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都是主观的感受,癌痛被视为肿瘤患者第5大生命体征,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疼痛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疾病,也是严重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疼痛是伤害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常伴有内分泌、代谢、免疫和精神-心理改变,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疼痛经常是主观的.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造成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癌症晚期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 ,可使患者烦躁、恐惧、情绪紧张、悲观绝望等。它不仅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而且引起心理变态 ,加重痛苦。为使病人疼痛减到最低限度 ,提高生命质量 ,我们对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护理 ,使他们能较平静地渡过生命的最终阶段。1 对癌症晚期病人疼痛的评估痛觉是一种痛苦的复杂的感觉 ,很难做出客观地定量规定 ,所以护士必须通过与患者沟通 ,并细致地观察症状、体征等变化 ,根据个体差异评定疼痛的程度。1 1 影响疼痛的因素1 1 1 肿瘤的部位、体积、转移的程度等 ,可使…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伤害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常伴有内分泌、代谢、免疫和精神一心理改变,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疼痛经常是主观的。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杨锐 《癌症康复》2010,(2):25-29
疼痛是一种疾病吗? 疼痛是一种疾病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每个人都会有疼痛的感受,扛一扛不就过去了吗?其实不尽然。在医学上,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解放军东部战区 总医院就诊的50例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PG⁃SGA)及生命质量核心 问卷(EORTC QLQ⁃C30)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疼痛程度、营养状况与生命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患者疼痛发生率 为60%,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6%,其中营养不良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的患者(P<0.01);躯体功能、情绪功 能、总体健康状况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P<0.05),便秘和气促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P<0.05);营养状况得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中 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呈负相关(P<0.05),与疲劳、疼痛、食欲丧失呈正相关(P<0.01)。结论 肿瘤患者 疼痛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癌痛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上仍有一部分患者药物治疗后未能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微创介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意义。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建议使用腹腔神经丛或内脏神经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上腹下丛阻滞治疗骨盆肿瘤所致内脏痛、经皮椎体成形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肿瘤所致椎体疼痛。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壁癌痛、奇神经节及鞍区阻滞治疗骨盆肿瘤所致会阴部癌痛只有在临床研究中或是无有效缓解手段时作为一种体恤性治疗使用。  相似文献   

8.
癌症疼痛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孙燕 《实用肿瘤杂志》1992,7(2):119-121
与肿瘤的综合治疗一样,由于癌痛的原因、性质、强度及范围多种多样,在处理上也应采取多种措施。而疼痛又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所以在处理疼痛的同时,更应注意病人本身的一般状况、活动能力、情绪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疼痛控制专家解答疑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鋆 《癌症康复》2006,(5):16-17
1.肿瘤患者一定会出现疼痛? 不是得了肿瘤这种疾病就一定会出现疼痛的,很多患者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说看到身边出现疼痛的癌症病人,听到各种媒体的宣传使大家走进一些误区,认为肿瘤患者一定会疼,加大对疼痛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癌症疼痛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素-1(ET-1)、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水平,探讨ET-1、PGE2的表达与癌症疼痛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癌症疼痛的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和30例无疼痛的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近4周内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用药史,并排除心、脑疾病.采集空腹时静脉血5ml,采用ELISA法检测ET-1、PGE2的水平.结果:癌症疼痛患者外周血ET-1、PGE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0例健康人群和30例无疼痛的肿瘤患者两组之间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轻度疼痛组显著低于中重度疼痛组(P<0.05).结论:癌症疼痛患者ET-1、PGE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疼痛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肿瘤治疗,因此需要广大妇科肿瘤医师对肿瘤患者的疼痛引起重视,了解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如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有其特征性,处理遵循一般癌痛处理原则,但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对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的原因、评估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为妇科肿瘤疼痛的个体化、规范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照射在控制肿瘤进展同时,通过局部神经灭活或受压减轻,而使癌性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在胃癌、大肠癌、头颈部等全身肿瘤的治疗中显现了不凡的止痛效果,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癌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盐酸二氢埃托非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疼痛程度较一般疾病所产生的疼痛为剧.从而影响病人的精神、食欲、睡眠,严重者使其丧失生存的信念。减轻和消除疼痛.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1991年2月~1993年12月,我科采用盐酸二氢埃托非舌下含化治疗晚期癌性疼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规范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18例肿瘤晚期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疼痛规范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疼痛管理,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8±0.7)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患者(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规范管理可减轻肿瘤晚期疼痛患者的癌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癌症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情感经历;或是就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生理体验,它广泛出现于各种疾病的病程中。而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问题。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WHO首先把癌症疼痛提到重要和优先解决的地位,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再谈疼痛的充分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萍 《中国肿瘤》2011,20(4):273-273
癌痛治疗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评估不充分。临床上影响我们对疼痛评估的主要因素与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存在复杂的心理有关。另外对疼痛治疗不充分的风险因素和患者的依从性关注不足,也是疼痛控制不充分的原因。强调通过我们的交流和教育,使患者正确理解缓解疼痛的重要性,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美国Dana-Farber癌症中心Zhu等报告的研究显示,纵向看,Ⅳ期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异较大。少数民族、新诊断的肿瘤患者、头颈肿瘤以及中至重度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化比较大。(Cancer.2012年6月6日在线版)  相似文献   

18.
一、疼痛治疗的现状疼痛可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国际上已将疼痛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起列为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能引起生理和心理困扰,从而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癌痛的护理工作也是肿瘤内科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癌症患者有30%以上伴有疼痛,其中晚期癌症患者有60%~95%经历  相似文献   

19.
癌症疼痛的评价与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癌症疼痛的评价与治疗蒋惠留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300060)癌症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WHO报告全世界约有1400万癌症患者,每年有近700万新癌症病人,并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以上。疼痛是癌症患者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肿瘤切除术是绝大多数早中期实体肿瘤治疗的基础,肿瘤切除术后常伴随持续的疼痛。手术创伤和疼痛可引起炎症、下丘脑-垂体轴激活和交感系统过度反应发生。这些因素会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抑制。围术期有效的疼痛管理可以优化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对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我国肿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的专家共识,目的是为肿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提供基于证据的临床建议。本共识为学术性建议,仅限于指导肿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不适用慢性疼痛或肿瘤导致的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