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59例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远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9例青少年及儿童骨肉瘤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采用Kplan-Meier法对患儿的术后总生存率进行计算,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9例患儿中,术后3年患儿生存41例,死亡18例,生存率为69. 5%(41/5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Enneeking分期、辅助化疗次数与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患儿的远期预后相关,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性骨折、肿瘤类型、手术类型与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Enneeking分期、辅助化疗次数是影响青少年和儿童骨肉瘤的远期预后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规范的辅助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KPS评分、Enneeking分期是影响青少年、儿童骨肉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雅灵  闵大六 《癌症进展》2016,14(4):311-315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术前和术后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是目前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肿瘤多药耐药是骨肉瘤发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明确骨肉瘤化疗的耐药机制,逆转骨肉瘤耐药,降低骨肉瘤患者复发转移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骨肉瘤化疗耐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肉瘤也称为成骨肉瘤,是青少年及儿童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是一种复发率极高,且极难治愈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现如今,随着各类医学技术的发展,骨肉瘤的诊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骨肉瘤本身恶性度高、生长迅速、早期转移且治疗后极易复发,骨肉瘤的治疗和治疗后控制依然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因此找到一种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人体损伤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而免疫治疗为骨肉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治疗方向.因此,现对骨肉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望为骨肉瘤的研究及临床进展提供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其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且以青少年好发。以手术,放、化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有所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骨肉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它是针对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源性基因引入肿瘤细胞或其他体细胞内,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骨肉瘤基因治疗主要涉及抑癌基因治疗、免疫相关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肿瘤血管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肉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及其与Enneking分期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经临床病理学确诊的青少年骨肉瘤和25例青少年正常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比较2组骨组织中HIF-1α、E-cad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骨肉瘤患者Enneking分期的关系。结果青少年骨肉瘤组织中HIF-1α、E-cad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34±19.38、65.32±8.22,与青少年正常骨组织的38.02±9.87、96.31±14.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621,P<0.001;t=9.915,P<0.001)。Enneking分期Ⅰ~Ⅱa期青少年骨肉瘤组织中HIF-1α、E-cad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8.37±15.62、86.29±10.41,与Ⅱb~Ⅲ期青少年骨肉瘤的160.02±30.15、31.01±5.9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35,P<0.001;t=16.028,P<0.001)。结论青少年骨肉瘤组织中的HIF-1α、E-cad存在异常表达,两者异常表达与骨肉瘤的疾病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骨肉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年龄段都有发生,尤其青少年人群发病率更高。二十世纪70年代新辅助化疗出现之前,该病预后极差:骨肉瘤患者即使被施予截肢术,其5年生存率仍不到20%,且晚期患者因为肢体缺失,原发灶或……  相似文献   

7.
正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其起源于成骨间叶细胞,恶性程度极高,男性好发,男女发病率比值为3∶2,早期即可转移,预后很差~([1-6])。多发骨肉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但侵袭性更强的骨肉瘤,最早于1936年由澳大利亚的Silverman报道~([7])。定义为患者体内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骨肉瘤病灶但不伴有肺转移或者内脏转移,也被称为多中心骨肉瘤或者多病灶骨肉瘤~([8])。多发骨肉瘤分为两类,最初诊断时发现多病灶即定义为同时型多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是由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或骨样组织为特征的骨骼原发恶性肿瘤,其较长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其中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多见,其次为肱骨近端,随着血液运行转移率高且早,发展迅速。以往骨肉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即使选择截肢手术治疗,5年内生存率也仅为20%左右。近年来,由于多种化疗药物的发现,患者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使得骨肉瘤患者的保肢治疗已成为主要趋势,对于原发无转移的患者,约70%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9.
骨肉瘤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槱伯  孙宇庆 《癌症进展》2005,3(4):308-315
骨肉瘤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历史上,仅行手术和/或放疗的骨肉瘤患者2年生存率为15%~20%,但随着大剂量多药联合化疗的应用,目前5年无瘤生存率已可达60%~70%.本文综述骨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及特点、骨肉瘤治疗和处理的最新方法、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病因学因素、对骨肉瘤的生物学研究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汪燕 《四川肿瘤防治》2002,15(2):118-120
骨肉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各年龄段都有发生 ,尤其青少年人群发病率更高。二十世纪 70年代新辅助化疗出现之前 ,该病预后极差 :骨肉瘤患者即使被施予截肢术 ,其 5年生存率仍不到 2 0 % [1] ,且晚期患者因为肢体缺失 ,原发灶或转移灶所引起的疼痛及其他并发症 ,  相似文献   

11.
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肱骨干骺端、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虽然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30%提高至50%~70%,但其易复发且易发生转移,骨肉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骨肉瘤的发病机制除了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基因多态性是遗传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关于骨肉瘤易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很多,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均是致力于骨肉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骨肉瘤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是多发生在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易产生肺转移,故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尽管在基础理论上作了不少的实验和研究,但在预后的估价及治疗方法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将原发性典型骨肉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行分析归纳,并将近年来各种治疗方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组织蛋白酶L 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恶性肿瘤,它的治疗难点在于其易于发生转移,且缺乏与转移相关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检测其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特点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一种骨组织恶性肿瘤,其结缔组织能直接诱导产生肿瘤骨或骨样组织,常发生于管状骨,例如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且预后不良;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发生率为 5% [1].近 40 年来,从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来看,骨肉瘤患者的 5 年存活率,已从不足 20% 上升到 70% [2].  相似文献   

15.
骨肉瘤保肢与化疗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和转移,以青少年多见,预后差,死亡率高.上世纪70年代以后保肢手术与大剂量辅助化疗相结合,使骨肉瘤患生存率极大提高,5年生存率由1970年以前的5%达到了现在的80%.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骨肉瘤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但目前骨肉瘤的治疗大多仍采用保肢术与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骨肉瘤的化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最常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危及青少年,病死率极高。1970年以前标准治疗是截肢术,但5年生存率在15%左右。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有微小转移灶。近25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肺转移瘤清扫术的开展,骨肉瘤治愈率明显提高,5年无瘤生存率已达80%。本就骨肉瘤化疗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钾离子通道广泛地分布在许多组织的细胞表面,参与细胞的生理活动,对维持细胞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严重威胁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不仅参与离子转运、维持细胞膜电位、细胞间信号传递等生理活动,而且与包括骨肉瘤在内的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回顾了钾离子通道与骨肉瘤关系的研究的进展,拟为针对钾离子通道的骨肉瘤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骨肉瘤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每年2/100 000~3/100 000,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1])。在65岁的患者中,骨肉瘤多为继发的恶性肿瘤,常与骨Pagets病相关~([2])。骨肉瘤好发于膝关节周围,尤其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干骺端~([3])。疼痛和局部肿胀是骨肉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早期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不连续疼痛,容易与生长痛相混淆。血运转移是骨肉瘤转移的主要方式,转移好发部位是  相似文献   

19.
骨肉瘤是一种最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近年来骨肉瘤治疗技术不断进步,新辅助化疗的出现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为提高,保肢术逐渐取代截肢术,基因疗法和免疫疗法已成为骨肉瘤治疗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高度的复发性和转移性,患者多预后不良,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治疗靶点非常迫切.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可干扰多种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miRNA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多种新型分子靶点被挖掘,为深入研究骨肉瘤的发病、转移、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结合近年的最新报道,对影响骨肉瘤的相关miRNA及其与骨肉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