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严重程度的多种胃、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相关,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对上述疾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公识。铋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临床研究旨在考察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先瑞牌枸橼酸铋钾(以下简称先瑞)在三联疗法中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同时评价先瑞三联疗法在治疗HP感染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已经认识到,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溃疡病、胃癌以及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 Toma)的病因之一。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炎组织学表现改善。减少溃疡复发,使MAL Toma减轻。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外,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明确日本人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及清除幽门螺杆菌对ITP患者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治与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相关性,给早期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依据。筛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按胃炎、消化性溃疡、不典型增生分类,治疗后采用C13呼吸试验确定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胃镜复查确定病灶愈合率。幽门螺杆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组胃内微小病灶愈合有效率高达89%;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早期根治幽门螺杆菌非常必要,可以达到预防和阻止微小病灶向恶性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袁如华 《家庭用药》2010,(10):37-37
自从澳大利亚医生发现幽门螺杆菌后,医学界乃至普通民众都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食管、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事实并非如此。最具说服力的一点是,我国人口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而胃、食管、十二指肠疾病的患病率仅在10%左右。这就表明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不发病的。再者那些感染幽门螺杆菌并发生胃、食管、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止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改变饮食、起居习惯,也可得到缓解和痊愈。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沃伦(Warren)和马歇尔(Marshall)成功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成为消化性溃疡治疗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30多年来,国际和国内先后制定并更新了若干共识意见,推动和规范全球的胃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目前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和重要的病因,80%~95%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幽门螺杆菌感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24~25日在美国费城召开了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新方法会议.本次会议聚集了科学研究、管理、临床和产业界人士,讨论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理、免疫、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的潜在商业用途.大会共交流了14篇论文,举行了4场专题讨论会.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幽门螺杆菌菌苗研制的两个方面:(1)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和炎症应答的性质;(2)幽门螺杆菌菌苗研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上消化道疾病治疗中的热点,目前已确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4种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被公认为在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等许多重要疾病中起致因作用,但是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的根除率下降和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而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添加益生菌可使根治率较显著提高,甚至达到80%以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更为推荐,益生菌在服用抗生素后半小时至两小时服用。现有的资料表明鼠李糖杆菌,双歧杆菌,布拉酵母菌可做为佐剂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尤其是腹泻、恶心、味觉异常的发生率。部分益生菌治疗能够提高儿童根除率和降低幽门螺杆菌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对于健康人群,益生菌的安全性较高,但是对于免疫异常、病危、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WHO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的空泡毒素(VacA)在其致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几年有关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VacA的致病机制和构建VacA突变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已经认识到 ,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溃疡病、胃癌以及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MALToma)的病因之一。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炎组织学表现改善。减少溃疡复发 ,使MALToma减轻。近年来 ,一些研究者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外 ,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明确日本人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以及清除幽门螺杆菌对ITP患者血小板恢复的影响。方法 5 3例日本成年慢性ITP患者 ,男性 16例 ,女性 37例 ,每例均符合美国血液病学会指南的诊断标准。血小板计数 <10 0× 10 3/ μL。治疗前…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证明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以及胃肠道以外有关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1].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治疗以上疾病的关键手段.目前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是公认的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创方法的金标准.但是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如近期消化道出血、服用抑酸药、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等都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有文献报道胃内酸化预处理可消除以上试验误差[2].因此,本研究观察老年患者胃内酸化预处理是否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宁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484-485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一些胃肠外疾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20例报告进行分析,了解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与体检发现的疾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生长发育缓慢、失眠、口臭、缺铁性贫血等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控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沃诺拉赞为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药,与传统质子泵抑制剂(PPIs)相比,在治疗酸相关疾病(ARDs)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具有非劣效或优效,该药为ARDs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丁燕 《上海医药》2014,(20):26-27
目的:观察经验方对胃幽门螺杆菌复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治疗后呈阴性患者128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应用中药“胃1方”(组成:半夏、橘皮、茯苓、黄连、木香、蒲公英、甘草、生姜)汤剂加减干预4周;对照组随访。观察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情况。结果:观察12个月后,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10.53%,对照组为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验方中药“胃1方”健脾化湿的方法对预防胃幽门螺杆菌复发感染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院自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1例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溃疡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炎症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 <0.05);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比例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6~13岁患儿比例高于2~6岁患儿。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并且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布不同,应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主要寄生在胃,全球超过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因素~[1]。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2]。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3]。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或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胃康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确诊的11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2例行雷尼替丁+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甲硝锉治疗,实验组60例行胃康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胃GMB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胃康胶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胃肠黏膜的微循环,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上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因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方法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和胃止痛丸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三九胃泰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结果和胃止痛丸组治愈率为67.2%,显效率26.4%,总有效率99.2%,幽门螺杆菌转阴率48.3%,对照组分别为45.2%、24.2%、80.6%、1.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已知能长期在胃内定植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重要病因.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不同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优劣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