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F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母婴保健法师明确规定提高人口素质。我国80%以上人口在农村,做好农村社区优生工作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保证。笔者认为,健全的农村社区优生服务体系、快调运行的服务流程是实现农村社区优生的关键。1社区优生服务现状为了贯彻我国的人口政策,实施《母婴保健法》,我国各地对社区的优生服务纷纷进行厂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如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在新新里居委会进行的”早期儿童发育社区服务模式的研究”,北京市阳光儿童早期教育实验中心时“早期儿重发展社区服务研究”及山东省日照市计生委在碑…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是一个有着明显边界、范围不是太大的特定的地域,地域内居住着一群有着各方面联系的人的社会,因此社会化服务是未来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儿童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将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社区婴儿保健的现状及需求,使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更好地开展,对208名0到1岁的婴幼儿母亲进行了婴儿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父母对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项目的需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孕妇学校与儿童保健门诊对儿童主要抚养人进行早期综合发展服务项目的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育儿课堂为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80.22%)和人们对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如营养评价与指导(78.29%)、智能发育评价与早期教育示范指导(78.02%)、育儿方式生活安排指导(74.45%)较传统的体格发育监测与评价(70.87%)需求更高,对婴儿按摩、亲子早教课堂这类新兴的服务项目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在儿童保健服务形式方面,人们比较倾向于医生与家庭一对一定期系统指导(50.55%)、向熟悉的保健医生咨询(49.17%)和热线电话(45.60%)。在针对亲子园服务项目的专项调查中发现,婴幼儿家长参加早期教育训练班的目的是学习早期教育方法.“亲子园”这类服务项目不能单纯以亲子游戏为内容,亲子游戏这一主要的服务形式应作为向家长传授早期教育方法的载体.把适宜的早期教育方法与技能传授给家长是“亲子园”服务的核心。在儿童保健服务时间方面,人们明显倾向于预约服务与用末。结论现代父母对儿童保健服务的要求更高,传统的“421”体格发育监测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服务,医疗保健机构要从传统的门诊就诊的服务模式中寻求突破,扩展儿童保健服务内容,改善服务形式.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红河州4 个县引进项目资源。各级政府承诺配套经费,配备了医疗设备使县、乡、村工作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培训,提高了各级妇幼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将适宜技术推广到农村,加强了高危孕产妇、儿童的管理及危重症的转诊救治,使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等服务指标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992 年的160.04/10 万、108.52‰下降到1998 年的67.79/10万、37.41‰,提高了该地区妇女儿童的生命质量,有力推进了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提高儿童生命质量的时代。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区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近5年的工作统计,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更多的儿童享受保健服务,科学育儿知识得到普及推广,儿童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南京市玄武区建立了以玄武区妇幼保健所为中心,由9个街道卫生院,2个高校职工医院,3个综合性医院参与的儿童保健网。这一健全网络担负着全区0~6岁儿童的保健任务。1 具体做法1.1 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国民参与意识。 我们从“一张嘴,两条腿”到居民家中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并发放体检通知,到开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增强社区保健人员的儿童早期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儿童父母的育儿保健意识,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方法通过社区健康干预为儿童提供早期保健服务,比较干预前后的社区医师的儿童早期保健专业技能、儿童父母的育儿知识、儿童父母对社区提供的儿童早期保健服务的认可度。结果通过儿童早期社区健康干预保健计划,社区医师的儿童早期保健专业技能有显著提高,儿童父母的育儿保健知识有所增加,儿童父母对社区提供的儿童早期保健服务的认可度有显著提升。结论儿童早期社区健康干预保健计划实施可提高社区儿童早期保健服务提供能力,增强儿童父母的儿童早期保健意识,有利于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新项目开展情况,探讨儿童保健的需求动向,为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及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全省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统计表中的儿童保健新项目开展情况选取服务人次前10位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2006年儿童保健新项目开展服务人次前10位是儿童眼保健、弱视防治、儿童智测筛查、生长发育门诊、早教、视力筛查、小儿脑瘫康复、行为发育门诊、小儿康复治疗、儿童早期教育;2007年为儿童视力筛查及干预、儿童集体早教、儿童增视治疗、儿童综合发展门诊、高危儿管理、儿童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和辞别力测试、小儿鼻腔冲洗术、小儿斜颈治疗、儿童智力测评;2008年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软件使用、儿童气质评定、儿童特殊视力检查、弱视训练、儿童作业疗法、儿童眼保健、儿童骨长度超声检查、儿童心理筛查、儿童感觉综合治疗。结论:儿童保健新项目服务人次量较大,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要与进俱进,满足他们的要求,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妇女、儿童占整个人口的2/3,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为探索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模式,为实现我国妇幼保健事业与国际接轨,我区自1997年开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了婚前保健、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促进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地区母子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6年盘县借助"联合国/儿童基会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开展了母子系统保健干预,有效的提高了全县5岁以下儿童保健水平和健康状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24-4025
目的:了解城固县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对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以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城固县孕产妇、儿童生命指标、服务指标的变化。结果:城固县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从2008年的20.66/10万、13.64‰、12.19‰,降至2011年的0、11.62‰、10.40‰。结论: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对城固县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儿童早期教育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0~3岁儿童教育资源现况,探讨建立社区儿童教育模式,为制定儿童整体教育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宜昌市3个区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相关机构(妇幼保健院、托幼园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市级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优生优育咨询、心理咨询门诊和早期教育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未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相关工作。幼儿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员均未达到学历要求;托幼班中保教人员低于规定人数的占33.33%;保育员对早期教育的知识掌握较差;75%的托幼机构早期教育相关人员是从自学途径获得早期教育知识。结论:社区0~3岁儿童教育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应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对社区内儿童保健人员的培训,开展幼儿个性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原县妇幼保健工作在各级党委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关怀下,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围绕新时期两个《纲要》目标,分别从依法管理、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死亡监测、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的较快发展。2000年与2002年相比,全县农村住院分娩率由26.3%提高到41.18%,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87.5%提高到96.2%,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由22.46‰和166.04/10万下降到19.47‰和75.46/10万。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农村妇幼卫生工作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农村妇幼卫生工作水平.方法 从政策、经济和业务几方面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扶持,帮助建立妇幼卫生数据共享平台.结果 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有明显提高,分别由2005年的88.60%和86.70%提高到95.41%和97.00%(x2值分别为556.79和4 284.96,P均小于0.001);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设施得到改善;保健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开展了婴儿抚触和早期功能锻炼等项目;人员收入有所增加,每月人均增长近70元.结论 农村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政策、经济、业务和技术多方面扶持.  相似文献   

14.
常西梅 《泰山卫生》2004,28(2):10-11
母婴保健保偿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两个《纲要》的有效措施,也是为孕产妇、儿童提供系统、规范、优质的保健技术服务,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并具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双重性,我区自2001年底实施保健保偿以来,已初见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有效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立体式摸底调查、主动服务、长效管理和实行优惠政策,开展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结果 流动孕产妇建卡率从22.22%提高到100%;儿童保健率从30.63%提高到100%,体检率分别为100%和98.96%,达到了本地常住人口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水平,未发生孕产妇儿童死亡.结论 立体式调查+主动式服务+长效式管理模式,是一张有效的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网.  相似文献   

16.
王春霞  孙奎东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10-110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的意见》,自1993年开始,我县在总结孕产妇保健保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0~3岁儿童保健保偿服务工作。总结四年来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解决部分经费投入不足,调动保健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保健队伍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推行儿童保健保偿服务,是促进农村儿童保健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1 儿单保健保偿服务开展情况 我县自1993年开始,以城关等六个乡为试点开展了儿童保  相似文献   

17.
贫困县妇女及儿童健康状况差,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高,妇幼健康服务需求也高,而妇幼保健工作远不能满足客观要求。贫困县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包括:普及新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宣教及服务,普及妇幼保健知识。为了加强贫困县的妇幼保健服务,需要加强政府领导,增加妇幼保健经费,建立与健全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体系。要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为目标,针对重点,集中力量进行突破。要通过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用减免费的办法,保障广大妇女及儿童得到必要的预防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8.
社区卫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发展问题,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发达国家的社区卫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系统,社区居民的保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的程序,经费来源也通过不同方式得到了保证。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形成了一支较好的预防保健队伍,具有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妇幼卫生关系到总人口的2/3,妇幼卫生工作在今后的社区保健服务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妇幼卫生社区服务要与妇幼卫生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如与母婴保健保偿责任制结合,与托幼机构儿童早期教育结合,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等,全面开展妇幼卫生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意义.方法:根据父母知情同意原则,将社区儿童保健的3个月婴儿入组,自愿参加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项目,进行早期教育、营养监测、睡眠指导、疾病预防等干预,在1岁时进行发育商和营养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发育商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基层儿...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我们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全县已形成了婚、孕、育保健保偿一条龙服务体系,社区妇幼卫生已成为三级保健网络的常规性工作,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广大妇女儿童人群普遍能够享受到保健服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巩固三级保健网络,增强保健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1.1重点抓了三级保健网络的基础建设。1.2加强乡级保健枢纽建设。1.3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完善婚、孕、育一条龙保健服务程序,规范保健保偿 管理2.1撤消乡级卫生院婚前医学检查、分类,由保健院承担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