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外科手术术前禁食利弊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年来,外科手术术前禁食已成为一种传统方法用来消除麻醉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的窒息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虽然术前禁食的优点已广为接受,但病人的耐受能力有赖于病人个体差异和手术的时程。通常情况下,预约外科手术的病人从前一天晚上午夜开始禁食或下午做手术的病人早晨只能吃清淡饮食。这种传统的术前禁食方法已被广泛证实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文梅  李晓玲 《护理研究》2006,20(8):663-665
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饮禁食,以预防麻醉期间由于误吸胃内容物所致的吸入性肺炎。传统的术前禁饮禁食标准最近几年来已受到质疑。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饮禁食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梅  李晓玲 《护理研究》2006,20(3):663-665
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饮禁食,以预防麻醉期间由于误吸胃内容物所致的吸入性肺炎。传统的术前禁饮禁食标准最近几年采已受到质疑。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饮禁食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术前12 h禁食、禁饮.试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术前禁食6 h,禁水2 h.结果:两组病人禁食禁饮前脉搏、血压、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禁食禁饮后血糖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术中无1例发生误吸;两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寒冷及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缩短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术前饮食指导,可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术前舒适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传统术前禁食原则对病人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目的: 探讨传统术前禁食水对病人造成的不良作用以及发生的原因.方法:临床病例访谈.结果:仅有32%的病人明白禁食对于手术的意义;95.5%的病人实际禁食水时间超过10h;诉说口渴、饥饿和焦虑程度在5分以上的病人分别占47%、41%和52%;术中无病人呕吐.结论:长时间的禁食水不利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和康复,应加强医护合作和术前教育,根据病人手术的具体时间给予适当的食物和液体.  相似文献   

6.
腹部择期手术术前新禁食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术前新禁食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使病人更加顺利地度过术后康复期。方法将489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按手术时月份的单、双月分为两组,实验组252例采用新禁食方案,即术前至少6h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h在专业护士指导下口服糖水500ml(含蔗糖50g),然后禁液体饮食;对照组237例采用传统的术前禁食方法,即在术前12h禁固体饮食,术前6h禁任何液体饮食。比较两组禁饮、禁食时间,术中、术后胃液量和呕吐或误吸,术后肺炎,手术前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SAS评分,以及口渴、饥饿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前、术中胃液量,术中、术后呕吐或误吸,术后肺炎,手术前后血糖、胰岛素定量等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5);禁饮、禁食时间较对照组短,SAS评分,口渴、饥饿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1);同时,对照组术后胰岛素抵抗明显,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实验组的同类数据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禁食方案既未增加术前、术中的胃液量,也未增加术中、术后的误吸率,因此是安全的;同时,新禁食方案有助于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心理压力和口渴、饥饿感,较传统禁食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患限时择时禁食、禁饮并发症如口渴、饥饿、低血糖反应、焦虑等的影麻响.方法 根据不同禁食、禁饮时限随机将LC手术病人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前仅给予常规的术前指导,观察组根据手术时间安排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管理措施,观察组术前禁固体食物(不包括油炸食物和肉类)8h,禁半流质饮食6h,两组均在术后2d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管理,索取新的禁食、禁饮方案,强化了LC病人对术前禁食、禁饮的正确认识,提高了病人术前的舒适度及手术的耐受力和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陈亮  李爱媛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2002-2004
【目的】探讨新型禁食方案的临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所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0例按手术月份轮次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安慰剂组,每组100例,根据术前禁食方案不同进行相应处理。对照组,采用术前12h禁食、6h禁饮的传统禁食方案;试验组,采用新型禁食方案,即术前至少6h禁食固体食物,并于手术当日(5:00AM)口服5%蔗糖水400mL,麻醉诱导开始前2h(7:00AM)再次口服5%蔗糖水200mL,此后禁食任何食物;安慰剂组,禁食方案与实验组相同,口服液体为不舍任何溶质的清水。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中胃残余量,术前焦虑量表(SAS)评分、饥饿口渴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中胃液容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前SAs评分、饥饿口渴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安慰剂组(P〈0.05);安慰剂组术前SAS,口渴、饥饿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呕吐评分相似,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禁食期,于麻醉诱导前2h口服含糖溶液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且不增加麻醉插管、误吸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术前禁食、禁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前禁食、禁饮(non-peros,NPO)目的在于使胃充分排空,预防麻醉期间误吸胃内容物所致的吸入性肺炎,故传统的术前12h禁食、4h禁饮成为常规,并被列入教科书而延用至今。近20年来,长时间禁食、禁饮引起脱水、口渴、饥饿、烦躁、低血糖等不良后果倍受关注。所以,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规定被普遍用于任何病种手术的术前准备已经遭到质疑。为探讨安全、可行的新禁食方案,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禁食禁饮是手术前常规的胃肠道准备,目的是减少胃内容物及酸度,防止胃反流造成呕吐及误吸,对保障患者术中安全极为重要。目前,临床外科科室针对本科的手术特点,制定禁食禁饮的方案略有不同,主要是根据传统教科书~([1])的有关要求即术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禁食禁水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禁食禁水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和改良组,各40例。A组采用传统的术前禁食禁水方式,即术前12h、6h分别禁食禁水;B组实施术前10h、4h分别禁食禁水的方式;C组实施术前8h、3h分别禁食禁水的方式;改良组实施术前6h、2h分别禁食禁水的方式。对四组术前焦虑抑郁程度、术前术中胃液量、术后24h恶心呕吐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HAD(a)评分、HAD(d)评分明显低于A、B、C组(P0.05)。改良组饥饿、口渴程度明显低于A、B、C组(P0.05)。四组术前、术中胃液量及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前6h、2h禁食禁水方式可使术前、术中胃液量得到良好的控制,可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并降低饥饿、口渴程度,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辉  王丽姿 《护理学报》2008,15(10):36-38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术前禁食禁水的情况,为医生和护士共同制定科学的术前禁食禁水方案作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用自设调查表,以访谈形式对1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调查禁食禁水的意义、指导禁食禁水时间、实际禁食禁水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及误吸。结果(1)病人实际禁食禁水时间远远超过医生护士指导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指导禁食时间与常规规定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重新修订的术前禁食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导禁水时间与常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实际禁食时间与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禁水时间与常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必须明确术前禁食禁水的意义并向病人详细解释;禁食禁水要区别对待;重视术前禁食禁水的医嘱,确保正确执行;医护人员需要不断了解国内外专业动态,掌握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神经介入手术特点、术前禁食水对机体的负面影响、目前禁食水的方法,认为研究对介入手术术前禁食水合理方案及如何合理坚持术前禁食水,又确保围术期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不适,是一直以来临床面临的比较纠结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合理方法指导禁食水、禁食水对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等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芸  王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617-1619
介人手术是局麻下的微创手术,按照介入护理常规,术前采取禁食6h、禁饮4h[1]的饮食方案.禁食、禁饮目的在于使胃充分排空,预防手术期间误吸胃内容物所致的吸人性肺炎,增加手术安全性.该常规被列入教科书沿用至今.近20年来,大量研究报道术前禁食禁饮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低血糖、脱水、口渴、饥饿、烦躁等[2,3].所以,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规定被普遍用于任何病种手术的术前准备已经遭到质疑[4].本文就介入术前饮食方案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实际工作及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病人术后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anaesthesia,PCA)是一种有效、简便的镇痛方法 ,已广泛被应用于治疗疼痛、创伤疼痛及癌性疼痛。本文观察及评价枢星对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中出现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80例妇产科、胃肠道、胆道择期手术病人 ,男性43例、女性37例 ,年龄19~57岁 ,平均体重56.53kg,ASA分级Ⅰ~Ⅱ级 ,无麻醉禁忌症。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类型见表1。1.2方法术前禁食6h ,术前用咪唑安定3mg和阿托品0.5mg肌注。麻醉均采用单管连续硬膜外麻醉 ,不同手术选择各自麻醉平面 ,术中维持良好的…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术前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手术室护士根据每日择期手术的先后顺序和手术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评估手术开始时间,对手术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结果 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与我国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标准接近; 未出现因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短而引起的手术停刀或者胃内容物的返流呕吐误吸; 患者适当的饥饿、口渴可以耐受,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参与术前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指导,可纠正患者术前不必要的或者是错误的禁食、禁饮时间,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和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切实可行。国内外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术前禁食时间延长,并发症增高,并通过两种不同的禁食方法分组进行观察统计,证实了禁食时间过长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禁食2-3小时,提出了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术前禁食时间不宜过长,应于手术当日早餐给予病人半流食,量为平日进食量的70-80%,以防止或减少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病人情绪紧张、焦虑以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等。对于老年人更要掌握术前禁食时间,保证进食够量,以防因调节功能差而致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要积极鼓励病人进食,以满足消化道的生理特性和人体的正常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术前禁食禁水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麻醉后胃内容物返流,防止肺部并发症,保证安全、高效地进行麻醉。由于小儿发生胃发育尚不健全,易致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故其发生返流的危险性是成人的2倍,且造成的吸入性肺炎较难处理,死亡率高~([1])。现有教科书对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仍沿用传统观点~([2]):婴儿术前4 h禁食、水;较大儿童与成人一样,在术前夜12点后禁食、水。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缩短小儿心脏手术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将本院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禁食12 h、禁饮4~6 h;观察组于术前禁食6 h,麻醉前2 h可饮糖水或者无渣饮液100~150 mL。比较2组患儿有无口渴、饥饿、脱水,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及误吸。结果观察组在缩短禁食、禁饮时间的情况下并未增加发生呕吐、误吸的危险,同时此期间患儿口唇干燥、泛白或出现哭闹不止现象,年长儿诉口渴、饥饿感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讲手术病人在入院前后及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都会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产生心理应激,有资料研究表明,术前焦虑与手术效果及愈合恢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做好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