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7例GB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感染为诱发因素占68%;以四肢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占94%;存在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者现象占90%;肌电图检查存在周围神经源性损害占87%;20例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 GBS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四肢运动障碍为主、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免疫球蛋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Fisher综合征也称Millre-Fishre Syndroms,是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即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变异型,约占GBS的5%[1],主要表现有三大特点: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大部分患者在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该病临床较少见,易被误诊。本文对一例Fisher综合征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是一种最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最初1916年由Guillian和Barre两位  相似文献   

4.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GBS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对称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其特点是急性起病,多数有前驱感染史,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可伴有脑神经损害,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呈单相病程,  相似文献   

6.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与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格林鄄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GBS诊断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GBS主要表现为上行性、对称性、驰缓性麻痹。脑脊液(CSF)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大剂量IVIG在控制病情进展,减少继发感染、缩短疗程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P<0.05)。结论:IVIG治疗儿童GBS是—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B群链球菌 ( GBS)是感染新生儿和其母亲的常见病原体 ,其中约 1 5 %的侵袭性 GBS病是由 型 GBS荚膜多糖 ( CPS)引起的。在研制预防 GBS感染的多价疫苗过程中 ,发现各型 GBS CPS与破伤风类毒素 ( TT)偶联能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本文评估了 CPS-TT结合疫苗在健康妇女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作者用高碘酸钠使 CPS的唾液酸残基部分氧化为醛基 (分别为 31 %、5 7%和 73% )后 ,将各氧化的 CPS分别与 TT结合制成结合疫苗。用母体接种 -新生小鼠 GBS感染模型评估 31 % - TT、 57% - TT和 73% - TT显示 ,3种 - TT中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Recurrent Guillain-Barre syndrome,RGBS)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共43次RGBS发作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检查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其治疗效果。结果RGBS的临床特点与单向病程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类似,每例复发次数不定,复发无规律,复发较初次发作进展快,高峰期症状更重,预后较首次发作差。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改变比初次发作明显。结论RGBS作为GBS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改变均类似于典型GBS,但比GBS更重。  相似文献   

9.
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春岩 《河北医药》2002,24(5):345-346
急性运动轴索型格林-巴利神经病(Acute axonal neu-ropathy,AMAN)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GBS)的一种新亚型,不同于经典GBS即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tute inflammatory polyneuropathy,AIDP),其主要病变为前根、周围运动神经轴索不同程度变性,少有淋巴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非典型GBS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首发症状为单侧周围性面瘫2例,四肢麻木2例,腰酸背痛2例,偏侧肢体力弱1例,四肢无力2例.误诊为面神经炎2例,脑血管病3例,腰椎间盘突出病2例,末肢神经炎2例,误诊时间为2~20 d,均行肌电图检查,9例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细胞分离,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GBS.结论 GBS起病多样,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进行脑脊液和肌电图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损害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临床以进行性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严重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是指GBS患者治愈后约1%10%间隔一段时间可以有1次以上复发[1]。RGBS的临床特点类似于典型的GBS,其多次发作可能是相对独立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GBS预后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治患者36例,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5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和F波进行检测。共检测160条运动神经、100条感觉神经、及150块肌肉。结果:MCV减慢为60.6%,SCV减慢为49.0%,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6.6%,F波异常占88.42%。结论:GBS为广泛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小儿急性弛缓性麻痹常见病因之一。根据临床发病机制和神经电生理结果不同,可分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IDP,即经典型GBS),急性运动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MAN),急性感觉运动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MSAN)以及Miller—Fisher综合征。近年共收治GBS患儿94例,其中急AMAN患儿56例。现将其临床、电生理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ian—Barre Sgndrome,GBS)是一种急性起病,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的首发症状是四肢急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最严重的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可致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引起的通气障碍性呼吸衰竭是GBS致死的主要原因.采用机械通气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是急性期治疗的首要任务。所以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16.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多发性周围性神经根炎,病情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一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遗留有较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我院收治的GB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神经内科近10年收治的GB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前驱病史、发病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B族链球菌(GBS)Ib型多糖-破伤风类毒素(lb-TT)结合菌苗的合成及其在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此外,将Ib-TT菌苗同Ia、Ⅱ和Ⅲ型多糖与TT结合的三价菌苗合成一种四价GBS结合菌苗,通过建立GBS感染的母鼠免疫一新生鼠攻击模型.确定该四价结合菌菌对新生鼠的保护功效.采用化学方法将TT与GBS荚膜型特异性多糖上唾液酸残基共价结合,制备成GBS Ib-TT结合菌苗及GBS四价结合菌苗.用Ib-TT菌苗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白兔,以ELISA法测定荚膜特异性抗体.母鼠腹腔内注射四价结合菌苗,于新生鼠出生后36小时以GBS作腹腔内攻击,测定四价结合菌苗对新生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IDP)。其发病早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1],但其升高机制、与GB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  相似文献   

19.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一组目前病因尚无定论的以急性对称性四肢或头面部肌肉驰缓性瘫痪,周围型的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多数作者认为GBS患者若能渡过急性期,一般预后良好,少有长期残留的后遗症。据文献记载GBS急性期约10.7%的患者并发颅内高压(1.96kPa以上),除少数因各种并发症死亡外,多数可痊愈。部分病人留有各种不同的后遗症,计有手指足趾活动不灵,足下垂、手颤抖,声音低微、嘴歪,四肢肌肉萎缩、起立困难、受凉时肢体麻木或疼痛等。而以持续性颅内压增高者在近10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现将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检测。结果①30例GBS患者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要特点,运动神经异常率84.8%,感觉神经异常率42.4%;②有86.8%的F波出现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③肌电图检查有68.0%的肌肉有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募集反应呈单纯相。结论 GBS患者运动神经损害较感觉神经损害重,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