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肝癌组织FHIT和Survivin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e,FHIT)基因和生存素(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 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FHIT蛋白、Survivin蛋白和FHIT mRNA、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FHIT mRNA、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χ2=15.74,P均<0.05),FHIT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3.45,χ2=7.55,P均<0.05),FHIT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2.52,χ2=5.42,P均<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Survivin mRNA、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不同,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χ2=28.44,P均<0.05),Survivin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 10.25,χ2=12.50,P均<0.05),Survivin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21.19,χ2=19.47,P< 0.05).结论:FHIT、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密切,呈负相关;FHIT、Survivin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HCC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DNA裂解因子45(the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DFF45)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细胞凋亡、分化、恶性表型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DFF45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3种不同的肝癌细胞株、永生化的肝细胞株L02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35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DFF45蛋白及mRNA表达;Western blot、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QGY-7701、SMMC-7721、HepG2及永生化的肝细胞株L02中DFF45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DFF45在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8.6% (17/35)、77.1%(27/35)和90% (9/10),HCC组织中DFF4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DFF45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相关.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免疫组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DFF45 mRNA在HCC组织中表达(0.453±0.111)同样低于癌旁组织(0.518±0.094)及正常肝组织(0.535±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F45蛋白及mRNA在3种肝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低于永生化的细胞株.结论:DFF45在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并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DGSH铁硫结构域2(CISD2)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0例HCC肿瘤组织标本及46例癌旁肝组织标本中CISD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ISD2与临床病理特征、增殖相关蛋白Ki-67、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HCC细胞株BEL7404、HepG2、SMMC-7721以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中CISD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结果:CISD2在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CISD2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SD2的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大小(P<0.05)以及Ki-67指数相关(P<0.001),CISD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结论:CISD2在H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CISD2可能成为HCC预后判断的标志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Aph2β蛋白与c-abl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RT-PCR和Western 印迹法分析c-abl基因和hAph2基因在肝癌细胞株及永生化人肝细胞株中的表达.脂质体转染、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Aph2β与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的定位.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Aph2β和c-abl蛋白在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abl mRNA在HepG2、L-02及MHCC-LM3细胞中高表达,在SMMC-7721、BEL-7402、Hep3B和Chang's liver细胞中中度表达,而在Huh-7、MHCC-97L细胞中低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发现,hAph2总蛋白在HepG2、Huh-7、MHCC-LM3和MHCC-97L细胞中高表达,在BEL-7402、L-02细胞中低表达;c-abl蛋白在Huh-7细胞中低表达.免疫共沉淀观察发现SMMC-7721细胞中过表达的hAph2β-GFP和内源性c-abl相互作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部分共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hAph2β/c-abl蛋白在人正常肝组织、硬化肝组织、癌旁肝及原发性HCC癌组织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为:100%/50%、91.7%/100%、100%/89.5%和50.9%/19.3%,其中hAph2β和c-abl在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均P<0.001),2者在56.1%(32/57)的肝癌组织中同时高或低表达.结论: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相互作用,在原发性HCC及相关组织中共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mR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8例肝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5例肝硬化肝组织、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中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5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40例(69.0%)发生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有27例(46.6%)发生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而在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ASC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甲基化频率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15).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直径(P=0.001)、生长方式(P=0.003)以及国际抗癌联盟第6版TNM(TNM6)分期(P=0.001)有关.以ASC基因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量为参照,5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3例出现ASC基因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有14例出现低表达或表达缺失,而在肝硬化及肝炎肝组织中ASC基因mRNA均呈正常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ASC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发生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26例出现mRNA低表达.结论: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肝细胞癌中的频发事件,可能在肝细胞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369-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观察miR-369-5p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69-5p在HCC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正常肝细胞(L02)与HC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CCK-8实验检测MHCC-97H及HCCLM3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MHCC-97H及HCCLM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p21活化激酶4(p21 activated kinase 4,PAK4)为miR-369-5p下游靶基因;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MHCC-97H及HCCLM3细胞中PAK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69-5p在HCC组织及细胞系中均明显低表达,低表达miR-369-5p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微血管浸润相关;在MHCC-97H及HCCLM3细胞中过表达miR-369-5p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PAK4是miR-369-5p的下游靶基因;在MHCC-97H及HCCLM3细胞中过表达miR-369-5p下调PAK4蛋白的表达。结论:在HCC中miR-369-5p表达下调且其低表达与HCC恶性病理特征有关,在HCC中过表达miR-369-5p可通过下调PAK4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基因pp3774在肝癌细胞系、人肝癌及癌旁肝、肝硬化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脂质体转染-荧光观察pp3774-GFP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合成新基因pp3774特异性多肽,制备兔源性多克隆抗体;用RT-PCR、蛋白印迹、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3774基因在7个肝癌细胞系及214例肝细胞癌、18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pp3774基因的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pp3774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质网为主);RT-PCR检测结果表明pp3774 mRNA在肝癌细胞系BEL-7402、Huh-7、MHCC-97L及HepG2中高表达,SMMC-7721、MHCC-LM3及人永生化肝细胞系L-02中度表达,而在Hep3B中低表达;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p3774 mRNA的表达表现为癌旁高于癌(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p3774蛋白表达程度依次为正常肝≥肝硬化≥癌旁肝组织>肝癌.转染pp3774基因的SMMC-7721细胞的凋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约10%.结论 pp3774基因是一个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功能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 CoA carboxylase alpha,ACCα)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及其在HCC细胞生长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30例HCC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CCα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采用siRNA下调HCC SNU-368细胞中ACCα的表达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CC组织中ACCα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26±0.81 vs 1.88±0.64,P=0.021;3.41±0.71 vs 1.74±0.54,P=0.019)。下调ACCα表达后,HCC SNU-368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P<0.01),细胞周期进程被抑制(P<0.05),细胞凋亡比例增多(P<0.01)。 结论 HCC细胞SNU-368中ACCα表达显著上调,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进程并抑制细胞凋亡促进HCC细胞增殖,ACCα可作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ECRG4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HCC)中的表达与甲基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MSP-PCR两种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31例正常肝组织中的ECRG4蛋白的表达和ECRG4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CRG4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且ECRG4肝癌组织的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ECRG4蛋白低表达率与ECRG4甲基化检出率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ECRG4在HCC组织中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在肝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董马锋  拓航  杨威 《现代肿瘤医学》2017,(21):3452-3455
目的:探讨miR-886-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iR-886-5p对HCC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H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886-5p的表达水平;分析miR-886-5p的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Transwell实验探究miR-886-5p对HCC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886-5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5),miR-886-5p在HCC细胞系中(Hep3B、MHCC-97L、HepG2、SMMC-772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肝细胞LO2显著下调(P<0.05);miR-886-5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数目、静脉侵犯、Edmondson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miR-886-5p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结论:miR-886-5p在HCC中表达下调,其能够抑制H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性(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无差别(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1waf1/cip1基因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KIP和P-ERK在HCC、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RKIP的表达低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而P-ERK的表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C组织中RKIP与P-ERK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 =-0.227, P =0.039);RKI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有无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 P <0.05);P-ERK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癌栓及有无肝内或淋巴转移相关( P <0.05).结论:RKIP表达的减少或缺失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KIP表达的减少或缺失可能通过上调P-ERK的表达促进HCC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中MTA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临床肝细胞癌样本,应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A3的表达,同时在多种人肝癌细胞株中应用定量PCR检测MTA3的表达;使用MTA3的干扰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分别采用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MTA3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A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的MTA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P<0.01),构建两个MTA3的si RNA干扰效率均在50%左右,转染siRNA-MTA3后,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 MTA3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成功构建了MTA3的干扰siRNA,干扰MTA3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MTA3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SNHG5在缺氧诱导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侵袭及迁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HCC患者的癌与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HCC细胞系HepG2、MHCC-97L、MHCC-97H、Huh7和永生化人肝细胞LO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与SNHG5的结合位点,将pCMV-HIF-1α、shRNA-SNHG5(sh-SNHG5)质粒转染进HCC细胞,用qPCR法检测HCC组织和缺氧条件下HCC细胞中SNHG5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otting检测HCC细胞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沉默SNHG5后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对HCC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分别与癌旁组织和LO2细胞比较,HCC组织和各细胞系中SNHG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1)。缺氧可上调HCC细胞中SNHG5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缺氧活化HIF-1α 与 SNHG5 启动子结合从而促进其转录有关 ;缺氧能够增强 HepG2和 MHCC-97L 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均P<0.01),沉默SNHG5表达能够显著抑制缺氧条件下HepG2和MHCC-97L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均 P<0.01)。结论:SNHG5在HCC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并在缺氧诱导的HCC细胞侵袭及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组织MTA1和MMP-2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1(MTA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MTA1和MMP-2的表达.结果:MTA1及MMP-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和60.00%,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00%和26.67%,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术后复发、肝外转移及门静脉癌栓相关.MMP-2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相关.在癌组织中MTA1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CC中MTA1及MMP-2的高表达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有关,在HCC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vn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vn和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表达密切相关,HIF-1α的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survivivn和HIF-1α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349,P=0.001).结论 survivivn和HIF-1α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HDGF)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HCC患者术后的癌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癌旁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HDGF蛋白表达.结果:HDGF在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在HCC组织中阳性率为58%,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4%和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GF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HDGF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HDGF与HCC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30例肝硬化、10例正常肝组织中EZH2、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0.00%(20/50)、80.00%(24/30)、80.00%(8/10),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χ2=15.74,P<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8.00%(44/50)、46.67%(14/30)、30.00%(3/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P<0.05),且EZH2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6.07,χ2=14.07,P均<0.05)。[结论]EZH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增加与FHIT蛋白相关,提示肝癌中EZH2蛋白与FHIT蛋白可能相互协调,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53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HCC组织、30例痛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p53的表达.结果 HCC组织中p53表达阳性率为42.0%(21/50).HCC组织巾p5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p5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转移相关(P<0.05).结论 p53的突变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miR-87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HCC病人预后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其对HCC细胞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90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873的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iR-873的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HCC病人预后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HCC细胞系中miR-873的表达水平,并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探究miR-873对HCC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873在90例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下调(P<0.05);miR-87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数目、静脉侵犯、Edmondson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miR-873低表达的患者生存率较差(P<0.05),且miR-873可作为肝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miR-873在HCC细胞系中(Hep3B、MHCC-97H、HepG2、SMMC-7721)的表达较正常肝细胞LO2显著下调(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miR-873能显著抑制H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结论:miR-873在HCC中表达下调,与HCC的临床病理及HCC病人的预后相关,并且能够抑制H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