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Yap等证明晚期难治乳腺癌用长春碱输注有40%应答及病人耐受良好。对腺癌有效抗癌药物也常对前列腺癌有用,作者报道对晚期刺激素难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始用连续长春碱输注二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发展过程中吞噬刺激素及其抑制物对胰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SD大鼠每组 2 4只 ,分别为对照组、吞噬刺激素组、AP组、AP 吞噬刺激素组、AP 吞噬刺激素抑制物组。按随机原则在 0、3、6、12h分批处死大鼠 ,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程度 ,纤维素染色观察微血栓情况 ,计数微血栓数量。结果对照组与吞噬刺激素组在不同时段微血栓数量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3、6、12h各组微血栓数量均比对照组和吞噬刺激素组明显升高 ;AP组、AP 吞噬刺激素组、AP 吞噬刺激素抑制物组在 3、6、12h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微血栓数量逐渐增加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AP 吞噬刺激素组在各时间段均较AP组微血栓数量明显增加 ;AP 吞噬刺激素抑制物组在 6、12h微血栓数量明显减少 ,与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AP时吞噬刺激素促使胰腺微血栓数量增加 ,应用吞噬刺激素抑制物可使胰腺微循环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多症候群的综合征,绝经后女性发病率增加,男女性有不同的发病规律。绝经后女性高卵泡刺激素似乎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但是相关临床和机制研究不足,且对代谢综合征各病理状态作用存在矛盾。高卵泡刺激素不利于血脂代谢,在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血脂改善程度和卵泡刺激素下降幅度有关。本文就绝经后女性卵泡刺激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骨折愈合刺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2年6月份开始,我们将骨折愈合刺激素应用于临床,结果证实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研制生产的骨折愈合刺激素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并且发现有某些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常卵泡发育受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调控,LH在诱导卵泡生长和发育的相对重要性目前仍存争议。促性腺激素正常妇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予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hFSH)超促排卵过程中卵泡中期LH水平是否影响IVF-ET结果,是否需添加外源性LH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卵泡中期LH水平,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为2003年5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患者共120例。纳入标准: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普丽康注射笔)给药与传统重组卵泡刺激素注射液给药,对临床促排卵效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给药,对照组给予传统重组卵泡刺激素注射液,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治疗,获卵后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比两组不同给药方式在获卵数、周期卵泡刺激素消耗量、启动周期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内分泌状态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刺激天数分别为(8.6±1.9)d vs.(9.7±2.1)d,P=0.013;使用卵泡刺激素为(1 412±266)U vs.(1 546±356)U,P=0.007;而获卵数、MⅡ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6.7)个vs.(9.2±5.5)个,(7.1±2.8)个vs.(7.3±3.2)个,(4.8±0.6)个vs.(4.6±0.4)个,54.0%vs.56.2%,以及46.0%vs.45.8%。结论采用重组卵泡刺激素-β注射笔进行控制性促排卵治疗可以提高促排卵效率,与传统注射组比较,促排卵时间平均减少1d,每个周期卵泡刺激素使用量平均减少100U左右,而两组获卵数及妊娠率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两种促卵泡生长激素在辅助生殖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生殖治疗中选择一种理想的制剂进行促超排卵,可明显提高妊娠率。本研究对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分别采用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和高纯度尿卵泡刺激素(uFSH HP)促排卵,比较二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纯卵泡刺激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诱发排卵初探朱文杰使用纯卵泡刺激素(pFSH)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诱发排卵,已有不少成功的报告,但易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卵泡发育和多胎妊娠[1]。本研究试图通过pFSH-HMG联合给...  相似文献   

9.
骨折愈合刺激素治疗关节囊内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愈合刺激素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经处理制成的注射液。我们用来治疗各种关节囊内骨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探索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R)作为男性免疫避孕疫苗的可能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表达卵泡刺激素受体 -谷胱甘肽转硫酶 (FSHR- GST)融合蛋白 ,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雄性小鼠 ,观察免疫应答反应及其对生育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 FSHR- GST融合蛋白 ,免疫家兔及小鼠后均产生免疫应答 ,免疫后的雄性小鼠仍具生育能力 ,免疫小鼠睾丸精曲小管出现生精细胞减少现象。提示 FSHR主动免疫对雄性小鼠生育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受体与激素螯合后 ,卵泡刺激素受体 (FSHR)的命运。 方法 :用一种能快速区分表面螯合和内在化激素的生化方法 ,在培养的猪颗粒细胞和表达重组猪FSHR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确定了卵泡刺激素 (FSH)诱导受体内在化的过程。 结果 :FSH内在化比较缓慢 ,内在化的放射活性在12 5I hFSH加入 10~ 12h后达到峰值。结论 :FSH可诱导FSHR缓慢内在化 ,可能是由于生理条件下FSHR蛋白未端缺乏某些特定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是新疆女性胆石病人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204例女性胆石组病人与204例对照组病人的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水平,以研究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胆石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胆石组病人雌二醇育龄期和绝经后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石病人多发结石与单发结石比较,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催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雌二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病人血清雌激素含量升高,多发胆石组女性病人血清雌激素含量高于单发结石病人。研究提示,血清雌激素升高是胆石的危险因素,为胆石形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干骺端延长术为目前最常用的肢体延长术之一,但其愈合时间长为一难题。我们自1987年5月至1992年6月进行了局部应用骨折愈合刺激素(下称骨愈素)促进其愈合的临床应用研究,对48例病人治疗,疗效满意。药物及方法药物为谢旭明研制的“骨折愈合刺激素。先行皮肤过敏试验,按常规判断结果,阴性者可使用。术后创伤性水肿已消除,延长达2cm 以上时可应用;方法为将骨愈素原药2ml 分为四点注入延长区内,每点0.5ml,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4例行睾丸微波加温节育者(节育组)于加温前和加温停止后不同时间测定其血中有关性激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除行自身前后对照外,并与34例已育男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节育组中12例(35.3%)生精结合蛋白刺激素,间质细胞刺激素显著升高(P<0.001),表明治疗剂量下的微波加温对睾丸性腺轴功能有损伤作用,但其升高与加温次数无关,停止加温后逐渐恢复正常,而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始终保持在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基因重组和尿卵泡刺激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对单纯输卵管性因素行IVF-ET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尿卵泡刺激素(u-FSH)与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促排卵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FSH组卵子成熟率显著高于r-FSH组(P<0.01),而平均费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低于r-FSH组(P<0.05)。两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平均获卵率、促排卵天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局部反应、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IVF-ET治疗周期中,u-FSH在不影响妊娠率的同时较r-FSH更有助于卵泡成熟,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并有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趋势。因此,u-FSH有可能成为IVF-ET治疗周期中较为理想的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差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极大,改善胚胎质量除了关注女方的治疗外,男方的治疗也不容忽视。卵泡刺激素(FSH)是调节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的最重要的激素,对维持支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它决定了支持细胞的数量以及精子发生的数量和质量。本文报道了一对不育夫妇,既往治疗中反复发生胚胎质量差,男方应用FSH治疗12周后,再次进入IVF-ET治疗周期后胚胎质量明显改善,并移植后活产健康男婴的病例。通过文献回顾,提出在反复IVF-ET发现胚胎质量差,尤其囊胚形成率低者,重视男方改善精子情况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精子发生的激素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一致公认 ,垂体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 ( FSH)和黄体生成素 ( L H)所介导的睾酮 ( T)是所有哺乳动物和人类精子发生的主要调节物。然而 ,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至少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 ,睾丸产生的相当数量的雌激素也是精子发生和成熟的必须激素。因为敲除雌激素两种受体基因 ( ERαKO、ERβKO)或敲除芳香化酶基因 ( Ar KO)的雄性小白鼠均出现多种生殖功能障碍或不育。临床上也出现了因 ERα基因突变而不育的个别报道 ;另一方面 ,发现了至少已有 5例因 FSH受体 ( FSHR)基因或FSH…  相似文献   

18.
51例成都市26~54岁正常成年男子一年连续十二个月,每月一次的血清和精浆样品分别作血清促黄体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和精浆睾酮(T),5α—双氢睾酮(DHT)的放射免疫测定(RIA)。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季节水平的差异。血清 LH,FSH,T 和精浆 T,DHT 各季节水平均无显著的改变,似表明它们季节性变化不大。用典型相关分析未检验到外周血激素与精液性激素间的相关关系。精浆 T 和 DHT 间也未检验到显著相关。本文报道血清和精浆生殖激素一年的测定均值,供临床、科研参考。  相似文献   

19.
酒精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在雄性生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酒精灌胃法观察酒精对雄性大鼠体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的影响,探讨酒精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概述 GnRH是一种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以脉冲形式分泌进入垂体的神经十肽,其作用是刺激垂体腺细胞合成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影响性腺的激素与配子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