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和酶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结直肠肿瘤≥5.0cm的结直肠癌患者TGF—β1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和结直肠肿瘤〈5cm的患者(P〈0.01);Dukes’C、D期的结直肠癌患者TGF—β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Dukes’A、B期(P〈0.01)。VEGF和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TGF—β1和VEGF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可能与病程进展、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
Li ZP  Han JQ  Meng XW  Yang YF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0):795-79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9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IL-6,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VEGF、IL-6和CRP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Log rank 单因素分析预后不良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血清VEGF、IL-6和CRp分别为(591±312)pg/ml、(13.2±3.7)pg/ml和(1.14±0.87)mg/d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21±210)pg/ml、(5.4±2.0)pg/ml和(0.39±0.35)mg/dl,其中VEGF和CR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VEGF水平分别为(638±387)pg/ml和(552±2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肿瘤<5 cm和肿瘤≥5 cm患者的VEGF表达分别为(538±275)pg/ml和(647±33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IL-6表达分别为(11.7±3.2)pg/ml和(15.2±4.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VEGF<591 pg/ml和≥591 pg/ml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33/38)和73.2%(30/41),IL-6<13.2 pg/ml和≥13.2 pg/ml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34/41)和76.3%(29/38),CRP<1.14 mg/dl和≥1.14 mg/dl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35/43)和77.8%(28/36).Log 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VEGF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VEGF水平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32,OR=0.985;P=0.011,OR=0.976).结论 血清VEGF和IL-6表达具有性别差异,血清VEGF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志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的诊断、良恶性鉴别以及在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8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其中13例有术后1周对照)及21例术后半年到4年结直肠癌患者的静脉血,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血清中VEGF浓度。结果 结直肠癌早期患者(Duke'sA期)血清VE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Duke'sA、B期间血清VEGF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C期)较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B期)的血清VEGF浓度显著升高(P<0.01),有远处脏器转移组血清VEGF较淋巴结转移5组亦显著升高(P<0.01)。高分化腺癌组(含Duke'sA期5例和B期3例)血清VEG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到4年的患者,复发组血清VEGF与末复发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反映疾病的进展对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血清VEGF浓度变化还可监测癌症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分析其在结直肠癌患者肝脏转移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60例健康人员及155例有随访资料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P-1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检测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P-1平均水平为260.7±111.4pg/ml,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中的188.4±80.4 pg/ml(P<0.001).在结直肠癌组中发生肝脏转移的患者血清MCP-1平均水平为347.7±118.7 pg/ml,显著高于无肝脏转移患者平均水平228.4±89.6pg/ml (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清MCP-1低表达患者(<251.9pg/ml)的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而血清MCP-1高表达患者(>251.9pg/ml)的中位生存期仅为46个月;前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87.9%,而后者仅为54.7% (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1.528,95%CI:1.093 ~2.135; P=0.013).[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发生肝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肝脏转移患者.血清MCP-1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脏转移诊断中具有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的应用潜力.同时血清MCP-1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两者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46例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endostatin和VEGF的水平。结果:1)NSCLC患者术后7d血清endostatin水平为(23·41±5·12)ng/mL,显著高于术前[(20·85±4·56)ng/mL]和术后1d[(18·89±4·67)ng/mL]血清endostatin水平,P值分别为0·011和0·000;术后7d血清VEGF水平为(3·75±0·71)ng/mL,显著高于术前[(1·72±0·46)ng/mL]和术后1d[(2·22±0·58)ng/mL]血清VEGF水平,P值均为0·000。2)NSCLC患者术前血清endostatin与VEGF水平呈非常显著负相关,r=-0·380,P=0·009。3)NSCLC患者术后7d血清endostatin水平与VEGF水平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351,P=0·017。结论: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ndostatin和VEGF水平存在动态变化,且两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有显著相关性,检测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endostatin和VEGF水平可能是进一步预测肺癌恶性行为的有用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441-1444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高水平VEGF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及肿瘤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VEGF 165定量夹心ELISA法测定30 例正常人、30 例肝硬化和45例肝癌患者外周血清中VEGF的水平,并结合临床及肿瘤病理学的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为(153±71)pg/mL,分布范围为(6~371) pg/mL;肝硬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58±67)pg/mL,分布范围为(4~352) pg/mL;45例肝癌患者血清VEGF为(312±206) pg/mL,分布范围为(34~968)pg/mL。肝癌患者的外周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P<0. 01。高水平的血清VEGF与肝癌的大小、包膜的不完整以及转移与复发有关, P<0. 01,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P>0 .01。当肿瘤发展到第Ⅳ期,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 P<0. 01。结论:血清VEGF高水平是肝细胞肝癌具有血管侵犯和转移潜在危险的指标,预示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预计结直肠癌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转移和预后有关,它在体内外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本研究探讨VEGF能否作为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并确定其与疾病分期的关系。 病例组为10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136例性别和年龄相配的健康者为对照。术前制备血清,用定量固相ELISA测定VEGF165和121。按TNM、UICC、Duke′s进行肿瘤分期。结果示对照组VEGF平均216.9pg/ml(中值173.4)。ANOVA统计显示随Duke′s分期(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判断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42例直肠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按照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3个研究组:肝转移组12例,无肝转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3组血清VEGF中位数分别为587.9pg/mL、257.3pg/mL和168.0pg/mL。肝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而无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VEGF与直肠癌的远位转移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GE2 水平的变化及其对IL 2 /sIL 2R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 ( 12 5I RIA以及ELISA试剂盒 )分别检测 43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清PGE2 水平和IL 2 /sIL 2R ,术中抽取肿瘤回流静脉血用于检测PGE2 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存在较高的PGE2 ( 78 81± 3 2 15 )pg/mL ,与肿瘤回流静脉血中的PGE2 ( 13 1 0 7± 3 6 41)pg/mL呈显著相关 ,r =-0 3 15 ,P <0 0 1,术后其PGE2 显著下降 ;手术前后其IL 2 /sIL 2R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IL 2与PGE2 呈相关关系 ,而与sIL 2R无明显相关。术后IL 2有所上升 ( 15 3 83± 5 3 3 9)pg/mL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 2 3 0 2 9± 5 3 3 9)pg/mL ,P <0 0 5。结论 :肺癌患者存在着高水平的PGE2 ,是由肺部肿瘤引起的 ,对IL 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癌血清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HCC)患者周围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肝癌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sandwic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检测115例HCC、4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HCC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465.62±336.24)pg/ml]与肝脏良性疾病组[(159.54±120.58)pg/ml]、与健康人组[(123.53±51.84)pg/m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001);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4%、25.0%和3.3%.HCC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与未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血清VEGF表达水平还与HCC合并门静脉瘤栓、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含量随TNM分期升高而逐步升高.结论疗前HCC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是反映HCC侵袭生长及转移潜能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胃癌患者血液中瘦素和神经肽Y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液中瘦素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分胃癌组(71例)及正常对照组(53例)。用体脂仪检测体脂。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和血浆NPY。结果:胃癌组血清瘦素[1.83(0.03~9.85)n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98(0.59~14.39)ng/mL],P=0.003,两组间瘦素/体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瘦素与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无关。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间NP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NPY与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瘦素及NPY未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低瘦素水平可能反映了胃癌患者较差的营养状态。瘦素和NPY作用失调可能参与了肿瘤相关体质重下降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可溶性Fas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血浆sFas值,并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数作相关分析.同时测定其中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后sFas水平.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36±6.87)μg/L,vs(5.58±2.78)μg/L,P<0.01].其中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sFas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后完全缓解时(P<0.01).此外,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数高者(≥15%)sFas水平显著高于骨髓瘤细胞数低者(<15%)[(13.86±7.10)μg/L,vs(6.36士3.34)μg/L,P<0.01].结论提示血浆sFas 水平升高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抵抗素、脂联素、瘦素及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0例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为病例组,50例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抵抗素,脂联素、瘦素、空腹血糖(FBG)及血脂。结果病例组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或P〈0.05)。病例组抵抗素、瘦素、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间,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及HDL的降低,瘦素和抵抗素的升高将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血清中脂联素降低和瘦素的增加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呈现相关性。结论血清中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和抵抗素及瘦素水平的升高是乳腺癌患病的危险因素。血清较低的脂联素和较高的瘦素是乳腺癌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进展期肺癌肿瘤标记物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 1 1)水平在肺癌诊断、确定病理类型和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生物素酶免法测定 79例ⅢA、ⅢB、Ⅳ期原发性肺癌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CEA、NSE、CYFRA2 1 1水平。结果 :79例进展期肺癌患者治疗前CEA、NSE、CYFRA2 1 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 97 5 %。鳞癌组、腺癌组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之间肿瘤标记物水平差异有显著性。CEA水平以腺癌组最高 ,NSE水平以小细胞未分化癌组最高 ,CYFRA2 1 1水平以鳞癌组最高。化疗有效者肿瘤标记物水平降低 ,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患者则升高。结论 :CEA、NSE、CYFRA2 1 1联合用于肺癌的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NSE CYFRA2 1 1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很好的相关性 ,为无法做病理学检查的患者的治疗提供支持 ,此外在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的血清浓度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法)测定了64例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内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同时测定癌胚抗原(CEA)的血清浓度。结果: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和可溶性sICAM1的血清浓度显著增高,P=0001和P=0032,伴有远处转移者增高显著,P=0004和P=0015。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和可溶性sICAM1的血清浓度与血清癌胚抗原的水平有相关性,P=0025和P=0038。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和sICAM1的血清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和广泛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血清与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肿瘤患者133例,分为:良性疾病组43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恶性疾病组9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71例,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1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CYFRA21.1、Gal-3、VE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Gal-3、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CYFRA21.1、VEGF水平在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Gal-3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1),但良、恶性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CK19、Gal-3、VEGF在恶性疾病组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9%(80/90)、91.1%(82/90)、85.6%(77/90),同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YFRA21.1、Gal-3、VEGF血清水平与组织表达皆无相关性(r=-0.094,r=-0.016,r=0.020,均P>0.05)。结论 CK19、Gal-3、VEGF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可靠的组织标志物,但其血清水平不能用于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胆囊疾病中E钙黏蛋白(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探讨E-cad、VEGF和PCNA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41例,胆囊腺瘤标本14例,慢性胆囊炎1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分析。结果:胆囊癌VEGF阳性表达率(33/41)显著高于胆囊腺瘤(6/14)和胆囊炎(0/10),F=24·831,P=0·000,而E-cad阳性表达率(18/41)明显降低,伴有转移者E-cad表达(12/30)更低;胆囊癌PCNA LI高于胆囊腺瘤和胆囊炎组,H=19·03,P=0·008。VEGF过度表达者3年生存率(6/25)较阴性组(5/6)显著降低,F=8·286,P=0·008,PC-NA LI≥50者3年生存率(1/16)较<50者(10/15)显著降低,F=16·151,P=0·000;E-cad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9/16)较阴性组(1/15)明显增高,F=12·511,P=0·001。结论:E-cad和VEGF及PCNA表达在胆囊癌、胆囊腺瘤与慢性胆囊炎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可作为评估胆囊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和胆囊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检测脑瘤与脊髓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唾液酸的含量,比较两者对脑瘤与脊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A快速比色测定盒对113例脑肿瘤和24例脊髓肿瘤患者血清及CSF唾认酸含量进行测定,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论血清和CSF中SA含量可和为脑瘤与脊髓瘤的诊断指标之一,而CSF中SA含量的测定对脑瘤与脊髓瘤的诊断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病例35例,记录入组时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生长部位、KPS评分、血清CA19-9值,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不同变量间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309.23±542.05)ng/L。Cox风险模型发现血清KPS评分、VEGF-C值及CA19-9值依次入选为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血清VEGF-C值≤1280 ng/L与〉1280 ng/L的两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26月与6.29月,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0.0%与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00,P=0.0022)。结论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其VEGF-C血清蛋白含量值和预后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用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对大肠癌进行早期诊断、分级、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控。方法 :用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 5 7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和CA19 9及CEA ,并对他们在大肠癌中早期诊断、分级 ,疗效评估和复发判断的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前大肠癌Duke’sA、B、C分期患者血清中TS GF平均水平分别为 ( 72 4± 17 6)、( 68 4±14 7)和 ( 5 8 7± 18 2 )U/mL ;血清TSGF、CA19 9和CEA对大肠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86 0 %、79 9%和 70 2 % ,三者联合应用对大肠癌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分别为92 9%和 82 1%。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TSGF逐渐降低。大肠癌复发患者 ,其血清TSGF、CA19 9和CEA均高于参考值。结论 :TSGF对大肠癌早期诊断优于CA19 9和CEA ,三者联合应用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