWI)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分级,将患者分为G0S0期、G1(S1~S2)期、G2(S1~S3)期、G3(S2~S4)期和G4S4期,分析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600 s/mm2和800 s/mm2时,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连蛋白(LN)的变化,结合ADC值进行分析.结果 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降低;随ADC值的变化,血清肝纤四项指标水平也呈现不同的变化.结论 ADC值联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能够准确评估肝纤维化分期.  相似文献   

8.
ADC值在星形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近似弥散系数(ADC)在鉴别星形细胞肿瘤、瘤周水肿及正常组织中的作用 ,以及对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采用GE1.5T超导MR成像系统 ,对17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13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常规MRI及EPI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敏感系数(b值) :b=0s/mm2 及b=1000s/mm2,测量了病变感兴趣区的ADC值。结果 :肿瘤组织的ADC值(1.23±0.52mm2/s)及瘤周水肿(1.40±0.40mm2/s)与正常组织(0.76±0.09mm2/s)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而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与3~4级星形细胞肿瘤之间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C值有助于鉴别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 ,但不能用于鉴别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 ,对于单个病例ADC值有部分重叠。结合常规MRI则ADC值在星形细胞肿瘤良、恶性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除常规MR I检查外,还做了DW I扫描,着重对肿瘤瘤体及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低级星形细胞瘤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高于高级星形细胞瘤(P<0.01),且前者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也高于后者(P<0.05);星形细胞瘤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与肿瘤的恶性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45和-0.648,P值均<0.01);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也与肿瘤的恶性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7和-0.477,P值均<0.05)。结论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DWI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肝纤维化患者(观察组)及16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DWI(b=0、600s/mm 2)扫描,并测量ADC值;2组同时行ARFI检查,检测指标为低频剪切波传播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分析并对比不同组间ADC值和SWV的变化规律。结果SWV波速随肝脏纤维化分期(从S0~S4期)升高而递增,而ADC值则呈降低趋势(P<0.05)。肝纤维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纤维化定量中,ARFI和DWI均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在诊断肝纤维化敏感度方面,ARFI高于DWI;而在特异度方面,DWI优于ARFI,两者皆可检测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肝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和磁共振T2WI肝脏信号强度指标(SII)在大鼠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4只大鼠分为四氯化碳诱导2 ~12周的肝纤维化组(n=37)和对照组(n=7).利用专用软件(FireVoxel)对全肝ADC值进行直方图分析,计算ADC值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中位数、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不同b值的MRI弥散加权成像特性,提高病变检出率和图像质量。方法:对连续的MRI平扫和增强明确诊断的1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弥散加权成像b值分别为0s/mm2,100s/mm2和700s/mm2时的特征。结果:MRI平扫和增强分别显示34个(87%)和29个(74%)病变;在弥散加权成像中,b为0s/mm2时显示21个(54%),小的病变与血管和胆管易混淆;b为100s/mm2时显示39个(100%),病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b为700s/mm2时显示33个(85%)。正常肝组织的信噪比以b值为100s/mm2最高(19.15±0.85);病变的信噪比以b值为0s/mm2时最高(12.89±0.96);病变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对比度以b为700s/mm2时最低(0.37±0.02)。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进一步提高了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以b值为100s/mm2时,病变检出率和图像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T1值、T2值、ADC值对肝脏纤维化病理评分分级纤维化分期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大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和肝脏纤维化模型组(13只),分别对其进行常规MR扫描,测量肝脏组织T1值和T2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MR-DWI),测量肝脏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取肝脏组织标本做常规HE染色和网状纤维染色(Gomoris法),以病理组织学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诊断结果为标准,研究分析T1值、T2值和ADC值在肝脏纤维化不同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的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学相关分析法研究T1值、T2值和ADC值在与病理积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诊断结果之问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单相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磁共振成像T1值、T2值、ADC值测量结果在对照组和不同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的差异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脏纤维化模型组中T1值和T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肝脏纤维化模型组中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增加降低越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2值与病理积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诊断结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ADC值与病理积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诊断结果之间表现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在肝脏发生纤维化时,定量检测磁共振成像中的T1值、T2值和ADC值,能够评估肝脏纤维化病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作为非损伤性检查方法的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临床肝脏纤维化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14.
孙伟  王琨  周令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846-1849
目的:初步探讨背景抑制弥散成像(DWIBS)技术对肝占位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患者的46个肝占位性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细胞癌10例13灶,肝转移瘤7例14灶,肝血管瘤4例7灶,肝囊肿7例12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s/mm2),测量各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比较,通过背景抑制的WDI经MIP重建及黑白反转技术制作局部类PET图像,观察病灶显示效果。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肝内良性病变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病变,以1.6×10-3 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界限,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的ADC值呈递增趋势;局部类PET图像,28例46个肝占位性病灶均显示清晰。结论:背景抑制弥散成像并测量病灶的ADC值对肝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解天梅  马志显  高慧  邓亚 《人民军医》2020,63(4):371-374
目的:比较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的乙型肝炎50例作为观察组,参照2000年国际慢性肝纤维化分级标准,以病理学分期为"金标准",分为S1期组21例、S2期组9例、S3期组15例和S4期组5例;另选择同期无肝纤维化、健康志愿者16例作为对照组,即S0期组。各组均行DWI检查,扩散敏感梯度场参数(b)值设置为0 s/mm2、600 s/mm2,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同时行ARFI检查,检测指标为低频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分析比较各组间ADC值和SWV值的变化规律,以及ADC值和SWV值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肝纤维化S1-S4期组ADC值逐渐降低(P<0.01),相邻各组ADC值两两比较,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S0期组ADC值非常显著高于肝纤维化S3期组、S4期组(P<0.01),但显著低于肝纤维化S1期组(P<0.05),与肝纤维化S2期组相近(P>0.05)。S0期组、肝纤维化S1-S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ADC值、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1例慢性肝病患者磁共振ADC值和肝纤维化血清学4项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并与肝穿刺的病理纤维化分期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400 s/mm2时,S0~1期、S2~3期及S4期ADC值分别为(1661.5±94.4)、(1522.7±83.4)、(1408.3±110.3)×10-6 mm2/s;b=600 s/mm2时3组ADC值为(1448.3±75.1)、(1349.7±55.9)、(1222.6±79.9) ×10-6mm2/s;b=800 s/mm2时3组ADC值为(1361.4±48.1)、(1285.0±46.5)、(1214.3±50.2)×10-6mm2/s.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ADC值递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以b=600 s/mm2时相关关系最密切(r=-0.786).肝纤维化血清学4项指标与ADC值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结论 ADC值可以定量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与血清学指标共同反映肝纤维化的特征性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脓肿患者高场强MRI资料。结果 21例中,手术发现30个脓肿形成,MRI术前提示脑脓肿者19例(28个脓肿),敏感性为93.3%;在T1WI序列,22个脓肿壁呈稍高或等信号,6个脓肿壁呈稍低信号;在T2WI序列,24个脓肿壁呈稍低信号,4个脓肿壁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20个脓肿壁呈完整环形强化,5个呈花瓣样或分隔样强化,3个呈不规则强化;25个脓腔呈较均匀液性信号;20个脓肿周围见大片水肿带,有明显占位效应。结论高场强磁共振能清晰显示脓肿壁的形态及信号特点、脓腔内情况、脓肿周围结构关系,特别是脓肿壁的平扫及强化有一定特征性,对脑脓肿的诊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脏DWI及体表内不相干运动(IVIM)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的不同分期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同期招募的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计算单指数模型的参数表观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根据食管癌放化疗前后磁共振扫描结果,结合临床疗效评估,对食管癌原发灶进行疗效判定,并结合原有CT及造影的评价标准,验证磁共振在食管癌放化疗近期疗效评价的可靠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83例食管癌患者,处方剂量50~64 Gy,中位剂量60 Gy,单次1.8~2.0 Gy,其中34例接受了FP或TP方案的同期化疗,放疗前后均行食管钡餐造影、胸及上腹C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依据1989版和2013版食管癌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同时依据患者疗末病变区域DWI高信号表达情况进行疗效界定和亚组分析。结果 依据1989版及2013版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全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分别为:45例(54.2%)和38例(45.8%);35例(42.2%)和48例(57.8%)。两种评价标准中完全缓解组1~5年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好于部分缓解组。治疗后病变区域DWI高信号完全消失者48例(将其界定为完全缓解),呈稍高信号表达者25例、高信号表达者10例(部分缓解),前者1~5年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好于后者(χ2=6.125、11.652,P<0.05)。与2013版近期疗效评价标准相比,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478)。依据钡餐造影、CT扫描、DWI检查综合评价,3项均达完全缓解标准者25例,部分缓解为58例,前者1~5年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后者(χ2=5.559、10.014,P<0.05)。结论 基于钡餐造影和CT扫描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可较好地提示食管肿瘤局部控制情况;DWI可为食管癌治疗反应评价提供直观、量化的参考信息,疗末食管病变局部仍有高信号表达预示极高的复发风险。用3种影像学技术综合评价疗效更全面、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0.
【摘要】T1rho弛豫时间是旋转坐标中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决定了自旋锁定脉冲场中横向磁化的衰减,对低频运动敏感,可以探查软组织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含量。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持续刺激导致胶原、蛋白聚糖等在细胞外基质中过量沉积的过程,早期阶段可以逆转,如不能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分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R-T1rho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