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社区个人健康档案评分标准表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技巧。方法对本院周边社区居民的就诊原因进行分类汇总,依据分类汇总结果设计不同类别的个人健康档案评分标准表,并讨论应用技巧。结果一年中因各类急性疾病就诊的占比为20.75%;因各类慢性疾病就诊的占比为6.03%;因急、慢性兼有疾病就诊的占比为0.43%。结论社区常见就诊因素有急性疾病、慢性疾病以及两者兼有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PC)是中青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分类方法,慢性前列腺炎分为Ⅱ型和Ⅲ型,其中Ⅲ型约占PC的90%,属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对其治疗缺乏特效方法,疗效也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TOPKAT和Derek平台预测已建立的984种中草药重要成分的毒性,用TOPKAT平台预测中草药重要成分的大鼠经口LD50、大鼠经口慢性LOAEL、致癌性(啮齿类)、致突变性(Ames试验)和大鼠经口发育毒性;Derek预测中草药重要成分的致癌性、致突变性和染色体损伤。TOPKAT预测的毒性数据报告为连续数据和分类数据,分类数据用0.0~1.0的数值表示。LD50和慢性LOAEL根据GHS进行分类。TOPKAT预测结果:有866种(88%)中草药重要成分的大鼠经口LD50属GHS急性经口毒性3类、4类和5类;分别有214(21.7%)和253种(25.7%)中草药重要成分的慢性LOAEL属GHS慢性毒性1类和2类;有361种(36.7%)预测具有致癌性阳性,有206种(21%)预测具有Ames试验阳性,549种(55.8%)预测具有发育毒性。Derek使用9种术语由低到高定性描述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Derek预测结果:有57.8%的中草药成分无结果,有131种(13.3%)中草药重要成分有致癌性结构预警,有82种(0.08%)有Ames试验结构预警,有245种(24.9%)有染色体损伤结构预警,对上述预测阳性结果描述不确定性的术语90%以上为肯定、很可能和合理的。TOPKAT和Derek是较好的商业QSAR平台,但对毒性终点的定义不完全相同,应用域也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评价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酒精中毒性幻觉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酒精中毒性幻觉症的临床类型、特点及转归。方法·· :通过住院索引查出住院的酒依赖患者中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酒精中毒性幻觉症者 ,按斋藤学分类标准分成原始性幻觉症型、急性幻觉症型、慢性幻觉症型和症状性幻觉症型。结果··: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幻觉症占同期住院酒依赖患者的25.78 % ,原始性幻觉症型占幻觉症的12.12 %(4例) ,急性幻觉症型占69.70%(23例) ,慢性幻觉症型及症状性幻觉症型各占9.09 %(各3例)。原始性幻觉症型与急性幻觉症型多在断酒或减少酒量后发生 ,持续时间短暂 ,而慢性型及症状型幻觉症型多持续3个月以上。结论··:原始性幻觉症型及急性幻觉症型可作为酒精戒断症状之一 ,慢性酒精幻觉症应鉴别器质性幻觉还是精神病性 ,症状性幻觉症多考虑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收集2006-01~2008-09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诊断及分类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的标准)318例,年龄21~58岁。其中,21~35岁者108例,约35%;36~45岁者166例,约占48%;46~55岁者32  相似文献   

6.
2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对湖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2004年8-12月205例ADR报告就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ADR类型和程度、药品分类、累及器官及严重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ADR涉及112个药品品种.抗感染药引起的ADR 115例,占56.10%;严重ADR 26例,死亡2例;ADR引起皮肤损害较多,共111例,占46.64%.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NL)患者血象和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特征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 5例CNL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CNL患者外周血WBC :2 4—87× 10 9/L ,BPC :148— 682× 10 9/L ,Hb :10 8— 165g/L。白细胞分类以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为主 ,达 76— 94 % ,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阳性率为 85—10 0 % ,积分为 2 4 8— 365分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明显活跃 ,粒 :红 =9.5— 197:1,有核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分叶核增高 ,达 4 3— 79% ,巨核细胞全片 14— 310个。结论 :CNL为骨髓增殖性疾病 ,细胞分类以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为主 ,NAP积分增高 ,血髓象分析时应着重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类白血病反应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41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与中医体质特征的关系。方法按王琦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方法将慢性肾脏病分类并统计其临床表现在各类型体质中的分布。结果发现41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各型体质分布差异较大,其中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高,分别占25.60%、22.70%和16.90%。结论气虚质与蛋白尿合并血尿密切相关;阴虚质与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有关;阳虚质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有关。上述各种指标的变化均会加重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及症状,提示上述三种体质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某种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特点,进一步规范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近10年安徽省立医院住院UC患者资料,分别采用Turelove和Witts标准进行临床严重度分级;改良Mayo活动指数进行活动度量化评分;按2005蒙特利尔世界消化会议标准进行UC病变范围分类。结果共有199例UC住院患者,病程类型以初发型79例(39.7%)和慢性复发型95(47.8%)为主;活动期为194例占97.5%;轻、中、重度病例数分别为72例(36.2%)、87例(43.7%)和40例(20.1%);病变分布直肠、左半结肠分别为38.2%和39.2%;治疗以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联合应用类固醇激素,临床缓解率96.9%。结论该院UC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以轻中度为主,疾病类型以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为主,病期以活动期为主,病变主要累及直乙结肠,主要药物以氨基水杨酸类或联合类固醇激素为主,多可获得临床缓解。  相似文献   

10.
<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占全部妊娠疾病的5%~10%,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根据国内外对于HDP的分类诊断标准,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HDP在早期主要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临床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妇净舒制剂对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92例(治疗组69例,对照组2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治疗组5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服用妇净舒制剂,对照组服用妇科千金片。用药1月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结果慢性宫颈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24.64%和8.70%;愈显率分别为66.67%和52.17%。慢性盆腔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22.81%和10.53%;愈显率分别为61.40%和42.11%。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性。结论该制剂能清利下焦湿热,通络调经,理气止痛,对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疗效. 方法 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患者各90例,病变程度相同的两部位皮损采用自身单盲对照研究 方法 进行,治疗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用药前清洗患处;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并轻轻按摩,早晚各1次,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进行疗效判定,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4周末慢性单纯性苔藓治疗组痊愈率为47.8%,对照组为10.0%(P<0.05); 治疗组显效率为41.1%,对照组为48.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58.9%(P<0.05).慢性肥厚性湿疹治疗组痊愈率为40.0%,对照组为17.8%(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44.4%,对照组为57.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75.6%(P<0.05). 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疗效优于糠酸莫米松乳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本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825例,所有患者均行TCT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对TCT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结果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为4.97%(41/825),其中LSIL19例(46.3%),HSIL15例(36.6%),SCC5例(12.2%),ASCUS2例(4.87%);阴道镜取活检结果慢性宫颈炎21例;CINⅠ11例,CINⅡ4例,CINⅢ4例;SCC1例。结论TCT检查能较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对TCT检查阳性者,应在阴道镜下做进一步诊断、定位,或行宫颈活检,两者结合可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慢性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据1998年公布的 NHANES Ⅲ调查估计,以基础血清肌酐>1.7mg/L 计算,美国至少有300万慢性肾病患者;若以基础血清肌酐>1.5mg/L 计算,则有1100万慢性肾病患者。Framingham 研究人群中有8%患慢性肾病。在美国,1998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约为35万人,而这一数字以每年7%的速度增加,到2001年已超过65万人。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中,慢性肾病发生率更高。Bivulirudin 三期临床试验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只有25%患者肾功能正常,而轻度、中度和 ESRD 患者分别为46%、28%和1%。心血管病往往伴发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多因心血管病死亡而不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死亡。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的报告显示,慢性肾病伴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30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现状。方法调取2019年第二季度我院门诊全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合并症及多重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特点。结果在降糖方案方面,840例患者中,单药、二联、三联及以上治疗的患者占比分别为43.45%,31.55%和25.00%;在合并症及多重用药方面,合并有≥3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占比为65.50%,同时服用≥5种药的患者占比为58.81%。结论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与指南相符,慢性疾病合并症方面也符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治疗过程中潜在的低血糖风险及对骨折风险的评估是药师需要关注的,同时,制定标准化的多重用药评估流程及干预方案,是开展慢性疾病药学管理门诊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外用制剂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外用青鹏软膏,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尤卓尔),2次/d,连续4周.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观察用药效果.按照症状积分下降指数积分法分别以瘙痒值、皮损分布面积和皮损形态3方面计算分值,评价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22例患者2周临床总有效率为77.3%,4周结束时为86.4%;对照组20例2周临床总有效率为70.0%,4周结束时为8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时的分类积分显示,瘙痒值、皮损形态和皮损分布面积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与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慢性扁桃体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或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的两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所有患者肾活检病理根据国际IgA肾病协作组提出的牛津分型进行分类.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 伴慢性扁桃体炎组高于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组的高血压发生率(62.5%vs 20.5%,P=0.002)、尿红细胞≥2+比例(62.5%vs 34.1%,P=0.048)、血TG[(3.3±2.2)mmol/L vs(2.0±1.3)mmol/L,P=0.038].两组病理特征、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慢性扁桃体IgA肾病的高血压、血尿、血脂紊乱更严重,病理特征和疗效与不伴慢性扁桃体炎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耻骨后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列腺炎分类标准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且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76例,采用敏感药物注射于前列腺内,每周1次,交替注射共6次,根据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细菌培养、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HI-CPSI)三项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4周,76例患者中治愈31例(40.8%),有效39例(51.3%),无效6例(7.9%),总有效率92.1%。术后下腹轻微疼痛6例(7.9%),2 h后自行消失。结论:经耻骨后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治愈率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移植物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是移植肾后期失功的重要原因。但是初期人们普遍认为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CR)是肾移植术后1年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991年首次提出慢性移植物肾病概念;1992年,第4次Alexis Carrel移植器官慢性排斥反应和动脉硬化讨论会确立Banff分类标准,将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定义为慢性移植物肾病,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导致移植肾失功包含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方法对660份ADRs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有36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合并用药占65.34%;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神经系统损害、过敏等。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s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