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传统的分型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和Barton骨折。对于大多数关节外的简单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可以取得良好效果~([1])。但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则难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有效固定,且常引起腕关节僵硬、骨关节炎、顽固性腕痛等并发症,需手术治疗~([2])。本次就通过比较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  相似文献   

2.
<正>前臂动作主要靠桡骨尺骨间相对运动,并配合肌肉及韧带进行外旋及内旋来达成。尺桡骨双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前臂骨折,是从高处掉落、跌倒或外力撞击等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上肢部位的骨折~([1])。依照美国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尺桡骨骨折部位可分为9种,该类骨折断裂形式复杂,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如果治疗不当,极易导致患者骨折部位延迟愈合、不愈合,并影响临近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受限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3])。因此本研究观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该类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主要集中发生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身上。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总体上分析,手术治疗本身带来一定的风险,手术并发症等发病率依然较高,尤其是在提高骨折愈合进度和效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入研究~([1])。伴随中医理论不断丰富,中医技术不断升级,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展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病症,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桡骨远端C型骨折则是较为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夹板或石膏治疗由于无牵引力的作用,即便早期骨折端复位满意,但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极易出现再次移位,造成二次骨折,增加患者痛苦~([1,2])。非手术治疗较难实现满意的复位,通过手术将骨折端进行复位,可达到维持桡关节生物力学稳定的治疗目的。基于此,笔者分析了锁定加压钢板及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  相似文献   

5.
<正>胫骨平台骨折占所有骨折类型的1%,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和膝部创伤之一~([1])。Schatzker Ⅵ型骨折是高能量骨折,该类骨折的感染、伤口愈合和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目前,双钢板内固定、Ilizarov外固定、髓内钉固定等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常用手术方法,但治疗方法存在争议~([3])。且缺乏双钢板  相似文献   

6.
<正>桡骨远端骨折指距桡骨远端2~3cm处的骨折,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1],约占急诊骨折的17%,随着老年人钙流失的增加,老年人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概率也增加,即使很轻的外力也可促使骨折的发生[2],目前简单的治疗手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治疗手法会导致患者骨萎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采用人工植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和骨质疏松和骨量的减少有关,所以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1]。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因各种原因发生桡骨骨折的风险会加大。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程度和波及关节与否来选择治疗方案。本研究主要以77例老年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万向锁定板结合自拟接骨续筋汤治疗老年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5月至2015年9月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221-224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3例单纯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33例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最终对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对其预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指股骨下段距关节面15cm以内的骨折类型,包括股骨踝上以及股骨踝间骨折,占全身骨折类型的3%~6%左右~([1])。临床上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股骨远端骨骼形状不规则,骨皮质薄,髓腔大,并且内外髁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因此,股骨远端骨折发生时大多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常常伴有骨皮质缺失、移位严重、股骨髁间骨折、髁上骨折以及关节内骨折并存的现象,进而导致膝关节受累,严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夏和桃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及功能情况,D ien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6~8周,优良率为90.3%。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十分常见。大多数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累及桡骨关节面、合并下尺桡骨关节分离的骨折,以及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闭合复位难以达到及维持骨折的良好复位,术后易出现腕关节无力、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1]。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发生下肢骨折的人数逐年增多。手术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手术中需要用到麻醉,创伤较大,且老年患者大多数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因此术后老年患者有可能出现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发生死亡~([1])。研究发现,麻醉方法的不同可能会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2])。因此,本研究以本院8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  相似文献   

13.
<正>股骨颈骨折是下肢深静脉栓塞(DVT)发生的最高危因素,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和各种内固定治疗术后并发DVT的概率为23%~30%,其中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率在2.5%~7.5%之间~([1])。DVT的原因较复杂,临床表现为患肢浅表静脉曲张、肿胀以及疼痛等,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血栓脱落可形成肺动脉栓塞,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骨折术后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可以降低发生DVT的风险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2,3])。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92例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1 Pilon骨折的概念胫骨Pilon骨折又名"天花板骨折"~([1]),是指胫骨远端1/3处发生的,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类型~([2])。该骨折好发于30-50岁人群,以男性多见,以往其发生率约占下肢骨折的1%-3%,胫骨骨折的5%-10%~([4])。但是近年来,随着建筑和交通的不断发展,此类骨折的发生率正在逐年攀升。2 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目前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主要由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得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6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桡骨远端骨折术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术治疗,对两组腕关节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症状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为观察组优秀,腕关节活动情况比对照组突出,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治疗前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得到了改善,预后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呈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骨折的发生率也有增无减,在骨折类型中桡骨远端的发生率比较高,多发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增加了治疗与护理的难度。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正逐渐被替代,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其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1]。在此研究中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桡骨远端骨折指的是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此类患者尝试用手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后采用小夹板、外石膏固定的方式治疗,大多数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对于哪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更有优势还没有明确。本研究选取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后就石膏固定以及夹板外固定法2种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7~39岁,  相似文献   

18.
<正>脑梗死后障碍分为躯体性障碍、非躯体性障碍,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1]);躯体性障碍主要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非躯体性障碍主要为认知障碍~([2])。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虽生命得救,但大部分因缺血性损伤时间较长,损伤面积较大,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引发痴呆。如果认知功能下降早期能及时发现并给以认知康复训练,可延缓痴呆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全身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桡骨远端骨折后经常发生移位、畸形愈合,对腕关节功能产生影响,并出现疼痛、旋转受限、握力减低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锁定加压钢板广泛运用于桡骨远端关节内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并取得满意的疗效。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运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  相似文献   

20.
<正>股骨干骨折对患者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及时完成骨折复位。股骨干骨折致伤原因大多为暴力损伤,若对此类型骨折患者采取外固定治疗,则会出现解剖复位不理想,甚至可引起骨折端血运不良,而不利于预后改善。内固定治疗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理想的术式。其中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内固定术,虽可获得一定疗效,但同时存在术中失血多、远端螺钉固定不牢等问题~([1])。磁力导航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精确定位、术中失血少、内固定稳定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患者及家属青睐~([2])。本研究目的是分析磁力导航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