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钡剂灌肠检查插管深度之探讨顾海燕朱孝廷邱红星沈谋绩小肠钡剂灌肠检查(以下简称S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其优越性已为大家所公认。检查者一般认为施行SBE把导管插得越深越好,但我们在1985~1995年中先后发现有5例患...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家肠插管小肠钡剂灌肠检查的初步体会(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的解剖与生理特点,常给X线检查带来某些不利因素,故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Pesqura就提出应用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注入钡剂作小肠X线检查,但因受当时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一工作未能得到进一步开展,1974年Sellink发表了有关的研究报告,插管法小肠钡剂灌肠X线检查(以下简称SBE)的优点才得以确认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我们自1981年5月至1985年1月,对临床上疑有小肠疾病患者108人作了115次SBE,现作初步报告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插管法小肠钡剂灌肠:59例X线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300余例插管法小肠钡剂灌肠(简称SBE)中选取手术病例59例予以报导,就其X线表现、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作了对照分析。经SBE检出并获得病理证实的肿瘤性病变26例,非肿瘤性病变19例,其中小肠肿瘤18例。对于X线所漏诊与误诊及虽经手术仍未能确定性质的病例作了列表说明,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今后获得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钱士良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11):70-71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cta简称IL),又名自发性低蛋白血症状或原发性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主要病因为肠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流出使蛋白质流失于胃肠道,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粘膜水肿的特征性改变。根据症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病例资料男性:22岁,患者因颜面部、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半年于1993年8月入院。据手头资料1988年至今国内共报道本病4例,加上本文1例,共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最小12岁, 相似文献
5.
6.
7.
8.
患者 男 ,36岁。因上腹饱胀伴间断性呕吐 1个月入院。查体 :上腹部及左中上腹膨隆 ,未见确切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轻度压痛 ,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 ,可闻及气过水声。胃镜检查示 :大量潴留液。钡餐检查示 :十二指肠水平段见纵形整齐压迹 ,钡剂到达该处受阻 ,基本不能通过。近段十二指肠及胃明显扩张 ,十二指肠管径达 6 .8cm(图 1)。X线诊断 :十二指肠淤滞 ,多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手术见小肠呈一团块状固定在左中腹及下腹部 ,表面为乳图 1 十二指肠水平段见纵形整齐压迹 ,钡剂到达该处受阻 (↑ )。近段十二指肠及胃明显扩张 ,十… 相似文献
9.
G. Masselli E. Polettini E. Casciani L Bertini A. Vecchioli G. Gualdi 孙东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4):391-392
目的前瞻性评价有症状的病人MR小肠灌肠检出小肠肿瘤的准确性。以传统的内镜、组织标本、胶囊内镜、常规小肠灌肠和随访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方法人类研究委员会批准了本项研究计划,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150例(男性8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42.6岁,年龄范围17~84岁)临床怀疑小肠肿瘤,且既往上、下胃肠道内镜检查结果正常的病人进行了MR小肠灌肠检查。MR小肠灌肠表现依下述内容进行前瞻性评价:局限性肠壁增厚、小肠肿块和小肠狭窄。 相似文献
10.
MR注气小肠灌肠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注气小肠灌肠检查(MR enteroclysis)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6例临床怀疑小肠非急性炎症性疾病且无肠梗阻的患者接受了MR注气小肠灌肠检查。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7岁,症状主要为腹痛10例,血便或黑便4例,腹泻2例,病程最长7年,最短1周。MR检查前先将小肠导管经鼻插入十二指肠远端,经导管注入空气1000 ml左右以扩张小肠,然后经静脉注入山莨菪碱20mg以抑制肠蠕动,采用37.2%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12ml行直接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带脂肪抑制的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SE序列和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fas tspoiledg radient echo,FSPGR)序列。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以评价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正常小肠5例,Crohn病6例,回肠间质瘤2例,淋巴瘤、肠结核和易激综合征各1例。MR注气小肠灌肠的正常小肠在T1WI肠腔为无信号,肠壁在肠腔气体和周围充气肠管的衬托下显示为中等信号,肠壁厚度为1~3mm,肠腔直径为17~28mm;Crohn病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强化增加,肠腔狭窄,肠管外可形成炎性肿块或瘘管;肠结核侵及回肠末段、盲肠及升结肠近端,肠壁明显增厚,强化增加,盲、升结肠近端短缩。间质瘤为等T1、长T2信号的圆形肿块,强化显著。1例术后复发的回肠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增厚,强化增加,但无肠腔狭窄,1例易激综合征为小肠功能紊乱,其形态及信号正常。MR注气小肠灌肠将1例以肿块为突出表现的Crohn病误诊为淋巴瘤,1例易激综合征诊断为正常小肠,其余14例结合临床资料,MRI均做出正确诊断。MRI对小肠器质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结论 MR注气小肠灌肠是诊断小肠器质性疾病,尤其是Crohn病和肿瘤的敏感的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小肠Crohn病的病变范围和肠管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12.
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诊断与小肠钡灌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表现,并与小肠钡灌肠进行了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04年5月间临床拟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肠钡灌肠和MRI检查。分别计算和测量病变累及的肠段数、肠壁厚度、狭窄点。分辨肠壁信号特点、溃疡、瘘道、脓肿、系膜改变等情况。MRI和小肠钡灌肠的符合率包含了病变肠段和无病变肠段的一致性。结果:MRI和小肠钡灌肠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0.8%。采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χ2=0.364,P>0.05。SE-T1W、SE-T2W、SPIR-T1W、SPIR-T2W发现病变肠段数占MRI总检出肠段数的比率分别为50.0%、100%、48.1%、88.5%。结论:MRI和小肠钡灌肠所显示的病变肠段基本一致,SE-T2W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钡餐与CT在检查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如何选择。方法:对9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8例行CT检查,其中2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9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患者中6例显示为十二指肠内充盈缺损,1例疑为肠壁外压征象,1例由于十二指肠明显扩张而未发现病灶,1例由于病灶较小而未发现。8例行CT检查的患者均显示出病灶。结论:上消化道检查是发现病变主要手段。CT检查除能确定是否存在十二指肠肿瘤外还能对病变进行更准确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随着X线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小肠检查逐渐被重视,自1967年Billba-Dotter氏管(简称B-D管)问世以来,小肠双重造影检查效果很好,具有独特的优劣性,我院自1985年12月开始至1987年12月止共检查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7~ 1999年 ,我院采用X线下介入导管、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 34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4例中 ,年龄 2 3~ 36岁。原发不孕 7例中 ,有盆腔结核病史 1例 ,盆腔手术史 (阑尾切除及卵巢囊肿剥除术 ) 2例 ,痛经史 2例 ,无特殊病史 2例 ;继发不孕 2 7例中 ,有人工流产史 2 5例 ,足月产史 2例。妇科检查 :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增厚、压痛 2 1例 ,宫体压痛 4例 ,骶韧带可触结节 2例 ,无明显异常 7例。B超检查 :子宫内膜或肌层回声不均 6例 ,附件区可见条索状液性暗区 2例 (考虑为输卵管积水 ) ,附件区增宽 3例 ,盆腔有少许积液 2… 相似文献
16.
17.
张义平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9):118-119
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把圆形或椭圆形龛影作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X线征象,反映了大多数病例的实际情况。但对其它较少见形态的龛影常被忽视。近些年来随着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技术的推广对龛影的形态表现不典型的胃线形溃疡的诊断日益提高。现对我院近期收治的胃线形溃疡6例报告如下,共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兴军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8):72-72
目的:提高对胃粘膜脱垂症在胃肠钡餐中的诊断。方法:分析本院的24例胃粘膜脱垂症胃肠钡餐检查。结果:这24例胃粘膜脱垂症均为胃粘膜由胃幽门区移向十二指肠球部,其主要X线表现为:1.幽门管增宽;2.十二指肠球部的充盈缺损;3.合并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并发症。结论:胃肠钡餐检查可对胃粘膜脱垂症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S.S. Lee ;A.Y. Kim ;S.K. Yang ;J. W. Chung ;S.Y. Kim ;S.H. Park ;孙东辉译 ;万业达校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9,(4):392-392
目的明确病态肥胖病人Roux—en—Y胃旁路术(RYGBP)后继发性内疝的X线小肠灌肠造影(SBFT)表现特征。方法本项符合HIPAA法案的回顾性研究获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免除知情同意。回顾影像数据库资料,显示6年间有1282例RYGBP术后病人共行1655次SBFT检查。其中23例内疝病人行24次SBFT检查。对不典型小肠形态、吻合口位置的改变及肠梗阻情况进行分析。为确定临床病程、治疗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图表分析。并对对照组21例RYGBP手术病人进行同样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