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眼球遭钝击、眶内压骤然升高,眶壁薄弱区骨折、眼球被击入副鼻窦中,立即失明。若不及时抢救会致永久性视力丧失,眼球固定。我科近日诊治2例,经急诊手术挽救了视力,眼球运动良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价例1,男,25岁。左眼受外伤,视力立刻丧失,伤后...  相似文献   

2.
穆剑  黄湖明 《广州医药》1998,29(5):28-29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临床常见急症,对视功能危害严重。现将我院眼科1980年~1997年眼科收治的83例眼球穿通伤按统计规范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3例中男70例,女13例。年龄半岁~65岁,平均年龄25岁。按以色列在全国性调查中...  相似文献   

3.
眼球穿通伤可致病原微生物浸入玻璃体,引起化脓性炎症,重者玻璃体积脓,机化,增生,牵拉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眼球萎缩,功能尚失,玻璃体切除术为外伤性眼内炎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5-53岁。12岁以下13...  相似文献   

4.
对临床疑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26例行多处影像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20例B超示眼球内实质性不均质占位;16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示肿瘤内斑驳状荧光、肿瘤自身血管等特征性改变;12例CT扫描示眼球内高密度块状影像;1例MRI报告T1加权呈高信号,T2加权呈低信号,均经病检证实,眼球摘除25例,眼眶内容剜出术2例。行CT、B超、FFA等综合多种检查可提高临床确诊率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眼球位于颜面正前方,极易受到外伤,从而引起视功能损害甚至视力完全丧失。所以对眼外伤及时正确的处理及预防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资料本文104例中,男79例,女25例,右眼49例,左眼52例,双眼3例,年龄7~76岁。外伤情况:角巩膜穿通伤31例,占29....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术前降眼内压效果分析杨秀英(察右中旗医院)白内障术前降低眼内压,软化眼球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本文对39例白内障患者(共56只眼),分别用高渗脱水剂,眼球压迫等,观察眼内压变化。甲组25例,术前30分钟静脉滴20%甘露醇250ml,乙组14例,术前...  相似文献   

7.
余荣志  关征实 《广东医学》1997,18(12):798-799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球壁形态改变特征与视功能之关系,对140例(280只眼)屈光度在-6.25~-30.00D之间的近视患者,进行眼球轴长,角膜曲率等系列数据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度近视眼矫正视力道屈光度增加而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96.1%的眼球羊后内径轴长增长,其屈光度随之增高。(3)有27.1%的眼球突出度向前变突。(4)前表面角膜曲率与正视眼球相比无  相似文献   

8.
田浩明  梁荩忠 《四川医学》1992,13(4):202-204
对21只雄性Wistar糖尿病大鼠和10只正常Wiscar大鼠的眼球及主动脉组织中糖基化蛋白(GP)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进行了观察。注射STZ后2周大鼠眼球和主动脉组织中GP和LPO水平均显著升高,大鼠眼球和主动脉组织中GP与血糖呈正相关,眼球及主动脉组织中LPO水平与眼球及主动脉组织中GP呈正相关。在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这些组织中糖基化的程度减轻,而脂质过氧化升高的幅度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婴幼儿占绝大多数,成人极罕见。据国内报告,发病年龄最大为58岁。我院1998年收治1例25岁,现报告如下:周某,男,25岁。患者右眼球凸出,失明伴疼痛10天。于1998年1月16日收入本院。全身检查无异常。右眼无光感,左眼1.5。右眼...  相似文献   

10.
许建铮 《广西医学》1997,19(4):552-554
对86例眼球摘除术后眼部畸形施行各种修复手术,对手术适应症,方法及并发产下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介绍异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眼窝填充术。结果义眼活动度〉25℃、双眼对称61例77.2%义眼不能活动4例占5.1%,随访3个月-6年,疗效稳定,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孙冰  傅少颖 《医学综述》2014,(24):4452-4454
必需脂肪酸(EFAs)在人体中担任重要角色,它们构成细胞的脂质双分子层,影响其流动性,组成受体,进行信号转导和细胞膜的再生循环。研究发现,EFAs有抗炎作用,可能构成不同疾病病理过程的潜在联系。在眼科研究中发现,EFAs对干眼的治疗有一定作用。该文就EFAs的来源、生化、作用等方面论述对干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楮实子的氨基酸及脂肪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楮实子的游离与结合氨基酸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结果发现楮实子含有14种以上的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精氨酸等。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以及棕榈酸、硬脂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十入碳-8,11-二烯酸占总脂肪酸的83.62%。该结果表明,楮实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其补益作用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国产SL-01型离子色谱仪测定厌氧菌代谢性脂肪酸,以资鉴定厌氧菌。结果表明,11种标准酸一次进样后可于15分钟内出峰完毕。40株厌氧菌的代谢性脂肪离子色谱图谱与VPI(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手册中记录的气相色谱图谱基本一致。与气相色谱法比较,离子色谱法的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复性好,标本无须复杂的预处理,挥发性与非挥发性脂肪酸可一次进样出峰。  相似文献   

14.
独角莲种子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独角莲种子进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GC- MS)和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分析仪。结果 :从独角莲种子中分离出 4种脂肪酸和 1 6种氨基酸。结论 :独角莲种子中含 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 7种必需氨基酸 ,并分别以亚油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The composition of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individual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after glucose administration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the individual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of maturity-onset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men. The mean fasting total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 of the 9 diabetic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12 non-diabetics studied. After glucose ingestion, the mean total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of 6 diabetic and 6 non-diabetic men reveal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lmitic, stearic and oleic aci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diabetic men in the fasting state. With the sole exception of stearic acid in the non-diabetic patients,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each of the 6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determined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glucose ingestion. At 1, 2 and 3 hr after glucose ingestion, there were no longer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individual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of the non-diabetic and diabetic me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叉耳蕨叶的脂肪酸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三叉耳蕨叶的脂肪酸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该植物叶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发现该植物叶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是植醇、α-亚麻酸、棕榈酸、亚油酸、和22,23-二氢-豆甾醇。结论: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三叉耳蕨叶中脂肪酸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取、鉴定野生马齿苋脂肪酸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研究马齿苋脂肪酸的生物活性成份。方法对马齿苋鲜品全草(茎、叶及种子)脂肪油进行提取,经皂化-甲酯化处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鉴定分析马齿苋脂肪酸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结果结果显示,马齿苋脂肪酸气质谱解析出16种成分,含亚油酸(22.57%)、ω-3脂肪酸(ω-3FA)—α-亚麻酸(α-LNA)(1.35%)、油酸(1.27%)、14-十八烯酸(24.37%)等不饱和脂肪酸共计49.57%。结论研究表明,马齿苋脂肪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有效成分亚油酸、ω-3脂肪酸(ω-3FA)—α-亚麻酸(α-LNA)、油酸比较丰富,马齿苋作为一种新型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绿色食品,在药品、食品、保健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怀山药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离鉴定河南产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athumb)脂肪酸成分。方法怀山药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索氏提取,所得脂肪酸利用硫酸-甲醇法进行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甲酯化产物分离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2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8种,占脂肪酸总量的51%,主要成分为十六酸,其中奇数脂肪酸8种;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量的49%,主要为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结论怀山药中含有较多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奇数碳脂肪酸,这可能与怀山药的营养保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辣蓼全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辣蓼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辣蓼中分离鉴定了16个脂肪酸成分、2个甾类成分和1个植醇,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92..95%。结论:辣蓼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取鉴定紫丁香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丁香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紫丁香中分离鉴定了13个脂肪酸成分和1个甾类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79.5%。主要为亚油酸(36.41%)、油酸(15.93%)、棕榈酸(7.07%)、硬脂酸(5.16%)、花生酸(2.15%)和(3β,5α,24S)-豆甾-7-烯-3-醇(9.93%)。结论:紫丁香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亚油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