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妇产科卡孕栓临床应用及产后出血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为庆祝我国母婴保健法颁布一周年,保障母亲安全,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于1996年6月2日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妇产科卡孕栓临床应用及产后出血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得到了卫生部妇幼司的大力支持,妇女处...  相似文献   

2.
全国妇产科出血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全国妇产科出血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6月 4~ 8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本次会议入选论文 72 0篇 ,其中产科3 4 1篇 ,妇科 2 93篇 ,计划生育 86篇。到会专家及代表 3 2 0余人。现将会议讨论内容总结如下。1 产科部分1 1 产后出血的防治1 1 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目前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 ,故防治产后出血一直是当前围生医学和产科领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王德智教授讲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黄醒华教授作了“羊水栓塞的诊断与急救”的专题学术报告 ,因…  相似文献   

3.
全国妇产科急重症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妇产科急重症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9月 5 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与会代表 5 0 0余人。本次会议就妇产科急重症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现总结如下。1 产科急症部分1 1 关于产后出血的防治  产后出血是造成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最为多见 ,为恢复和增强子宫的收缩和缩复功能 ,除使用缩宫素及麦角新碱等传统宫缩剂外 ,近年来前列腺素制剂也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比缩宫素更强的缩宫效果。武汉汉阳铁路中心医院利用前列腺素E衍生物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 ,观察对象为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以下简称"北京医学会")成立90周年暨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20周年,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2012年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后出血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委员会组织,北京和睦家医院协办,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倩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妇产科医师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荣幸地邀请到了多名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会议内容涉及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处理以及预防等全方位的内容.加拿大妇产科学会执行主席、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妇幼保健协会主席、渥太华大学妇产科学临床教授André B.Lalonde对FIGO产后出血诊疗常规进行了解读.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Joāo Paulo对世界卫生组织产后出血诊疗常规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对产妇年龄构成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0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住院分娩数据,比较不同年龄人群在不同时间段的构成变化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变化。结果:两年间,住院分娩人数上升了38.4%,其中≥28岁分娩人群的占比逐渐增加。两年间平均产后出血率5.9%,其中28~34岁和35~40岁组的产后出血率在2016年后显著上升;年龄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产后大量出血比例在生育政策放开初期显著增加,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结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使住院分娩人数剧增,尤其是高龄产妇比例显著增加;高龄产妇的构成增加伴随产后出血率显著升高,但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医疗技术的提高,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发生的235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率3.1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0%,两种生产方式产后出血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年龄大于35岁的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分娩年龄小于35岁的产妇;孕次大于3次的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孕次小于3次的产妇的出血率;经产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初产妇;胎儿体重大于4 000g的产后出血率高于胎儿体重小于4 000g的产后出血率;妊娠合并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无合并症的产后出血率;因巨大儿行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与单纯应用缩宫素比较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受分娩年龄、孕产次、胎儿体重、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正确评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全国妇产科感染与妊娠合并症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妇产科感染与妊娠合并症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5月4~7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到会代表200多人。本次会议就妇产科感染与妊娠合并症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现总结如下。1 妊娠合并症及相关疾病1-1 产后大出血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既往对产后顽固性大出血,常采用子宫切除来制止出血。近年证明子宫不只是生育器官,并具有内分泌功能,生育年龄切除子宫能较早地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近4年间,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成功地抢救7例产后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的高危病…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规范产后出血的临床管理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意义重大。文章对我国产后出血指南及全球其他国家主要产后出血指南的推荐进行对比,希望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9.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以上的诊断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来势凶猛且发病急促,若不及时诊治就会危及产妇生命健康。产后出血在当前临床孕妇死亡原因中位居首位,为了进一步降低孕妇产后出血死亡率,改善产妇生活及生存质量,对产后出血的产妇给予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尤为关键。对此,本文就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展开讨论,探讨和分析当前临床针对产后出血给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水平,保证产妇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对产后出血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发生在我国中部地区三县305例产后出血病例的相关信息。结果 305例病例中,84.3%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其中79.3%有产前高危因素,54.1%有产时及产后高危因素。有1种、2种、≥3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分别为26.2%、28.9%及29.2%。随高危因素的增加,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2次、无产检、有胎盘因素及剖宫产是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多数产后出血病例有产前、产时或产后高危因素。应加强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筛查及纠正,降低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血管性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 5 %~10 %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占我国产妇死亡人数的 4 9.9%。产妇在胎儿娩出后 2 4小时内失血量达5 0 0ml为产后出血 ,产后 2 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子宫大量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阴道、宫颈裂伤及胎盘滞留 ,其次为生殖道血肿 ,子宫破裂或子宫内翻 ,胎盘植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胎盘残留 ,其次为宫腔感染 ,子宫复旧不良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或缝合过密等因素 ,出血量超过 10 0 0ml或合并休克即可诊断为重度产后出血。重度产后出血是产…  相似文献   

12.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7例产后出血及可能出血的患者施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对15例剖宫产出血患者及2例经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实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所有病例止血效果满意,无晚期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较好,且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正常.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尤其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宫弥漫性出血方面,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的可避免子宫切除的高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期高血压及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引产中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足月妊娠期高血压、非重度子痫前期并选择引产终止妊娠的患者37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产后血红蛋白(Hb)下降情况(Hb下降40 g/L为严重产后出血)分成严重产后出血组(59例)和非严重产后出血组(311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妊娠期高血压及非重度子痫前期引产终止妊娠者严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5年来足月妊娠期高血压及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引产及引产后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比例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选择引产终止妊娠者中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5.95%(59/370)。(2)严重产后出血组中经阴道分娩率、器械助产率、分娩中应用缩宫素率及引产开始到分娩时间均高于非严重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印)OR(正) 5.737,95%CI 2.201~14.956)、器械助产((印)OR(正) 75.627,95%CI 6.140~931.543)及分娩中应用缩宫素((印)OR(正) 2.623,95%CI 1.085~6.342)为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印)P(正)<0.05)。结论:足月妊娠期高血压及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引产率逐年上升,应关注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而经阴道分娩、器械助产、缩宫素的使用增加了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的风险,应早期识别、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4.
在产科,产后出血仍是最常见.最复杂以至于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产后出血特别是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做好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至12月发生产后出血的168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68例,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及时进行处理,使产后出血率尽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118例产后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在400ml或更多时称早期产后出血。而在24小时后发生大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四大死因之一。本院在2100例分娩产妇中,遇到118例产后出血。现将出血与胎次、妊娠周数、总产程时间、婴儿体重、妊娠合并症的关系及出血分类做一分析。一、118例产后出血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我国大部分孕产妇的分娩是在基层医院完成,如何做好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本文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识别和处理,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增强孕产妇对产后出血的耐受能力,产后出血的识别与"第四产程"的处理,及时转诊及安全转诊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前置胎盘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重症病区(OICU)收治的395例前置胎盘孕妇的病例资料,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出血组和无产后出血组的孕次、流产次数≥3次比例、瘢痕子宫比例和产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组中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及胎盘植入的比例、介入使用率和子宫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无产后出血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既往剖宫产次数、胎盘植入和术中出血量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产前血红蛋白是产后出血的保护性因素。近10年前置胎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前置胎盘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率以2015年为峰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前置胎盘孕妇入住OICU的天数呈缓慢下降趋势,目前集中于6~7d出OICU,新生儿NICU转诊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结论: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既往剖宫产次数≥2次、术中出血量和胎盘植入是影响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为产科的危急重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产后出血的防范措施及正确处理,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产后24h以后的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救治不及时,则可危急及产妇生命。现将我院治疗51例晚期产后出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