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广东阳江市自愿无偿献血者十分踊跃,全市无偿献血100%能满足医疗临床用血需要,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殊荣。而该市农民无偿献血的比例、无偿献血“回头率”和一次捐血400毫升的比例,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之首。  相似文献   

2.
从政府指令计划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1],以及人们对无偿献血观念的更新,山西省大同市经历了约5年的时间,这期间除强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外,开展了多种形式自愿无偿献血的健康教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同市2002年仅有40%的血液来自无偿献血,从2002年开始,确立了无偿献血健康教育,使无偿献血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大同市血站顺利实现无偿献血的“四个转变一个延伸”(即指令性计划献血向公民志愿参加献血转变;献一次向多次转变;  相似文献   

3.
献血宣传招募是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首要环节.随着北京市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夏季残奥会的隆重召开,使北京市的自愿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是每一位血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为此,正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对北京市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献血宣传招募是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首要环节.随着北京市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夏季残奥会的隆重召开,使北京市的自愿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是每一位血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为此,正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对北京市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市无偿献血工作起步较晚,自1998—1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才开始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从全血向成分血转变。由于该市是一个工业城市,无偿献血的模式起步就是自愿无偿献血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市自愿无偿献血比例已经达到94%。现将攀枝花市自愿无偿献血的情况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6.
《卫生软科学》2005,19(2):141-141
山东省无偿献血工作呈现“三转一延”的新变化,2004年全省采集无偿献血总量158吨,未发现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行为。山东省无偿献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移;由一次献血200毫升向400毫升转移:由献全血向机采成分血转移;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山东去年献血总量和成分输血中的92%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一次无偿献血400毫升的比例为66%,  相似文献   

7.
计划性无偿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到95%以上。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部分地区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不足30%,依然靠政府下计划指标,公众自愿献血行为和无偿献血招募成为瓶颈。《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常德市无偿献血工作由政府下达献血计划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用血和血液供给之间的矛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计划无偿献血有其一定的弊端,如:为完成单位任务雇请他人献务,冒名顶替,隐瞒病史,长休假、高补贴等,给安全用血和血液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何时告别“计划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必读》2005,(8):i0010-i0012
2005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卫生部公布的一个数据令人振奋: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已从5%上升到79.4%,血液供应基本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唯一途径。振奋之科,不能不冷静地看到,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频频出现的“血荒”、  相似文献   

9.
自愿无偿献血是川血安全的基础,也是血站工作的蕈中之重。2005年6月,卫牛部正式建立全国无偿献血公示制度,并首次公布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无偿献血占采集临床用血比例排行榜,目的是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台州市临床用血在2003年就实现了血源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目前台州市的无偿献血模式为:以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为主,团体应急无偿献血为辅。由于台州市四季分明,街头自愿献血受天气影响大,1~3月和7~9月为献血淡季,故街头无偿献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有关法律[1],动员台州市各单位团体无偿献血以补充街头无偿献血的不足。笔者对近2年台州市无偿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郑杨 《时尚育儿》2016,(1):63-63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经历了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到全部自愿无偿献血过程,在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我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意识不断增强,2006年起长沙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00%,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及医疗机构拓展,临床用血需求快速增长,无偿献血却因社会群体对公益事业认知的变化,如“郭美美”等一些负面的、网络热议的事件和报导,使许多市民对无偿献血工作产生不少质疑,献血热情度骤减,血液的需求与保障呈现两极走向,采供血事业面临严峻挑战。2015年,我中心经总结分析,决定采取团体预约无偿献血的新招募模式,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以保障在天气、季节变化血型偏型和重大公共应急事件发生时满足临床救治用血需求。现就团体预约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自1996年开展无偿献血,通过几年来的经验摸索,从2000年起,率先实施输血献血“四个转移、一个延伸”的工作新思路,全市临床用血100%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实施“四个转移、一个延伸”以来,使全市输血献血工作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无偿献血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山东省和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标准。  相似文献   

13.
罗庚华 《健康必读》2008,(11):11-12
近几年来,娄底市的无偿献血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自愿无偿献血率、出库血液合格率、服务满意率三个100%;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连续四年被湖南省卫生厅授予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在不久前召开的“湖南省2004—2007年度全省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再度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提起这些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14.
无偿献血是公民自愿,不取任何报酬的献血,它是以互相帮助的原则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颁布以来,诸暨市为提高公民对无偿献血的认可性,扩大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提高无偿献血率,更好为社会服务,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社会性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的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率,收到一定成效。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率由1999年的24%上升到2006年的102%,街头自愿献血人数由1999年的380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9272人次,如此幅度的提高,与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关系。无偿献血健康教育经费投人从1999年的0.2万元/年,逐年增加至2006年的24.1万元/年。  相似文献   

15.
消息     
力争临床应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力争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到95%;基本建立起整体布局合理,网络覆盖到位,管理科学规范,质量保证可靠,系统运行良好的采供血机构服务网络。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上指出,血液管理工作要明确确保血液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从全面推动无偿献血和全面加强血液系统管理的两条战线上狠抓落实。据悉,目前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1998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95.5%,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从1998年的5.5%上升到2005年的84.7%,我国血液供应实现了…  相似文献   

16.
《健康必读》2007,(11):6-9
深圳市自1993年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以来,已连续九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连续四届被国家授予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城市,深圳的无偿献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无偿献血模式。2007年8月28日,由卫生部医政司主办的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在深圳隆重召开,深圳模式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进一步肯定。为了让更多的血站能够全面了解深圳模式的内涵,我们特编发此文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人员构成和血液安全性差异. 方法 统计2012年长沙地区互助献血群体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学历构成及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对比. 结果 互助献血人群年龄和学历构成比较均匀,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以18~35岁的年轻人为主,学历越高,献血意愿越强;互助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 结论 互助献血存在的血液安全隐患更大,应当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后,国家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经多年来输血系统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加之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无偿献血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而深入人心,大量健康公民已对无偿献血知识基本了解并自愿参加到献血行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运用激励法激励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是建立在公民完全自愿意义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血液采集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丕 《中国卫生资源》2003,6(6):274-275
通过对我国四种血液采集模式的划分,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论述我们应该采取的血液采集模式和无偿献血工作努力的方向。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我们应彻底摒弃有偿供血模式,逐步淡化直至取消计划无偿献血模式,倡导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追求计划自愿无偿献血模式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实现了我国献血方式从有偿向无偿的转变.初期的无偿献血是依赖于政府指令性计划的一种献血模式,它不是完全自愿的无偿献血,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献血知识更深入的了解,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将逐步过渡为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它是我国现阶段开展无偿献血的最佳模式,但不是最终模式,只有最终实现计划预约的自愿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采血的无序性和临床用血的有序性之间的矛盾,实现计划采血,合理用血,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