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助产士即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助产士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她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文献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对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作了大量的研究。如何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本文结合实际情况,现就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助产士在职业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我市3家医院的3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探寻当前临床助产士职业工作中面对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助产士职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助产士面临化学物理因素、防护意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诸多危险因素。结论助产士自我防护措施对规避职业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降低助产士职业压力的临床对策。方法:将某院助产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其临床助产职业压力原因进行探讨,并制定针对性措施缓解该职业压力。结果: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助产士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环境、社会因素、医护关系、职业危害等,间接加大助产士职业压力。实施缓解对策后,压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助产士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和风险,应根据其职业压力来源制定解决对策,便于降低职业压力,提高助产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助产士是医院特殊的护理专业,助产工作身系母婴双方的健康,助产士因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经常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缝针、针头、刀、剪)损伤等危险因素接触,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在待产接产过程中密切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排泄物。在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及性病日益增多的今天,使得助产士成为了医院的高危群体。现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助产人员职业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观察总结助产士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本实验得出了助产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因素、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心理因素,同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论对助产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助产士院内感染的风险,保障了其身心健康,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助产士的职业感染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清群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67-168
医务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助产士更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助产士经常暴露于被产妇血液、体液、羊水污染以及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具有感染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然而紧张、繁重、高风险的工作,使助产士忽略了自我保护。现就助产士职业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助产士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降低分娩室助产士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助产士专业知识培训、职业防护、环境消毒管理、免疫接种等.结论 通过加强分娩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各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助产士潜在职业危险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助产士日常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来提出防护措施。助产士在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险,损害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做好适当的防护可减少对助产士的身心损害。在多种危险因素中。职业暴露危险是目前助产士最容易发生的职业危险。必须引起护理管理机构和助产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影响助产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对我院1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影响助产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工作量大且技术含量较高;高风险的职业压力;职业暴露机会较大;职业地位较低等。结论助产士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医院应尽量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保障助产士心理健康,使其能够从容、乐观地面对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职业风险,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方法对助产士需接触或面对的特殊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应防护措施。结果仅从助产士个人层面不能有效防范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医院管理层面及助产士个人层面共同努力才是降低和减少危害助产士的身心健康职业危险因素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产科助产士也较其他护理人员面对更为复杂的风险,使助产士直接暴露于职业危险中。为此需要掌握助产工作中的诸多风险,以此建立预防保护措施,以此降低助产士职业暴露感染率,同时要提高助产士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2.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助产士作为产科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因其职业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如理化性、生物性、心理生理等危害因素,使得助产士成为职业高危群体。因此,如何有效避免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加强助产士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现将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助产士职业疾病的发病状况,提高助产士健康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2名助产士的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测评。结果:胃炎、胃溃疡、失眠、内分泌失调为助产士的高发疾病。结论:完善工作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自我调节,可提高助产士职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诸丽萍 《家庭医药》2016,(5):103-104
目的:调查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产房26名助产士进行自行设计压力源调查。结果:所感压力源依次为:高风险职业压力、工作量太大、感觉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职业暴露机会大、专业局限发展空间少于护士、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噪声影响。结论:要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保障助产士身心健康,改善助产士工作环境,调动其心理健康自我调节防御机制,帮助助产士减轻心理压力,从容面对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调查2012年9月-2013年8月,本校三所附属医院产房工作的46名助产士,助产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被调查的46名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被针头刺伤、血液污染、羊水污染等职业暴露经历。结论助产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助产士的职业培训,提高助产士的防护意识;工作中严格操作规程,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王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35-136
助产士作为医院产科的护理工作者,工作中接触着各种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危险因素,属于医院护理中的高危人群。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助产士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采取安全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母婴安全,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助产士作为从事特殊行业的护理人员,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频繁的接触患者血液、排泄物,使助产士成为职业高危群体。为提高助产士职业安全意识,预防职业危害,现将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称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产房是产科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一个急诊窗口。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经常会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各种手术器械,处于高度职业暴露风险中。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职业暴露的预防,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现将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  相似文献   

19.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春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81-2082
助产士在操作工作过程中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如何提高助产士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已成为本行业领域中的一个职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助产士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着特殊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每天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和患者零距离接触,在给产妇备皮、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会阴缝合、穿刺抽血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而这些都使助产士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如不进行有效防护,很容易引起职业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