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超萍 《医疗装备》2020,(5):164-166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结合输液加温器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低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型号为Barkey S-line的输液加温器结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和体表温度。结果观察组手术30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麻醉时两组体表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30 min以及手术结束体表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结合输液加温器,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低体温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择期进行内镜诊治,观察组患者则于入院后第一时间应用内镜展开诊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治疗率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内镜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应用内镜诊治能够促进出血病因的发现从而早期展开针对性的治疗,降低患者的输血治疗率与避免再出血的发生,促进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期间加温输液对脊髓损伤患者体温的影响,并判定此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择期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对脊髓损伤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加温输液组(H组)对患者在手术室内静脉输入的液体和(或)血液水浴加温至37℃;对照组(C组)对患者在手术室内静脉输入的液体不采取加温措施,而需输血时将所需输血水浴加温至25℃,观察术前、术中和术毕时患者的体温、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是否出现寒颤。结果 H组患者术中和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显著高于C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麻醉苏醒期出现寒颤的比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加温输血和输液能够降低全麻手术期间的低体温和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是一项对患者有益且简便易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成分血合理使用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各45例。对照组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输血,观察组通过输血科参与输血方案制定,对比分析2组患者输血3h后的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经过输血3h后,观察组的HCT、HB、PLT、APTT、P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合理使用成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液加温器联合输液泵鼻饲法在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使用与实施效果,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为目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从佛山市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选取100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插胃管方法,对照组将常规输液器连入全能营养液,在常温下进行胃肠道营养工作;观察组同样将输液器连入全能营养液,将输液加温器缠住输液器后接通电源,对营养液加温后进行营养工作。结果对照组因反应终止滴入、不适反应、发生胃管堵塞及重新插管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腹胀、发生腹痛、发生腹泻几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94.0%低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加温器联合输液泵鼻饲法在临床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及满意度,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翁应初  蔡佳驹  李博  赖俊  唐柚青 《现代养生》2023,(21):1625-1627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时间行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出血后8h内进行胃镜检查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同期选取出血后的8~24h内进行胃镜检查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部位检出率、治疗效果、住院相关指标(黑便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上消化道出血后8h内进行胃镜检查的观察组患者出血部位检出率为82.69%,高于对照组的61.54%;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止血总有效率84.61%;观察组患者黑便消失时间、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5.38%;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出血后的8h内行胃镜检查可提高出血部位检出率,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9):1340-1342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头晕、腹胀、恶心呕吐、失眠、皮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显著,止血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将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安全性较高,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及舒适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为急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急诊收治的10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抢救治疗,观察组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治疗,观察两组抢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经抢救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不良结局和转归方面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抢救中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也较对照组效果佳,效果突出,P<0.05.结论:急诊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治疗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临床救治效果优于常规抢救治疗,且减少抢救中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等,有效改善预后,效果确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的治疗方案可获得理想效果,止血时间更短,输血量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侯义林 《现代保健》2014,(34):96-98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内镜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4.1%)高于对照组(6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内镜止血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确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PI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消化内镜肾上腺素局部注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治疗后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而分析经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消化内镜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3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6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5%,明显高于对照组(8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配合在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16±1.59) d,短于对照组的(13.43±2.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 <0.05)。结论对采用金属钛夹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精细化护理配合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掷骰子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5±10.50)h,(32.50±12.45)h,t=4.1797,P=0.0001];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50±26.80)mL,(377.85±25.65)mL,t=25.2954,(P=0.000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5±1.65)d,(10.35±2.45)d,t=6.4178,(P=0.0000)];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80.00%,χ2=6.0606,P=0.0138)。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的应用效果确切,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陈晨 《中国卫生产业》2020,(5):42-43,46
目的分析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基础性管理,观察组43例主要为输血安全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方式下医患矛盾和流程混乱等状况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生理论评分以及技能评分均高于对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落实度以及操作流程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安全管理时可有效降低不良状况,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急诊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单一治疗(静脉滴注,2次/d,单次间隔12 h),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25μg/h静脉泵注,1次/d,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二次出血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观察组的二次出血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二次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6%,无效率为2.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3%,无效率为2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2d内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综合进行,胃镜检查是首选方法,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