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稳心颗粒与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疗效的确切性。方法将86例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治疗组)45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每次口服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对照组:每次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5d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0.2g。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评定两组总有效率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1.3%、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75.0%;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8.0%。结论稳心颗粒具有和胺碘酮相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118例,治疗组60例,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9g),每日3次,;对照组58例,口服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两组共观察4周。用药前后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86.2%。稳心颗粒对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不良反应少。结论 稳心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3.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阵发性房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病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成稳心颗粒组(50例)和普罗帕酮组(50例)。稳心颗粒组给予稳心颗粒(每粒9g)冲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每次15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可为4周。结果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68%,普罗帕酮组为7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不良反应发生率14%,而普罗帕酮组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组比较治疗作用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中药稳心颗粒与西药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次口服稳心颗粒9g,3次/d;对照组:第一周口服胺碘酮200mg,3次/d,逐渐减量为200mg,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82.3%。两组总有效率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具有和胺碘酮相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不良反应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9例冠心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组(A组)34例、胺碘酮组(B组)29例、稳心颗粒组(C组)26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对比:A组总有效率为91.18%(31例),B组总有效率为68.96%(20例),C组总有效率为69.23%(18例)。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与B组比较、与C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各自单用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经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心律失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安慰剂组30例,两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稳心颗粒每次1包,一天3次,用药四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6.7%(26/30),安慰剂组显效率为60%(18/30),两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好,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中、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稳心颗粒治疗组(观察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袋9g,3次/d,4周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7.8%和40.0%。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药能明显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痛并发各种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对112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成药步长稳心颗粒(A组)和常规(B组)治疗.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100%,较B组高,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和Holter监测心律失常控制率稳心颗粒高于心律平,但无显著差异。A组除3倒发生短时间的轻度头晕、胃肠道不适外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毒副作用,均未中断治疗。结论 稳心颗粒可改善微循环.改善肺心病者的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高压、保护心肌细胞、增强心肌收缩力。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颗粒能明显改善心律失常现状和心电图。  相似文献   

10.
稳心颗粒在抗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68例。给予稳心颗粒5g,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80%,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心房纤颤总有效率72.5%,无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包(9g),3次/d,口服,对照组常规服用心律平100mg/次,3次/d,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24h Holter动态心电图的变化,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使用简单安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84例)及对照组(8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卡托普利,起始量6.25~12.5 mg/次,3次/d。稳心颗粒组还给予步长稳心颗粒9g口服,3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稳心颗粒组心律失常治愈率70%,总有效率93%。对照组心律失常治愈率38%,总有效率8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稳心颗粒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间心率变异性各时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稳心颗粒组SDNN、SDANN、SDNN-Index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ST段下移减小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合并应用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对预防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心宝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P〈0.05),且实验组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发应。结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经心电图证实有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治疗组,60例)与普罗帕酮(心律平)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0.2%,房性早搏总有效率为71.7%,对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81.7%。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对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将心肌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AABC(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关托洛尔,辛伐他汀)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肌缺血心电图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56例以期前收缩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口服胺碘酮。4周为1个疗程。结果稳心颗粒与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对期前收缩治疗效果好。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增加稳心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06年3月的心律失常病人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盐酸心律平)每次100mg,每日3次,共观察4周,每周测1次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7.59%(P〈0.05)。治疗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74.13%(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并且优于心律平。  相似文献   

20.
当归Ⅱ号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当归Ⅱ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设计,按5:3:3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给予当归Ⅱ号注射液穴位注射;西医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针灸对照组30例。给予针灸治疗。4周后进行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疗效及毒副反应的评估。结果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西医对照组为86.67%,针灸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和针灸时照组(P〈0.05)。结论当归Ⅱ晋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