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 SuperPATH 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17 年 3 月—5 月,将 24 例拟行初次单侧 THA 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n=12),分别采用 SuperPATH 入路(SuperPATH 组)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对照组)进行关节置换。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计算总失血量及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炎性反应指标(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肌肉损伤指标(肌酸激酶),患者髋关节屈曲及外展活动度、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摄骨盆正位 X 线片观察假体位置。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 1 年随访。与对照组相比,SuperPATH 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t=4.470,P=0.000)、手术切口缩短(t=–2.168,P=0.041),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t=0.474,P=0.640)。SuperPATH 组术中 1 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两组术后均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术前及术后 1、3 d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前及术后 1、3、14 d C 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 组术后 1、3 d 肌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 14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d SuperPATH 组髋关节屈曲及外展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 14 d、3 个月、6 个月及 1 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 组术后 1、3 d Harris 评分及 VA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复查 X 线片,两组前倾角及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假体均无松动、下沉。 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采用 SuperPATH 入路行 THA 能减少肌肉损伤、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及后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3 月—2017 年 5 月,行 PA 或 DAA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83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48 例采用 PA(PA 组),35 例采用 DAA(DAA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部分负重及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髋关节 Harris 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44 个月,平均 30.2 个月。DAA 组 2 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木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DAA 组手术时间较 PA 组明显延长(P<0.05),但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及首次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优于 PA 组(P<0.05)。两组术前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周及 1 个月,DAA 组 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 PA 组(P<0.05),但 3、6 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 组术后 1 d、4 d、1 周及 2 周时 VAS 评分明显低于 PA 组(P<0.05)。 结论选择 DAA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但该手术入路具有学习曲线较长、适应证较窄、需要特殊手术器械等不足,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位置的差异。方法将 2008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102 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置换术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 51 例(直接前方入路组)、后外侧入路 51 例(后外侧入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髋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于术后第 1 天患者骨盆正位 X 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并根据以上两指标评价髋臼假体是否位于安全区域。 结果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2.28±5.77)、(21.14±5.17)°,后外侧入路组分别为(43.93±7.44)、(21.05±4.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P=0.19;t=0.05,P=0.96)。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位于安全区域比例分别为 88.2%(45/51)、80.4%(41/51),后外侧入路组为 84.3%(43/51)、82.4%(42/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6;χ2=0.06,P=0.79)。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 70.6%(36/51),后外侧入路组为 68.6%(35/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2)。 结论采用直接前方入路或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入路应用于同期双髋置换的临床疗效,探讨 DAA 在同期双髋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6 月—2015 年 11 月采用 DAA 或后外侧入路行同期双髋置换的 65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 DAA 同期双髋置换 34 例(A 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同期双髋置换 31 例(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病因、病程、术前 Harris 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手术前后 Harris 评分、VAS 评分,采用简易 Likert 量表法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并行影像学评价。 结果A 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 B 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A 组 15~48 个月,平均 25.3 个月;B 组 12~51 个月,平均 27.6 个月。A 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29%)明显低于 B 组(19.35%)(χ2=8.769,P=0.023)。除 A 组 1 髋髋臼前倾角大于正常值外,两组其余患者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均在正常范围内。A、B 组各 1 髋假体不稳定固定,其余股骨假体股骨距无明显骨质吸收,固定稳定。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Harris 评分及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组内各时间点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 1、3 个月 Harris 评分及术后 3 d VAS 评分均显著优于 B 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简易 Likert 量表法评价患者满意度,A 组综合满意度 97.1%(33/34),B 组为 67.7%(2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3,P=0.001)。 结论DAA 应用于同期双髋置换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但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预防早期并发症,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中青年 Pipkin Ⅳ 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3 年 7 月—2018 年 6 月手术治疗的 15 例 Pipkin Ⅳ 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A 组(8 例,采用 K-L 后侧入路)和 B 组(7 例,采用大转子截骨入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 Thompson-Epstein 功能评价系统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 15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5 年,平均 2.5 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81,P=0.100);A 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大于 B 组,住院时间短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 1 例发生髋关节疼痛、跛行和活动受限,1 例骨化性肌炎,1 例股骨头坏死,1 例切口脂肪液化,1 例坐骨神经痛,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B 组术后 1 例发生髋关节疼痛,2 例骨化性肌炎,并发症发生率 42.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462)。末次随访时根据 Thompson-Epstein 功能评价系统评定,A 组获优 3 例、良 2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62.5%;B 组获优 4 例、良 2 例、可 1 例,优良率 8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2)。 结论K-L 后侧入路术中骨折处理更加简便,但创伤较大,对血管损伤较大,失血量较多。大转子截骨入路能更好保护股骨头血供,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及并发症较少,是较为理想的 Pipkin Ⅳ 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一期后前联合入路与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恰当术式治疗下腰椎结核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2014 年 11 月手术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 48 例下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一期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 28 例(联合入路组),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 20 例(单纯后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情况,Bridwell 骨融合标准及 CT 骨融合标准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红细胞沉降率检查结果评价结核控制情况,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单纯后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联合入路组(P<0.05)。联合入路组术中 1 例发生髂血管损伤,单纯后路组术后 2 例出现窦道形成;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联合入路组随访时间为 13~35 个月,平均 15.7 个月;单纯后路组为 15~37 个月,平均 16.3 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均消失,术前伴有神症状及体征患者其神经功能 ASIA 分级均恢复至 E 级。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 年、末次随访时 VAS 评分、红细胞沉降率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 OD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及拔钉等。末次随访时,联合入路组及单纯后路组植骨融合率根据 Bridwell 骨融合标准分别为 89.29%(25/28)、80.00%(16/20),根据 CT 骨融合标准分别为 96.43%(27/28)、90.00%(18/20);组间植骨融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一期后前联合入路与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结核病灶位于前柱,骶前或腰大肌脓肿形成,结核累及多个节段的患者,建议选择后前联合入路;结核病灶位于中后柱、前路血管分叉阻挡、不能耐受联合入路手术患者或术前影像学评估经后路能清除病灶时,宜选择单纯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前后入路比较,探讨后后三角定位技术用于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2 月—2020 年 2 月符合选择标准的 40 例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 PCL 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0 例经前后入路手术(前后入路组),20 例采用后后三角定位技术手术(后后三角技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侧别、病程以及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后抽屉试验、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 结果前后入路组手术时间为(65.25±10.05)min,后后三角技术组为(56.15±8.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03)。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前后入路组患者随访时间(27.05±11.95)个月,后后三角技术组为(21.40±7.8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0,P=0.085)。末次随访时,前后入路组后抽屉试验阳性 4 例(Ⅰ度 3 例、Ⅱ度 1 例),后后三角技术组阳性 1 例(Ⅰ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末次随访时,两组 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后三角技术组上述功能评分均高于前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示两组移植物位置、形态及张力均恢复良好,且后后三角技术组韧带残端滑膜覆盖良好,板股韧带保留。随访期间无重建韧带再断裂发生。 结论与前后入路相比,关节镜下 PCL 重建术中采用后后三角定位技术,镜下视野更清楚、无盲区,操作空间足够、相对更安全,而且更容易保留韧带残端与板股韧带,获得较好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分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采用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以及直接外侧入路(direct lateral approach,DLA),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置换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 32 例双侧髋关节疾病患者。男 20 例,女 12 例;年龄 30~67 岁,平均 45.3 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4 例,髋关节发育不良 12 例,强制性脊柱炎累及双侧髋关节 4 例,骨关节炎 2 例。分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机选取一侧采用 DAA,另一侧采用 DLA。比较两侧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 Harri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 Ⅰ 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0~53 个月,平均 39.6 个月。DAA 组切口长度、总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 DLA 组,但手术时间较 DLA 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2,P=0.266)。DAA 组及 DLA 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00% 与 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9,P=0.536)。术后各时间点两组 Harri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 组术后 3、9 个月时 Harris 评分较 DLA 组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 18 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d 及 1 周,DAA 组 VAS 评分显著低于 DLA 组(P<0.05);术后 4、8 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X 线片复查,随访期间假体均无松动、下沉等。 结论相对于 DLA,采用 DAA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加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早期疗效较好,但易并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采用 Bikini 切口直接前入路和前外侧入路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将 2015 年 6 月—2016 年 3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60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30 例行 Bikini 切口直接前入路 THA(A 组),30 例行前外侧入路 THA(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患髋侧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Steinberg 分期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arri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开始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时间、开始髋关节主动外展时间、住院时间、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以及髋关节 Harris 评分、VAS 评分;复查骨盆正位 X 线片,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B 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704)。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3~12 个月,平均 6 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及开始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开始髋关节主动外展时间显著短于 B 组(t=–4.591,P=0.000),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χ2=5.455,P=0.020)。两组术后 2 周、6 周、3 个月、6 个月 Harris 评分以及术后 24 h、6 周 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正位 X 线片复查示,术后 2 d A、B 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7,P=0.379;t=0.652,P=0.517);所有假体位置良好,无股骨假体下沉、髋臼杯移位或关节脱位等情况发生。 结论采用两种手术入路进行微创 THA 均能避免肌肉损伤,并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但与前外侧入路相比,Bikini 切口直接前入路在术后患者开始髋关节主动外展时间和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后外侧入路 MAKO 机器人手臂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3 月—2019 年 3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70 例 THA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 35 例行 MAKO 机器人手臂辅助后外侧入路 THA(MAKO 组),35 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 THA(THA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病因、术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行走能力、合并症、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 6 个月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及双下肢长度差,术中输血、术后立即负重及术后切口引流时间>2 d 患者构成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 6 个月 X 线片判断复位质量。术后 3、6 个月采用遗忘关节评分、Harris 评分,可自主行走及 ADL 指数较术前增加患者构成比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8 个月,平均 8 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 6 个月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及双下肢长度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血、术后立即负重及切口引流时间>2 d 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 X 线片示两组复位质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4.191,P=0.123)。术后 MAKO 组 7 例(20.0%)发生并发症,THA 组 10 例(2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1,P=0.224)。MAKO 组 2 例(5.7%)、THA 组 4 例(11.4%)于 6 个月内行翻修处理,两组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P=0.673)。术后 3、6 个月可自主行走及 ADL 指数较术前增加患者构成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Harri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 Harris 评分及遗忘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 THA 相比,MAKO 机器人手臂辅助 THA 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更多,但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二者术后短期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方法将 2011 年 1 月—2012 年 4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94 例(104 膝)拟行 TKA 的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传统入路组(46 例、52 膝)和微创入路组(48 例、52 膝);其中传统入路组 45 例(51 膝)、微创入路组 45 例(49 膝)获得完整随访,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失血量、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行直腿抬高锻炼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时 VAS 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 HSS 及 KSS 评分;X 线片测量的 HKA、股骨解剖轴线与股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股骨角)、胫骨解剖轴线与胫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平台后倾角。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传统入路组随访时间 60.0~72.5 个月,平均 66.4 个月;微创入路组为 60.0~71.2 个月,平均 65.6 个月。与传统入路组相比,微创入路组切口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延长、患者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时间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失血量以及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2%(4/49),传统入路组为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 1、3 d,微创入路组 VAS 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传统入路组(P<0.05);14 d 时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6、12 个月以及 3、5 年,两组 HSS 评分及 K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复查提示,随访期间假体无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两组 HKA、股骨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值及其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行 TKA 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但远期疗效与传统手术入路 TKA 一致;同时因显露范围有限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中老年轻中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106 例轻中度腰椎滑脱症(Meyerding 分度≤Ⅱ度)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 TLIF 组(54 例)及 PLIF 组(5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滑脱椎体、Meyerding 分度及滑脱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 1 周,1、6、12 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测量滑脱角与椎间隙高度评价椎体滑脱矫正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 Suk 标准判定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A 组 25~36 个月,平均 32.7 个月;B 组 24~38 个月,平均 33.3 个月。改良 TLIF 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 PLIF 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和 JOA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 1、6 个月改良 TLIF 组 VAS 评分和 JOA 评分显著优于 PLIF 组(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 Suk 标准,改良 TLIF 组椎间融合率为 96.3%(52/54),PLIF 组为 98.1%(5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并发症: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术后 1 周内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 TLIF 组均未发生术中硬脊膜损伤及术后 1 周内患侧神经损伤,PLIF 组分别发生 4 例(7.7%,P=0.054)和 8 例(15.4%,P=0.002)。 结论改良 TLIF 与 PLIF 手术治疗中老年轻中度腰椎滑脱症疗效肯定,改良 TLIF 手术对脊柱后柱正常结构损伤小、出血量和引流量少,硬脊膜和神经损伤发生率低,可改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Mako 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20 年 5 月—2021 年 3 月采用 Mako 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 THA 治疗的 64 例(74 髋)患者(机器人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 THA 治疗的 52 例(55 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身体质量指数、疾病种类及术前 Harris 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测量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双下肢长度差;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 评分及遗忘关节评分(FJS-12)评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机器人组 3 例患者(包括 1 例术中探查发现髋臼骨折者)因髂前上棘处安置的骨盆数据阵列松动,导致数据错误,无法进行髋臼注册,从而改行常规 THA;两组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机器人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10 个月,平均 4.6 个月。机器人组 1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 2 d 发现髋臼假体松动,行手术翻修处理,10 例发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 1 例术后发生左髋关节脱位,5 例发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均未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切口渗液、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机器人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7.2%vs.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P=0.392)。末次随访时,机器人组髋臼前倾角及 FJS-12 评分大于对照组,双下肢长度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外展角及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Harri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2,P=0.119)。 结论Mako 机器人辅助 THA 较传统手术能够提升髋臼杯植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双下肢长度差,具有一定学习曲线,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在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8 年 1 月收治的 65 例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前路手术切口长度分为小切口手术组(A 组 29 例)和传统切口手术组(B 组 3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脊柱后凸 Cobb 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前路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 ESR、CRP;术后采用 VAS 评分评价疼痛恢复情况;测量脊柱后凸患者病变椎体 Cobb 角,并计算 Cobb 角角度丢失及矫正率;根据 Bridwell 植骨融合标准评定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A 组患者前路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 B 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9 个月,平均 20 个月。 A、B 组分别有 4 例(13.8%)和 14 例(38.9%)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0,P=0.025)。两组术后 6 个月 ESR 和 CRP 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 3、6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 ESR 和 CR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7,P=0.868)。两组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A 组术后 1 d VAS 评分显著低于 B 组(t=−2.317,P=0.024),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2,P=0.392)。两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 1 d 及末次随访时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 1 d 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Cobb 角以及角度丢失和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术后 6 个月、1 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结核病灶均治愈,无结核复发。 结论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中采用小切口技术可以达到和传统切口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及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术后椎间融合器(Cage)移位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3 年 4 月—2017 年 3 月因腰椎术后 Cage 移位进行翻修手术的 40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18 例应用 OLIF 进行翻修(OLIF 组),22 例应用 PLIF 进行翻修(PLIF 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初次手术至翻修手术间隔、初次融合节段数、Cage 移位椎间隙及术前腰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Cage 移位椎间隙的节段性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以及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 3 d 及 3、6、12 个月行腰腿痛 VAS 评分评价,术后 3、6、12 个月行 ODI 评分评价;术后 12 个月测量 Cage 移位椎间隙的 SL、DH 及 LL 并与术前比较;术后 12 个月行 CT 检查,采用 Bridwell 分级标准判断新植入 Cage 椎间隙融合情况。 结果OLIF 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 PLIF 组(t=−12.425,P=0.000);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0 个月,平均 18 个月。OLIF 组 2 例(11.1%)术后出现大腿麻木,1 例(5.6%)出现屈髋无力;PLIF 组 2 例(9.1%)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9,P=0.642)。术后各时间点两组腰腿痛 VAS 评分、ODI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个月两组 SL、LL、DH 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OLIF 组 SL 和 DH 显著大于 PLIF 组(P<0.05),两组 L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个月 CT 检查示手术椎间隙均骨性融合,按照 Bridwell 分级标准,OLIF 组Ⅰ级 12 例、Ⅱ级 6 例,PLIF 组Ⅰ级 13 例、Ⅱ级 9 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6,P=0.627)。随访期间均未出现 Cage 再移位或下沉,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 结论OLIF 及 PLIF 治疗腰椎术后 Cage 移位可获得相似的临床效果。OLIF 能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更好地恢复 Cage 移位椎间隙 SL 及 D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唐氏入路治疗前、后踝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8 月—2017 年 9 月采用侧卧漂浮体位关节镜下唐氏入路治疗的 58 例前、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A 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传统术式治疗的 34 例患者(B 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病程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采用 AOFAS 评分、VAS 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 Roles-Maudsley 评分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 12 个月复查 X 线片及 MRI。 结果A 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 50.5 min [95%CI(49.3,54.6)],较 B 组 88.5 min [95%CI(76.5,92.8)] 明显缩短(Z=−4.685,P=0.000)。A 组切口Ⅰ期愈合;B 组 2 例切口愈合不良,经清创后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 组随访时间(54.7±18.8)个月,B 组为(55.4±1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8,P=0.859)。术后 12 个月侧位 X 线片复查显示 A 组 2 例(3.4%)、B 组 1 例(2.9%)距骨后突磨除不彻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699)。末次随访 A、B 组 AOFAS 评分分别为(83.1±6.6)、(85.2±6.4)分,VAS 评分分别为(1.3±1.1)、(1.6±1.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分中位数为 2.0 分[95%(1.4,1.7)],优于 B 组 2.0 分[95%(1.6,2.2)](Z=−2.480,P=0.013)。 结论关节镜下经唐氏入路治疗前、后踝撞击综合征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好疗效,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改良髂腹股沟入路与 Stoppa 入路分别联合后外侧 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5 月—2016 年 5 月,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 62 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 K-L 入路 34 例(A 组),Stoppa 入路联合 K-L 入路 28 例(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X 线片复查,参照 Matta 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关节炎、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根据改良 d’Aubigne 和 Postel 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A、B 组各 2 例 K-L 切口发生脂肪液化,A 组 1 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无医源性损伤发生。术后 56 例患者获随访,A 组 30 例随访时间为 12~48 个月,平均 31.8 个月;B 组 26 例随访时间为 12~46 个月,平均 30.2 个月。术后 12 个月,根据改良 d’Aubigne 和 Postel 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A 组获优 9 例、良 16 例、一般 3 例、差 2 例,优良率为 83.3%;B 组获优 7 例、良 14 例、一般 2 例、差 3 例,优良率为 8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3,P=0.724)。X 线片复查示,A 组骨折达解剖复位 23 例、满意复位 6 例、不满意复位 1 例,B 组分别为 20、5、1 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1,P=0.991)。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106)。随访期间 A 组出现明显骨关节炎改变 5 例、异位骨化 2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 例,B 组分别为 4、2、1 例,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髋臼骨折部位和类型,合理选择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或 Stoppa 入路,再联合 K-L 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均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皮下指数(modified subcutaneous lumbar spine index,MSLSI)预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早期疗效的效果。方法将 2014 年 2 月—2019 年 10 月收治并接受单节段 TLIF 的 450 例 LDD 患者纳入研究。基于术前腰椎 MRI 测量的 MSLSI,从小到大排序后将患者均分为 3 组(n=150)。其中,A 组 MSLSI 0.11~0.49,B 组 0.49~0.73,C 组 0.73~1.88。3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手术节段及改良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4 椎体水平皮下脂肪厚度、BMI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 3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第 1 天引流量、术后第 2 天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 MSLSI 与 BMI 相关性,用偏相关分析研究 MSLSI、BMI、改良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L4 椎体水平皮下脂肪厚度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采用 ROC 曲线分析 SLSI 以及 MSLSI 对 TLIF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3 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地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第 1 天引流量、第 2 天引流量、总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术中出血量多于 A、B 组,住院时间长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组分别有 22 例(14.7%)、25 例(16.7%)、39 例(26.0%)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3 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6,P=0.662)。其中,C 组神经根损伤及切口无菌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A、B 组,B 组神经根损伤发生率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组分别有 13 例(8.7%)、7 例(4.7%)、11 例(7.3%)发生非手术相关并发症,3 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8,P=0.345),且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0 例患者 MSLSI 与 BMI 成正相关(r=0.619,P=0.047);偏相关分析示 MSLSI 与切口无菌性并发症相关(r=0.172,P=0.032),与其余手术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无相关性(P>0.05);BMI、改良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L4 椎体水平皮下脂肪厚度与手术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 MSLSI 的 AUC 值为 0.673(95%CI 0.546~0.761,P=0.025),SLSI 的 AUC 值为 0.582(95%CI 0.472~0.693,P=0.191)。 结论MSLSI 能预测 TLIF 治疗 LDD 的早期疗效,高 MSLSI 患者术中出血更多、住院时间更长,且神经根损伤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后外侧入路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的 95 例后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钢板组(44 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螺钉组(51 例,采用后外侧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受伤侧别、踝关节骨折或损伤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后踝骨折面积占胫骨远端关节面百分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并发症;采用影像学检查(X 线片、CT 平扫及重建)判断踝关节骨折复位质量、关节面平整度及有无骨折再移位;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30 个月,平均 18.2 个月。钢板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螺钉组(U=−2.040,P=0.04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68,P=0.285)。术后钢板组 2 例发生切口红肿、3 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2 例随访过程中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螺钉组分别为 1、2、2 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5.9% vs. 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行下胫腓螺钉固定者均于术后 12 周下肢完全负重前行下胫腓螺钉取出术,均未发生螺钉断裂滞留情况。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感染、骨折再移位、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等情况,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5,P=0.731)。两组踝关节骨折复位质量及关节面平整度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 VAS 评分、AOFAS 踝-后足评分及评价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后外侧入路螺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均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骨折复位维持效果理想,踝关节功能恢复佳。但前者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总结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09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 110 例(110 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随访达 5 年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 DAA 手术 55 例(DAA 组),后外侧入路手术 55 例(PL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髋关节基础疾病以及术前 Harris 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DAA 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 PL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P=0.876;t=1.305,P=0.093);但术中出血量较 PL 组明显减少(t=2.314,P=0.032)。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5~7 年,平均 5.97 年。 DAA 组 5 例(9.1%)、PL 组 3 例(5.5%)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9,P=0.463)。术后 6 个月 DAA 组 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 PL 组 (t=2.296,P=0.014),1 年及 5 年两组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75,P=0.130;t=0.905,P=0.087)。进一步分析术后 6 个月 DAA 组 Harris 评分中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 PL 组(t=1.087,P=0.034),而疼痛和活动范围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2,P=0.760;t=1.059,P=0.091)。 结论DAA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更快的优点,其早期疗效优于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但中期疗效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