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胺酶(NAG)含量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观察HSP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对62例HSP患儿进行尿MA、α1-M、NAG排量检测,同时做肾功能、肾B超、尿常规、尿12h Addis计数相关实验室的检查,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HSP发生肾小管受损的临床意义。结果:1、HSP肾损害占80.60%,尿酶和尿两项特种蛋白、尿12h Addis计数、尿常规、肾功能、肾B超对判断肾损害的敏感性分别为80.60%、76.00%、52.63%、48.39%、8.06%、7.14%;2、HSP患儿尿常规正常组(第1组)与异常组(第2组)间尿两项特种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与第1、2组分别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照组NAG含量与第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AG和尿两项特种蛋白可敏感反映HSP肾损害情况,在某些程度上NAG的敏感性更高,可作为早期诊断HSP肾小管损害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指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比较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 测定38例窒息新生儿尿常规、尿β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氨(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的变化。结果 窒息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同一组内尿β2-MG异常发生率高于血Cr、BUN、Ua的异常发生率(P<0.05);重度窒息组尿常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结论 尿常规检查和尿β2-MG检测是判断窒息后新生儿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尿六联微量蛋白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中微量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IgG)、纤维连接蛋白(Fn)对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集39例窒息新生儿及39例正常新生儿的新鲜尿液,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微量蛋白含量,并用stat Fax-2100型全自动酶标仪比色分析。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血肌酐和尿素氮。结果窒息组新生儿尿中α1-MG、TRF、R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lb、Fn、IgG也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TRF、RBP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α1-MG亦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Alb、Fn、IgG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窒息组血肌酐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肾小球、肾小管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尿液中Alb、TRF、Fn、α1-MG、RBP是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其中以TRF和RBP最敏感,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肾损害的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短程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MG)的远期疗效。方法:MG患儿45例作为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7例作为泼尼松长程治疗组(简称对照组)。结果:两组比较,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平均疗效出现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类固醇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2-5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激素大剂量冲击短程疗法与长程疗法近期疗效相似,但短程疗法起效快,类固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中β-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检测了3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日龄<3日(Ⅰ)次及7日(Ⅱ)次及30例尺月正常新生儿血浆中β-内啡肽(β-EP)。结果表用,HIE患儿血浆中β-EP不论Ⅰ或Ⅱ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0.01,提示HIE时β-EP参与并加重了该病的发生。此外惊厥组15例均比无惊厥组16例及正常组明显增高P各为<0.01及<0.05。提示β-EP可能对导致HIE惊厥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指出对重度患儿及早采用纳洛酮及β-EP抗血清治疗可以预防及减轻HIE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内皮素(ET)、尿微量蛋白(a1-M、TRF、Alb)在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窒息组在生后第3天、第7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ET,同时测定其尿微量蛋白水平。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同期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发现窒息组第3天尿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第7天重度窒息组尿ET平均水平虽高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但统计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尿微量蛋白( a1-M、TRF、Alb)变化与尿ET呈正相关(P<0.01)。结论 尿ET与尿微量蛋白含量测定可以作为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指标。新生儿窒息尿ET的增高与肾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肝素和硝苯吡啶联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过敏性紫癜(AP)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62例AP患儿和35例健康儿童血内皮素(PET)、尿内皮素(UET)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用肝素和硝苯吡啶联合治疗32例AP患儿,与常治疗30例患儿对比。结果:AP患儿PET和24h UE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AP患儿血、尿ET及Uβ2-M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AP患儿PET与UET比较无相关性;PET与Uβ2-M呈非常显著正相关;UET与Uβ2-M比较呈非常显著正相关。恢复期AP患儿肝素组PET和UET与常规组比较,P<0.05。结论:ET参与了AP的发病过程。UET反映了肾脏损害的程度。肝素和硝苯吡啶联合治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尿大分子碱性磷酸酶(HMAP)水平的变化及其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HIE组包括轻度脑病52例和中重度脑病40例。利用抗HMAP的单克隆抗体,用免疫催化方法检测92例HIE患儿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尿HMAP水平,并测定两组尿&.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HIE组治疗前尿HMAP、β2-MG水平高于治疗后(t=28.15、t=16.12,P〈0.01)和对照组(t=11.89、t=12.34,P〈0.01),且中重度HIE组尿HMAP高于轻度组(t:2.35,P〈0.05);HIE组尿HMAP的异常发生率(85.9%)显著高于β2-MG(65.2%)(Y2=10.62,P〈0.01);HIE组尿HMAP与β2-MG呈直线正相关(r=0.56,P〈0.01)。结论HIE新生儿大多存在肾功能损害,尿HMAP比&.MG更灵敏地反映HIE时肾损害的程度,可早期发现HIE新生儿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西咪替丁(30例)与肾上腺皮质激素(50例)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对混合型紫癜两组间疗效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25;对腹型及肾型紫癜,西咪替下组疗效优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组,P<0.05。本文就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有关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1.sICAM-1)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观察组6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时期血清sICAM-1含量,其中合并紫癜性肾炎41例,未合并紫癜性肾炎22例,分别与健康儿童对照组24例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早期血清sICAM-1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恢复期下降(t=4.335,5.448,P均〈0.01);未合并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和恢复期血清sICAM一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血清。ICAM-1含量较未合并紫癜性肾炎患儿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恢复期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AM-1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炎症性变化机制参与过敏性紫癜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CAM-1含量变化与损害程度有关,急性期血清sICAM-1含量增高可作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