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47-150
目的对治疗颈椎疾病内固定手术方法的探讨研究。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5例各类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根据手术方式分组:29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36例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B组)。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较短(93.48±18.62)min、出血量较少(84.9±17.89)mL、术后6个月JOA评分(13.10±1.90)和终访JOA评分评分(13.59±1.57)较高。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术减少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和终访JOA评分较高,终访改善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8例,均为3个及以上责任节段病变。观察术后手术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曲度C值,观察手术间隙融合情况,根据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12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好转,37例可见椎间隙骨性融合,术后6、12个月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泽  申勇  王伟  董玉昌  张标 《河北医药》2005,27(7):485-486,488
目的 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5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8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3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4例;后路联合前路治疗重症颈椎病16例。采用JOA17分法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术后改善率83.8%;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后改善率89.9%;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改善率72.2%;后路联合前路治疗改善率76.7%。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可提高CSM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前路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分别经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或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式患者的JOA减分率优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患者(P<0.05),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式之间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或颈椎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优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5.
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1,6(7):220-22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方法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完善的围手术准备及护理。结果本组34例患者除1例因脑梗死转神经内科1月后死亡,其余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是预防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亚文  辛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90-1091
颈椎疾患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手术治疗是恢复功能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颈部解剖部位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我科2004~2007年对3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通过精心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25-226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6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有效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 106例患者中105例术后住院7~12d,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满意。1例患者因痰堵塞窒息死亡。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变性疾病,尽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方法笔者对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显微镜下手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术,对42例行前路显微镜下手术减压后椎间植Bryan人工椎关节盘术治疗。结果两种术式前后ROM配对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下采取两种术式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两种术式能够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ROM),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 2 0多年来 ,颈椎外科在我国有很大的进展 ,对颈椎的多种疾病与损伤开展了外科治疗。随着先进的诊疗技术的应用 ,颈前路内固定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肿瘤的治疗。我院在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石膏外固定基础上 ,自 1999年开始应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31例各种颈椎疾患病人 ,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我们对该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7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6 5岁。 31例中 ,神经根型颈椎病 12例 ,脊髓型颈椎病 8例 ,颈椎骨折脱位 7例 ,颈椎肿瘤 4例。在减压 (或病灶切除 )、融合的同时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 42例下颈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取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颈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例(4.76%)患者出现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有效减轻了脊髓损伤并提供更加稳定的内固定,降低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效果显著,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罗程 《现代临床医学》2015,41(3):214-215
探讨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采用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观察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均获10~31个月随访。患者手术时间45~105 min,平均75 min;出血量60~180 mL,平均160 mL。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考虑为术中牵拉损伤喉返神经所致,未进行特殊处理,均在3周内恢复。术中未发生硬膜、椎动脉等的损伤,术后未出现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椎间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术后10个月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均已融合,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按JOA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26例、可4例、差2例。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固定牢固、融合率高、脊髓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4%,其中优14例占53.8%,良7例占26.9%,中4例占15.4%,差1例占3.8%.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间高度恢复良好,椎体间均发生融合.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较高的融合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在显微镜下采用经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置入融合内固定术或颈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置入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75例。其中1 个椎间隙41例,2个椎间隙30例,3个椎间隙4例。术后定期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以此评定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为优44例,良25例,可6例,优良率为92%,各椎间隙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椎间隙组内患者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 < 0.05)。结论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术中创伤小,出血少,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4%,其中优14例占53.8%,良7例占26.9%,中4例占15.4%,差1例占3.8%。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间高度恢复良好,椎体间均发生融合。结论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较高的融合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吕厚存 《淮海医药》2010,28(5):406-408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行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76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随访时间平均(5.8±1.95)月,用SPSS16.0对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平均77.38%,JOA评分平均由术前(4.8±0.64)分上升至术后(13.2±1.44)分,改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手术节段上下临近椎体高度平均丢失高度术后3月时为(1.03±0.25)mm,术后6个月为(1.17±0.32)mm,减少无统计学意义。植骨融合率为100%,颈椎活动度改善平均由术前的(39.38±6.83)度变为术后6月的(62.51±4.80)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前路减压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体征缓解明显,颈椎活动度改善良好,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该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B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加内固定术,C组患者给予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疗效、颈椎高度及前弯曲度。结果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加内固定术和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优良率分别为86.67%和83.33%,较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加内固定术及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患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56.5岁。单节段病变者17例,双节段病变者10例,三节段病变者8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5~120min,平均95min。出血量100~190mL,平均140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5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病例出现。2例患者术后声音嘶哑,1个月后恢复。按JOA评分标准评定,本组优13例,良15例,好转7例。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高度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结论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已成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损伤、颈椎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1].颈椎前路手术解剖复杂、血管神经变异多、邻近重要器官组织密集、手术区域狭窄、操作难度和手术风险大,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院2006年2月~2010年9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7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寻找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09年至2011年12月期间34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在手术后症状均有改善,JOA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功能,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及融合节段的确定。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颈椎病,分别摄术前及术后随访之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X线片及颈椎MR检查。32例均经前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以颈椎不稳节段与颈椎主要退变节段重合,并行减压内固定患者7例;对25例颈椎不稳与颈椎病节段不重合,其中仅处理颈椎病节段9例;在处理颈椎病节段同时处理颈椎不稳节段16例。以JOA"17"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情况予以评价,对数据行均值t检验。结果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改善率61.2%。均值t检验: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及融合术,合理选择颈减压及融合节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