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联合牵引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自1998年4月至2006年8月收治6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及牵引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7~11周(平均8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治疗过程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4个月。其中疗效优者占42例,良20例,无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结论对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及牵引固定治疗,手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可免除手术痛苦.且治疗费用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63年以来收治5例因小夹板使用不当致气性坏疽及肢体坏死而截肢,现报告如下。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5岁,3例股骨干骨折;1例骨骨折合并同侧胫腓骨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3例为闭合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5例均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其中2例开放性骨折清创后以小夹板固定;2例系民间医生经手法复位后以小夹板外固定。5例均于小夹板固定后出现肢体剧烈疼痛,未引起重视,继而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Bryant牵引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38例,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Bryant牵引两种方法治疗。桥式钢丝夹板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8个月~5.3岁,平均(2.3±0.6)岁;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上1/3骨折5例,中1/3骨折9例,下1/3骨折7例。Bryant牵引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0个月~3.2岁,平均(2.2±0.4)岁;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10例,下1/3骨折3例。对两组临床功能、X线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桥式钢丝夹板组与Bryant牵引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0±0.3)、(6.2±0.4)周,负重时间分别为(6.1±1.0)、(6.4±1.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桥式钢丝夹板组软组织并发症3例,Bryant牵引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疗效标准,桥式钢丝夹板组优17例,良3例,可1例,Bryant牵引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及传统Bryant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与Bryant牵引相比,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护理方便、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骨折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礼 《中国骨伤》1999,12(6):73-75
股骨干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治疗方法包括夹板外固定、牵引、外固定器、手术等,各有利弊。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股骨干骨折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夹板与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后由于大腿部位肌性牵拉,常常导致骨折移位、重叠、成角。单纯使用小夹板外固定往往不能达到矫正骨折移位、重叠的目的。夹板外固定在骨牵引时才能使分离碎骨片受肌性牵拉而靠拢,骨折重叠及成角必须通过牵引才能矫正。小夹板配合牵引适用于股骨长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对不稳定型股骨骨折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段晓刚[1]报道132例股骨干骨折,提出股骨上1/3骨折应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腓骨下段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闭合性胫腓骨下端骨折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17~63岁(平均39.6岁)。横形骨折15例,螺旋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35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1型12例,A2型9例,A3型6例;B1型19例,B2型16例。分别用小夹板外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小夹板固定治疗,肢体缩短在15~20mm(平均17mm),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5周。24例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其中18例术后需辅助石膏托制动,2例发生切口周围的皮肤坏死,5例出现髌下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7.6周,其中1例出现延迟愈合。23例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4例出现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周。结论: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可选用超踝小夹板外固定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但是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局部皮肤和骨膜的血运状况都是影响骨折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药熏洗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肢端肿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勇  杜中惠 《中国骨伤》2000,13(7):414-414
笔者用自拟下肢伤肿洗方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肢端肿胀6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12~70岁;股骨干骨折6例,髌骨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32例,踝部骨折15例,足部骨折13例。保守治疗以手法整复加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者27例,手术治疗41例术后全部石膏托固定制动;固定时间4~16周。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者57例,较差者8例,畸形者3例。受伤到使用本法治疗病程日数:30~60天者27例,60~120天者35例,超过120天者6例。2 治疗方法下肢伤肿洗方组成:川乌10g、草乌10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泽泻10g、乳香6g、没…  相似文献   

7.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0例,3例闭合复位,47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6个月,术后对位、对线均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8周,2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腓骨下段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闭合性胫腓骨下端骨折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1763岁(平均39.6岁)。横形骨折15例,螺旋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35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1型12例,A2型9例,A3型6例;B1型19例,B2型16例。分别用小夹板外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小夹板固定治疗,肢体缩短在1520mm(平均17mm),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5周。24例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其中18例术后需辅助石膏托制动,2例发生切口周围的皮肤坏死,5例出现髌下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7.6周,其中1例出现延迟愈合。23例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4例出现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周。结论: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可选用超踝小夹板外固定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但是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局部皮肤和骨膜的血运状况都是影响骨折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指引导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4年6月~2009年11月对23例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采取小切口手指引导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结果: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0min.骨折小切口处失血5~ 10ml.本组23例骨折均达或接近解剖对位.平均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年2个月).无畸形、无疼痛、无跛行步态,膝关节活动正常.22例双下肢等长,1例患肢较健侧长0.4cm,不影响活动.术后6~12个月拔除髓内钉,无断钉、再骨折发生.结论:小切口手指引导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是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简易理想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减少X线照射,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48例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新鲜骨折41例,陈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39例,开放性骨折9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12.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4.5周。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稳定及不稳定性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儿童股骨干骨折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7.4岁。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2组,稳定性骨折组(S组)23例,不稳定性骨折组(U组)21例。所有患儿行弹性髓内钉手术固定治疗,对复位固定不满意或体重>30kg者,术后给予牵引或小夹板保护。随访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有无钉尾激惹症状(疼痛、囊肿等),愈合时X线片上有无畸形(>5°内外翻或前后成角),患肢短缩或延长及优良率等。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19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2周(8~14周)。U组畸形愈合5例,平均成角9°(6°~12°),发生率比S组(0例)高(P<0.05)。S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6±1.3)周,U组(9.9±1.2)周;S组患肢缩短0例,U组3例,平均缩短1.0cm(0.5~1.8cm);S组患肢延长3例,平均延长1.1cm(0.5~2.1cm),U组1例,延长0.6cm;S组钉尾激惹2例,U组4例;S组优20例,良2例,差1例,U组优15例,良3例,差3例。以上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中,5例畸形愈合中4例发生于术后无牵引或小夹板组,发生率较术后牵引或小夹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对儿童股骨干稳定及不稳定性骨折的短期疗效均较好,术后给予牵引或小夹板保护可以减少不稳定性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自1986年6月~1997年2月我们对12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弯曲成角的患者,在手术取出钢板后予以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8~51岁;其中1例双侧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一侧发生弯曲成角。角型钢板2例,粘着钢板3例,梯形钢板1例,加压钢板2例,普通钢板4例。成角角度为21°~35°,平均27.8°,钢板内固定术后时间为32~61天。治疗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仅剥离钢板上的骨膜及软组织,手术取出钢板及螺钉,检查骨折部外周骨痂生长情况,如骨折周围已有外骨痂生长,用持骨器夹住两骨折断端前…  相似文献   

13.
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8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王东  焦强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3):255-257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9年1月应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81例股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复位困难及严重粉碎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顺行固定,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8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23.5个月。81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5.8个月。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远端锁钉退出;2例术后12周X线显示骨折端无明显骨痂形成后改为动力化,骨折愈合;1例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无髓内钉弯曲、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弹性扎带在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弹性扎带捆绑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内固定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1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34±0.59)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小夹板松动情况;3个月后的优良率为95.1%。结论弹性扎带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中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理想,是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特点,探讨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股骨干骨折89例,根据患儿年龄及骨折部位,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及小夹板外固定或手术治疗。结果:本级89例,平均随访1年,无1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均达骨性愈合。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沈红新 《中国骨伤》1997,10(6):43-43
笔者读《中国骨伤》1996年第9卷第3期林兆吕等“手法整复小儿股骨干骨折”一文,认为有几点商榷之处,现发表如下看法。1.文中对所有年龄段小儿股骨干骨折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值得商榷。幼儿股骨干骨折后特别是有移位的骨折,肿胀严重,肢体短,对复位及小夹板固定均困难。而且幼儿不能配合,极易移位。一般用悬吊牵引治疗,也便于护理。新生儿股骨干骨折也可贴胸固定。2.对各种类型股骨干骨折而言,均被认为木稳定骨折。股骨周围肌肉丰厚,力量不平衡,加上肿胀,要达到满意复位,是有困难的。而单纯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8-12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分析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30~9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3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6~1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32周,平均8.6周。所有患者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未发现入钉点劈裂、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肢体不等长、主钉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快、二次取出内固定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借鉴拱桥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并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于45例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8个月~5.5岁,平均3.2岁;股骨上1/3骨折14例,中1/3骨折26例,下1/3骨折5例;横形骨折20例,斜形骨折14例,螺旋形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5例.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观察影像学改变、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几随访6~21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在固定后5~7周(平均6周)达临床愈合.7例出现患肢软组织并发症,包括臀部压疮,足背及跟腱部表皮坏死等,经局部换药及拆除外固定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原重叠、成角及倒方移位者经自身塑形改造,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关系及骨结构.根据Flynn临床疗效标准,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低龄儿童(6岁以内)股骨干骨折安全可行,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为8(4-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无钉折弯、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该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20.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特点和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动力髋螺钉(DHS)固定3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2例,重建钉固定8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4例。13例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结果:术后随访36~75个月,平均44个月。25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2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7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4例中,2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3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有许多固定方法可供选择,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简便易用,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