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4种降压药物联合方案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疗效。方法 选择EHⅡ期、Ⅲ期患者892例,按入选顺序分为4组:A组为尼群地平加卡托普利,B组为尼群地平加氨酰心安,C组为硝苯地平加卡托警利加双氢克尿噻,D组为复方降压片,各种原因退出以上4组的为E组;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尿常规、肾功髓、24小时尿蛋白、眼底检查及心脏B超。部分患者检测了神经内分泌因子。结果 在治疗后1、3年,5组患者动辣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MI和A/E比值均下降,CO和LVEF无变化,血BUN、Cr无变化;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中A、B、C组的24小时尿蛋白、血尿酸明显下降,眼底情况明显改善,而D、E组则反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例数D、E组明显高于A、B、C组。结论 坚持长期降压治疗可明显减少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并保护其靶器官受损,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降压方案对EH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控制率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单纯高血压病(EH)及合并2型糖尿病(简称DM)的降压效果。方法对63例EH及112例EH合并DM患者用卡托普利治疗4周,其中56例EH合并DM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前后观察血压及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ISI)、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及血尿酸等指标变化。结果用卡托普利治疗后,EH组血压显著下降,ISI增加,血浆NE和E浓度降低。而EH合并DM组单用卡托普利者效果不明显,除血浆NE和E浓度下降外,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但加用二甲双胍者降压效果与EH组相同,上述各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卡托普利对单纯EH患者疗效显著,但对EH合并DM者单用效果欠佳。当其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患者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得到改善后才能真正发挥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单纯高血压症(EH)及合并2型糖尿病(简称DM)的降压效果。方法 对63例EH及112例EH合并DM患者用卡托普利治疗4周,其中56例EH合并DM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前后观察血压及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ISI)、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及血尿酸等指标变化。结果 用卡托普利治疗后,EH组血压显著下降,ISI增加,血浆NE和E浓度降低。而EH合并DM组单用卡托普利者效果不明显,除血浆NE和E浓度下降外,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但加用二甲双胍者降压效果与EH组相同,上述各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卡托普利对单纯EH患者疗效显著,但对EH合并DM者单用效果欠佳。当其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患者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得到改善后才能真正发挥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及与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针对社区EH患者,应用双氢克尿噻2周,根据血压达标情况加用尼群地平(A组,68例),或继续维持小剂量双氢克尿噻(B组,67例)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2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P<0.05~0.01);3个月末B组TC、TG、LDL-C、HDL-C无变化(P>0.05),A组用药后TC降低(P<0.01).2组间TC、TG、LDL-C、HDL-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EH患者对血脂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沙坦、卡托普利降压治疗后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血管紧张素 (A )、醛固酮(AL D)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检测 、 期 EH患者 5 2例和正常对照者 2 6例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其抑制物 (PAI- 1)的活性、血浆 A 、AL D水平。5 2例 EH患者中 2 6例接受氯沙坦治疗 ,2 6例用卡托普利治疗 ,疗程 4周。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EH组 PAI- 1活性及血浆 A 、AL D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0 .0 1) ,t- PA活性降低 (P <0 .0 0 1)。EH组治疗前 A 水平与 PAI- 1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 t- PA无相关 (P >0 .0 5 )。经氯沙坦、卡托普利治疗后显示 ,在明显降压的同时 ,t- PA活性增强 ,PAI- 1活性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氯沙坦对 A 、AL D无明显影响 ,卡托普利使 A 、AL D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EH患者存在纤溶活性降低 ,且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与纤溶活性异常有密切关系。经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后 ,均能改善患者的纤溶活性异常。对循环中 A 、AL D水平的影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对卡托普利降低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用对ACEI降低血压和改善胰岛素抵抗(ISR)的作用有无影响。方法:将95例伴有空腹胰岛素增高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A组:用卡托普利25 mg,bid;B组:卡托普利,25 mg,bid,加阿司匹林75 mg,qd;C组:卡托普利25 mg,bid加阿司匹林300 mg,qd。治疗随访期 3 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压、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和胰岛素,计算降压幅度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①各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P<0.05)。A组与B组降压幅度相似,C组降压幅度显著小于A组及B组(P<0.05);②各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 h血糖及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增高,ISI降低。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卡托普利与每日 75 mg阿司匹林联用对其降压作用无明显影响,但与每日300 mg阿司匹林联用,则其降压作用明显削弱。②卡托普利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其改善 ISR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血管活性物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影响及药物干预。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比色法测定了合用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治疗的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 ,在治疗前、治疗后 4周及治疗终点的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肽 Y(NPY)和神经降压素 (NT)的浓度水平 ,并与 5 0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对照。  结果 :长期治疗后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压明显下降 ,左心室肥厚逆转 ,心脏舒张功能改善 ,尿蛋白排泄量下降 (P<0 .0 0 1) ,同时 ET、NPY浓度明显下降。 NO、CGRP、NT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P<0 .0 0 1)。  结论 :血浆 ET、NO、CGRP、NPY、NT的浓度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而达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DM)单纯降压药及降压药加康复治疗的降压效应。方法:分别对34例和46例EH合并DM患者给予卡托普利和卡托普利加康复治疗(包括运动、饮食、戒烟酒、心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SG)、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卡托普利加康复治疗组BMI、血压、血脂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G、ISI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变化(P<0.01)。结论:单纯卡托普利对EH合并DM患青降压效果欠佳。而通过康复疗法则降低患者体重,从而降低SG,改善胰岛索敏感性,降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4例EH患者随机分为3组,卡托普利组(A组)23例,硝苯地平缓释片组(B组)25例,联合使用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C组)26例,对比分析3组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卡托普利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降低,但联合用药组在降收缩压方面疗效较明显。卡托普利组咳嗽发生率高(17.4%),联合用药组次之(7.7%)。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心悸、面潮红的发生率高(24%),联合用药组次之(3.8%)。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用更强、不良反应更少、心血管保护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AASI )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6例,随机分为A组47例、B组50例、C组51例、D组48例。 A、B组(联合降压组)给予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C、D组(调脂联合降压组)在A、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检测联合降压组及调脂联合降压组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AASI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ACR )。结果 A、B组治疗3、6个月虽然血压明显下降(P均<0.05),但对AASI、ACR影响不明显;C、D组治疗3、6个月,血压、AASI、A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AASI、ACR治疗6个月较治疗3个月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ASI及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