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2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7例,确诊率仅为33.3%,手术切除20例,行全胃切除12例,胃大部切除8例,剖腹探查1例,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
2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6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22例,5年生存率50%(11例)。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深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31例中原发于胃底3例,胃体6例,胃角9例,胃窦13例。1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监测,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29例,T细胞型淋巴瘤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2%。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29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5.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最有效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3.3%,手术切除率为97.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0.0%,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33.3%.结论:胃镜活检能有效降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针对原发灶部位、大小、病理分期不同,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了本院1993年2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38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下特征以及治疗。所有病例均手术切除或剖腹探查,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结果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误诊率高,其中原发性胃淋巴瘤误诊率达82.6%,肠淋巴瘤误诊率达100%。原发性胃淋巴瘤第一次胃镜确诊率仅47.8%,辅助化疗周期数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对于有消化道症状而X线及胃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胃淋巴瘤可能,并能通过胃镜多点活检确诊,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映波  邵建永 《癌症》1997,16(2):132-13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近30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8例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其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计算获得,结果:本组术前GI和胃镜诊断率分别为31.5%和44.4%,手术切除率为88.9%,比本院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高,其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7%、51.1%和30.7%,结论:掌握本病GI的特点及胃镜取材深度,可望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治疗上应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胃恶性淋巴瘤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989-1997年收治的11列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1例中术前经X线或胃镜检查及活确诊仅1例,余10例均被误诊(90.9%),手术切除11例,其中根治性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1例,剖腹探查1例,术后辅以CHOP方案化疗,阴访率90.9%,全组5年生存率80%,结论:胃恶性淋巴瘤淋巴瘤误诊率较高,内镜下活检最具价值,治疗应积极行根治手术,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2 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 7例 ,确诊率仅为 33 3% ,手术切除 2 0例 ,行全胃切除 12例 ,胃大部切除 8例 ,剖腹探查 1例 ,5年生存率为 5 7 1%。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 ,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的原因,总结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8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达78%,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同期胃癌病人,术后加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83.6%。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应采用纤维胃镜、气钡造影和CT等手段明确诊断,以免误诊为晚期胃癌放弃手术,治疗应采用手术配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86年8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1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发生于胃10例,小肠3例,刚盲部2例.直肠1例。术前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7例(45%):手术加化疗12例,单纯手术3例,单纯化疗1例。结论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对2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PBL中,女性19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37岁,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总5年生存率为62.50%,Ⅰ期 Ⅱ期5年生存率为81.82%。结论 PBL的预后与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关,手术 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较好,局部切除应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腹痛,纳差,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消瘦等。本病误诊率达87.5%,极易误诊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率高,均获手术切除。EI期病例多,3,5年生存率为86%,69%。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 1989~ 1997年收治的 11例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  11例中术前经X线或胃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仅 1例 ,余 10例均被误诊 (90 9% )。手术切除 11例 ,其中根治性切除 9例 ,姑息性切除 1例 ,剖腹探查 1例 ,术后辅以CHOP方案化疗 ,随访率90 9% ,全组 5年生存率 80 %。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率较高 ,内镜下活检最具价值 ,治疗应积极行根治手术 ,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湘绮 《肿瘤》2001,21(1):59-60
目的 通过观察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胃镜、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复习近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 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8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病例2例于手术后一年死亡。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探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率为88.9%(16/18)。1年生存率为77,8%,3年生存率为58,3%,5年生存率为55.6%。1年内死亡4例,包括ⅣE2例,ⅢE2例,其中未治2例,有B症状者均在3年内死亡,存活3年以上的病例均为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术及术后化疗的病例。结论胃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5.14%(18/350),占结外淋巴瘤的19.4%(18/93),临床易误诊,根治术或全胃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好,分期较晚、有B症状者及未治疗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癌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 ,胃镜、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 ,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复习近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 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  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 ,8例均手术病理证实 ,随访病例 2例于手术后一年死亡。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胃镜检查必须探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 ,结合 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 (CHOP方案 )为主 ,清除 HP是治疗的关键 ,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胃镜、X线钡餐造影、CT检查.对早期伴有出血、穿孔或化疗期间有出血、穿孔风险及胃镜病理诊断疑癌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术式:D1根治术13例,D2根治术11例,姑息切除术3例,联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 (PGI-NH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了本院 1993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的38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下特征以及治疗。所有病例均手术切除或剖腹探查 ,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结果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X线误诊率高 ,其中原发性胃淋巴瘤误诊率达82 .6 %,肠淋巴瘤误诊率达 10 0 %。原发性胃淋巴瘤第一次胃镜确诊率仅 47.8%,辅助化疗周期数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对于有消化道症状而X线及胃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胃淋巴瘤可能 ,并能通过胃镜多点活检确诊 ,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放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1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E期9例,ⅡE期7例;B细胞来源12例,T细胞来源2例,未能明确来源2例。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9例行局部切除手术;5例患者术后辅助放疗;15例联合全身化疗,大部分采用CHOP方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10~13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2%,其中ⅠE期为75%,ⅡE期为30%。[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加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发生在睾丸、卵巢的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1例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5例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依据WHO新分类进行分型.AnnArber(1971)国际分期法进行临床分期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睾丸恶性淋巴瘤平均好发于60.70岁,随访21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3例,中住生存期35.2个月,5年生存率38.5%;T细胞性淋巴瘤5例,中位生存期18.6个月,2年生存率40.0%,无5年生存率。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及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例.5年生存率100%。就诊时病程处于Ⅰ期8例,中位生存期75.1个月。Ⅱ期8例.中位生存期36.5个月。Ⅲ、Ⅳ期5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本组5例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小淋巴细胞性3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例,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其中2例失访,随诊3例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关系密切,术后放、化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