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脑室钻孔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给予脑室钻孔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精心的引流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82.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4.0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脑出血病人以及脑室引流术治疗后,护士对其做好各基础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使病人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脑积水进行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1例,好转2例,显效1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若出现脑积水应及早诊断,早期行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及腰穿置管引流术,晚期行实施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脑室出血(traumatic intraventriicular hemorrhage,TIVH)是一种颅脑损伤中比较少见的严重临床类型,大多数伴有脑挫裂伤.出血来源多为脑室附近的脑内血肿穿破脑室壁进入脑室,或由室管膜下静脉撕裂出血引起,常因血肿或小血块压迫或阻塞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出口而合并急性脑积水,临床上发病率较低,小儿外伤性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发生率更低,但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具有伤情严重、预后差、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对TIVH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尤为重要.2005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经头颅CT确诊的IVH合并急性脑积水患儿22例,早期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并妥善地进行术后处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我们对22例小儿外伤性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在海洋石油总医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30 m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各35例,手术治疗组在C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清除血肿;保守治疗组仅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后NIHSS评分。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11.4%vs 22.9%,P〉0.05)。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19.6±4.2)d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的(23.3±5.3)d,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手术治疗组治疗后2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便秘、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2%,对照组为9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2±3.4)d,对照组为(28.3±2.6)d,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7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采取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脑室段穿刺后连接直线型连接器、腹腔段分流管从腹部皮下切口穿出,并持续脑脊液引流净化,待病情稳定后去除脑脊液引流装置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及GOS预后评分。结果 共收治15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年龄19~64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炎症控制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余14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GOS分级,恢复良好(4~5分)13例(86.7%),恢复较差(3分)2例(13.3%)。引流时间59~335 d,平均173.3 d。引流期间无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出院随访2~5年,平均4.5年,1例因分流管脑室段置于透明隔间隙导致脑室再次扩张,经透明隔造瘘并再次分流后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结论 改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最终分流成功率,尤其适用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经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脑脊液引流量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脑脊液外引流术的67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资料,按引流量不同分为A组(37例)和B组(30例)。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引流时间、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GCS评分、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引流时间明显短于A组(P <0.05);B组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低于A组(P <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效果确切,脑脊液匀速引流且脑脊液每日总量在400 m L以下是安全的,在此范围内脑脊液引流量越多,带管时间越短,1年内脑积水发生率越低,且不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2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增加护理干预。并分别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病人焦虑情绪。结果早期心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患者采取脑室镜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给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颅内感染率、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内感染率、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内镜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赖娟红 《现代保健》2014,(19):111-1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02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性生活频率、性生活满意情况以及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频率逐渐升高至接近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性生活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率均明显下降,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提高性生活频率、满意度以及降低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神经内科的9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 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秀云 《现代保健》2014,(31):36-38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40例在术后24~48 h内插管鼻饲进食,对照组40例在术后72 h以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及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因出血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刘珊珊 《现代保健》2013,(13):48-4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刨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49例。微创治疗组使用YL-1型血肿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保守治疗组采用保守内科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治疗组血肿清除的时间明显较保守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组神经功能有效恢复的比率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的比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保守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能够减少血肿清除的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2010-01/2011-12通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微创穿刺术治疗组和非微创穿刺术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脱水、调控血压和支持对症的方式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即采用冲洗、液化和引流等程序。最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1个月后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再出血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对治疗大量脑出血的患者效果好,且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48例,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CT定位血肿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2%(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5.0%(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59.9±1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9.7±1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组40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0例。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持续监测,同时观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EA)、血糖(GLU)及甘油三酯(TG)的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氨氯地平治疗后,ALT、CREA、GLU、TG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且对患者血脂、血糖、肾脏功能及电解质不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李湘兰 《现代保健》2013,(21):71-72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病发后7d内血压水平高于正常,脑梗死者48h内血压有明显波动,脑出血者血压呈持续升高表现(P〈0.05)。第3天、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护理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1%,死亡率为6%。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加强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护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血压水平及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肆娥 《现代保健》2014,(29):80-8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穿刺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血管和光线,充分准备皮肤,采用最新穿刺手法,牢固固定针头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结果:两组穿刺方法比较,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儿回血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穿刺操作的满意度为99.0%,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能有效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保证患儿抢救与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经消化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分为A组(再出血,n=76)和B组(未出血,n=22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上消化道出血史、性别、年龄、血小板、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单一内镜治疗、入院时休克、HGB〈90 g/L、Ⅰa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恶性肿瘤出血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内镜治疗、HGB〈90 g/L、Ⅰa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恶性肿瘤出血均是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支持治疗不足、喷射样出血、血色素水平低、缺少后续PPIs、恶性肿瘤出血,临床上应当密切观察、加强防护,早期实施手术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