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中VEGF与TNF-α含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与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水平低于治疗组,且治疗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可快速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治疗药物不同将60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30例,给予艾拉莫德口服,两组患者观察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评定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及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液学检查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液学检查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春华 《重庆医学》2015,(4):511-5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使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到该校医院治疗的96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疗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所属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甲氨蝶呤)、观察组(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每组患者34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计数、关节肿胀以及疼痛指数等情况。结论 2组患者在治疗4个月后的C反应蛋白、血沉和DAS28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相较于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和关节疼痛、肿胀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变化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化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选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疗对照组患者,试验组给予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治疗3个月的经济费用。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RF、CRP和E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2组患者的经济费用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RF、CRP和ESR,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风湿寒痛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联合治疗组用风湿寒痛片联合甲氨蝶呤、吡罗昔康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用甲氨蝶呤、毗罗昔康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主要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寒痛片与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活动性R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均短于治疗前,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少于治疗前,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MID、T-PIN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N-MID、T-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RA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联合使用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Ⅰ组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Ⅱ组同时配合艾拉莫德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关节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第4周、第8周,Ⅱ组达到ACR20、ACR50的概率均明显高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到ACR70的概率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白细胞减少、口腔溃疡等不良事件的概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用甲氨蝶呤及艾拉莫德治疗,药效显著,且能够保障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5%,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握力、VAS评分、晨僵、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艾拉莫德片联合甲氨喋呤片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19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2组,单用药组95例患者采用甲氨喋呤片治疗,联合用药组95例患者采用艾拉莫德片联合甲氨喋呤片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压痛等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联合用药组改善程度较单用药组更高,同时经治疗后联合用药组RF、血沉、CRP等3项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单用药组,P0.05,组间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艾拉莫德片联合甲氨喋呤片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改善的作用,提升疗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张珍 《中外医疗》2023,(14):31-35
目的 探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锝亚甲基二磷酸盐、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1—12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疗,观察组采用锝亚甲基二磷酸盐+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事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IL-6(2.47±0.87)ng/mL、TNF-α(4.22±1.06)ng/mL、DAS28评分(2.12±0.23)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P<0.05)。结论 锝亚甲基二磷酸盐、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能达到较显著的用药效果,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关节肿痛、晨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R20、ACR50、ACR70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鹏  霍爱鑫  刘宇宏 《西部医学》2017,29(11):1511-1515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IL 1、IL 6和TNF α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2例RA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1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雷公藤多苷20mg口服治疗,1日3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外周血TNF α、IL 6、IL 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 α、IL 6、IL 1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及医生的总体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种药物发挥协同效应,可抑制外周血清L 6、IL 1和TNF α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RA患者的体征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可作为RA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痹泰颗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通痹泰颗粒剂和甲氨蝶呤片,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泰颗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加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踝足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选取的90例踝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MTX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MTX与LEF药物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关节休息痛、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X与LEF联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临床所致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的评价。方法:选择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各46例,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剂量组采用中等剂量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十二周后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晨僵时间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中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2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尤其是能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玲玲 《当代医学》2021,27(21):52-54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对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高于对照组,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拉莫德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晨僵、关节肿痛数、关节压痛数、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价、ESR、CRP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疼痛程度评分、ESR、CRP水平、患者总体评价、医生总体评价得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明显比单独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有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肝肾亏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血清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变化,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 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滴度、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8~+水平均降低、CD4~+水平升高、CD4~+/CD8~+比值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改善肝肾亏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